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案例】中国城市家庭资产被平均为247万 真幸福还是假幸福?
2013年04月25日 23:55
【百姓心声案例】
编者按: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近日引来广泛争论和质疑。报告称,中国家庭净总资产高出美国家庭21%,城市户口家庭的平均资产已达247万元。
此数据一经公布,又引发无数网友嗟叹:“我又被平均了”、 “不好意思,我又拖后腿了”……
其实,我们“被平均”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从住房拥有率到家庭资产,从工资到年终奖,每每这样的统计数据出来后,不少人都感觉调查数据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差很大。
【回顾】
家庭平均住房:面积116平方米
2012年8月5日,北京大学召开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研讨会,发布由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完成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该报告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家庭现住房完全自有率为84.7%,全国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平方米。
家庭流动资产平均值为38.6万元
8月10日,汇丰银行发布《2012中国家庭理财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家庭的流动资产平均值为38.6万元人民币。
去年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增长12.3%
2012年年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2452元,同比名义增长14.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5%;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24556元,同比名义增长18.3%,增幅提高4.2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3%。
中国城市家庭均资产247万 称报告数据受房产影响较大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国首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近日引来广泛争论和质疑。报告称:中国家庭净总资产高出美国家庭21%,城市户口家庭的平均资产已达247万元,全国的自有住房拥有率高达89.68%。
这些数据是如何出炉的,为何中国家庭资产会超出美国?中国之声近日专访了《报告》团队领军人、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甘犁。
采访中甘犁说,不曾想到一份《报告》的发布会引起如此广泛的争论和质疑。他首先表示,可以肯定的是,数据结果来自全国性的抽样调查。
甘犁:抽样方式和美国美联储抽样方式是一样的。第一,我们在全国随机抽了8438户进行入户调查,在很多宏观数据上,我们都进行了比较。第二是数据的资产,包括了所有资产,有房产、家庭的金融资产,就是银行存款、股票市场、各种债券甚至黄金等。还包括了家庭的汽车、家庭的工商业、土地。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资产总量的描述。我们的资产描述跟美国的资产描述也是具有可比性的。
在质疑者看来,尽管中国的发展有目共睹,但要说中国家庭净资产比美国高出两成以上,他们并不认同了。对此,甘犁的解释,中国家庭总资产超越美国,很大程度上来自房产的估值。
甘犁:中国家庭的房产占总资产比例的70%,美国只有30%。我们爱买房子,房产又涨的比较快,而美国在金融危机以后房产缩水比例很高。所以美国的资产在缩水,我们的资产因为房产的原因在增加。然后我们的家庭人口越多,人口基数比较大,所以全国所有家庭资产加起来超过了美国全国所有家庭加起来的资产的总额,但是人均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
中国家庭总资产中金融资产只有5%,而美国是38%;反过来,中国家庭总资产70%都是房产,而美国却只有30%左右。这样一种家庭资产结构在甘犁看来,风险很大。
甘犁:20年前的日本因为房产泡沫,导致了日本全国总资产远远超过了美国。但是泡沫破灭了以后,日本到现在为止的全国总资产只有美国的60%,比我们低更多了。
谈到为什么中国住房拥有率会近90%时,甘犁说,这与计算方式有关,更与家庭定义有关。
甘犁:城市是全国平均,农村现在90%多的家庭是有房子的,所以这样平均下来,城市就只有85%-86%拥有住房。我们根据了国际上调查机构拥有的家庭定义,有几种情况是觉得自己没有住房,但我们把他算进住房。一是人屋分离的情况;二是啃老族。
网友调侃温州2012年工资指导价被平均又被指导
温州公布了2012年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与2011年相比,高位数(较高水平)工资普涨。数据显示,学历工资指导价位为:博士平均指导月薪约为1.2万元,硕士约为8000元,本科约为6000元,而初中及以下学历者约为2500元。
此消息经当地媒体报道后,立刻在网上引起热议。一些网友调侃说,“被平均了,又被指导了”,本科学历拿着初中生的工资。
温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告诉快报记者,劳动者个人不能对这一数据进行对号入座,该数据只是给一些新企业做参考。
“不能对号入座,否则就没指导意义”
数据显示,342个工种中月薪“破万”的有24个,企业董事、财务经理、人事经理、电力工程技术人员的月薪高位数均超过1万元。与去年相较,新增了办公室主任、银行信用卡业务人员、其他证券业务人员3个“万元户”岗位。其中,企业经理(厂长)的月薪最高,月薪超2万元。其他月薪约2万元的岗位有企业董事、党委书记、进出口业务部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分学历工资指导价位”一项统计显示,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收入。博士生平均指导月薪约为1.2万元,硕士平均指导月薪为8000元,本科生平均指导月薪约为6000元,而初中及以下学历者平均指导月薪为2500元。
有网友反问:按这个工资看,我是初中还没能毕业呢,现在的人就是太闲了,每天就知道吹。
对此,温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处负责人称,劳动者不能用这个数据对号入座,否则这个数据就没有指导意义了。
“工资指导价”是怎么算出来的
“一般企业都有自己的薪酬制度,不会执行(工资指导价),但是对新的企业来说,就有指导意义了。”该负责人说,在发生劳动争议,进行仲裁时这个数据就是权威的。
工资指导价不具备强制性,是一种重要的市场信息,供用人单位、劳动者和求职者在择业、协商确定工资报酬时参考,为企业合理确定各类人员工资水平,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提供重要依据。
那么,温州本次公布的工资指导价,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工资指导价是对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园区的408户企业23477名在岗职工2011年度工资水平情况进行调查、汇总和分析,并结合劳动力市场现行价格调整确定。
记者查看了本次发布的“工资指导价”数据,工资指导价位分为“高位数”(较高水平)、“中位数”(平均水平)和“低位数”(较低水平)三种指导价。
另外,数据还分门别类进行公布,分别为工种工资指导价位、分专业技术等级工资指导价位、分登记注册类型工资指导价位、分隶属关系工资指导价位、分学历工资指导价位、不同学历初次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工资指导价位及初次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分工种工资指导价位,以及餐饮饭店和美容美发两个行业分工种工资指导价位。
“今年涨幅不高,企业形势不好”
与2011年相比,2012年工种工资指导价工资普遍呈上升趋势。在342个职位中,90%以上职位的“高位数”工资每月涨了100元至3000元。其中,涨幅最高的是印染人员,从去年“高位数”32330元/年涨到今年67400元/年,月薪涨了近3000元;其次是印刷操作工、钻床工、保安部经理,月薪增加超2000元。
据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分析,随着物价攀升,不少用人单位提高薪酬招揽人才,是拉动工资增长的原因之一。其中,低收入岗位和技术管理岗位的工资增幅较为明显,反映了人力资源市场配置需求。
“按照习惯说,一年比一年肯定在上涨,否则就不科学了,GDP都上涨了,最低工资每年也在涨,降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该负责人说,今年增长幅度与往年相比,估计是最小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反馈今年形势可能不会太好。
平均数就能代表平均水平吗?
平均数往往会掩盖真实情况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调查报告是如何出炉的。在记者对某调查方负责人采访时说:“我们是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一定的比例抽取了城乡、各阶层的样本,进行调查的。具体的算法就是用调查的总面积除以总的家庭数量,属于比较简单的求平均值算法。至少在现有的方法中,它是比较科学准确的。”但是,在这种调查结论中,除了一个全国平均数字之外,缺少了更细化的分类数字说明与支撑,以及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群的分层统计结果等。所以,调查方负责人都承认,报告所得的平均数“存在缺陷”。
这种“平均数”极有可能加剧统计数据与真实状况之间的背离程度。因为各种平均数掩盖了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的差距,特别是在差距越大的情况下,这种数据就越失真,这也正是近年来相关统计数据频频受到民众质疑的原因所在。由此产生的一个令人担忧的倾向就是,这种数据可能掩盖了政策调整的紧迫性。很多事关民生的决策,特别是社会保障、就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都以这种数据为参考,一旦数据不够“灵敏”,那么政策调整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就会受到干扰,民众的质疑很有可能被误读为“情绪的宣泄”。
是“真幸福”, 还是“被幸福”?
【幸福追问】
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幸福感指标和调查模式的不同设计,以及调查样本的微小变化,都可能引导出迥然相异的结论,上述三个榜单正说明了这种差异的存在。
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与GDP一样重要,一方面,它可以监控经济社会运行态势;另一方面,它可以了解民众的生活满意度。那么,江门的市民幸福指数究竟几何,为何会出现上述的排名起伏?江门人是真幸福了,还是被幸福了?
为此,记者分别采访了本地白领上班族、外来人员和一些“新江门人”,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总体而言,市民对江门的人居环境表示满意,同时对江门经济发展相对还比较缓慢、城市影响力还比较低等问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意见。
宜居环境让人津津乐道
“江门生活环境好啊,宁静宜人,绿化又好。”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江门人最为津津乐道的是江门的宜居环境。江门人的幸福感,主要来自于“山青、地绿、天蓝、水碧”。此外还包括江门人最常强调的“知足常乐”的平和心态。
在江门的蓬江河畔,以及各个广场、社区,每天都有许多市民在散步、聊天、打太极、读报……呈现出一个个幸福的缩影。最近几年,蓬江河畔修建了许多小公园和健身广场,绿化越来越好、设施越来越多,给市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场所锻炼身体。
“你去爬过圭峰山吗,你肯定留意到了停车场里有很多‘T’字头的中山车”,新会的登山爱好者张先生告诉记者,多年来的每天傍晚时分,只要天气晴好,与外海一桥之隔的中山古镇等地的不少中山人都会驾车前来圭峰山爬山,半个小时车程,一家大小爬山后吃饭消费,享受国家森林公园的清新空气,涤去心灵的烦嚣,幸福感飘在山林夜空中。
刚刚出来工作的小郑说,这里的生活总体上是休闲的,节奏相对慢一些,慢下来的人们,也就更加包容。“但是,很多老人都把公车当成买菜的交通工具,免费搭乘的老人和赶路上班的年轻人,会有一些关于交通资源的矛盾。”小郑说,虽然公交车数量和线路都在更新增加,但这样的矛盾需要更好的办法来调节,避免重蹈大城市的覆辙。
房价这么高如何能幸福?
“我个人觉得在江门的幸福感还可以,应该是中上水平,环境比较好,绿化多,休闲的公园也较多,房价之前还可以,这两年有些高,中下收入水平人群要买房,没个十几年奋斗是没法实现的。”范女士,鹤山籍人士,江门某大商场办公室文员,其认为“单就人居环境而言,如果赚足了钱在这里买房,生活的确不错,江门在幸福感榜单中排名靠前也很正常。”
江门的人居环境备受称赞,但房价却被诟病,采访中,许多人表示,如果以江门的工资收入去看江门的房价,“很是失望”。“江门的消费水平不高,但工资也不高,我工作两年了,一个月才3000多元,最便宜的楼盘都要5000元/平方米左右,还在城郊很远的地方,买不起房子,让我们怎样评价幸福与否?”也有不少网友认为,如果以现行江门人的工资收入对比房价,硬要把江门列入最具幸福度城市,“显得牵强”。
工作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从事媒体工作、熟悉江门情况的本地人谭先生认为,江门的幸福感来源于一种闲适却又积极的生活态度,主要表现为:虽然经济发展靠后,但相对而言原生态植被保存良好,污染不大,环境优美;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高端人才少见,反而让工作竞争压力不大;社会治安良好,少有重大刑事案件发生等。
居住环境是考察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指标。江门人的生活幸福感在《瞭望东方周刊》的评选中能获第一名,物价、人情味、文明程度等指标排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江门作为“中国第一侨乡”,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蕴藏深厚的“侨”文化,此外气候温和、治安良好,是一个适合居住和养老的地方。
一些粤北、粤东来江门工作、定居的“新江门人”则表示,在江门工作有两三千元的月收入,就能应对此地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成本,与广州、深圳等城市相比,压力小得多,但谈及长期发展,“新江门人”则摇头,表示“江门的创业条件还是差了点”。
在《红皮书》中,江门市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指标排名为第5名,但《瞭望东方周刊》则指出江门在提供赚钱机会和施展才能方面的得分较低。这也不难理解目前一些有才干的年轻人在江门工作几年赚点经验后,就往深圳、广州、珠海等城市跑的情况。
买了私家车,快乐打折扣
“现在每天早上8时左右和下午6时左右都是交通高峰,江门的路越来越堵了。”33岁的黄先生是一名新车主,工作需要来往江会之间,拥有一辆私家车的喜悦,很快就被城区堵车冲淡了许多。“去年,江门政协的一号提案就是解决城区交通拥堵,但是提出的方案,需要5年来实施”,“之前历经千辛万苦开通的中区大道起到的舒缓交通压力效果有限,希望今年胜利大桥和东华大桥能够顺利按进度施工”……眼看着身旁的摩托车和电动车一辆一辆地从汽车缝中穿行,黄先生自称“很郁闷”。“如果拥堵长期不解决,有了一辆车,也许就意味着幸福感减弱。”
“痛苦指数更能说明问题”
“我觉得江门是个中小城市,蛮舒适的,虽然没有什么繁华感。”在江门的大学毕业后去深圳某大型互联网公司上班、负责文案工作5年的谢小姐埋怨说,“我不喜欢深圳,忙死了,走路都要算着时间,天天紧赶慢赶的。”“之前在珠海两年,感觉节奏比江门还慢,可惜珠海收入不高,消费却比江门贵很多。”
在五邑大学一个毕业班的QQ群中,记者进行了就业去向调查,选择去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发展的占了过半,留在江门的只有三分之一,其他的则多为选择回到生源地。“大城市赚钱机会最多,而留在江门的,不少是考上公务员或是找到好单位的,五邑本地人居多,都比较喜欢自己的家乡”。
“走过几个城市后回头想想,各个城市都有竞争、都有不足之处,哪个城市‘痛苦指数’最小,是不是反而可以证明最幸福?”“有的城市因为经济发达、外来人多,而显得人情有些冷漠,有的城市治安不太好,常有抢包的,有的城市环境和空气污染比较厉害”“我觉得,应该把痛苦指数也纳入调查范围,并询问市民对这些问题的实际感受,这样得出幸福指数和痛苦指数的对比度,更能发现问题。”谢小姐提出的逆向思维建议,得到了不少群友的认同,纷纷列出各个幸福城市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
【启示与思考】
研究机构能够去做这样的民生调查,从态度上值得鼓励。但“被平均”的数据往往掩盖了真实差异。倘若因此误导了政策的实施方向,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这种“存在缺陷”的“被平均”调查数字,为什么总是被公之于众呢?我们斗胆揣测,一是表示政绩。在人们收入分配明显不均的大前提下,用平均出来的政绩向上表示自己的忠心。二是盲目乐观。我们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想用成绩来掩盖存在的问题。三是捞取名利。以科研机构貌似科学客观的调查统计,来赚取钱财和扬名。
那哪些指数更有参考价值呢?
第一、我看均数和中位数应相结合来看。“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由小到大排序后取出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美国是在民生统计中运用“中位数”较多的国家。历史上,美国也曾主要用“算术平均数”来表达工资、收入、支出等民生状况,但最近几十年越来越多地改用了“中位数”。我国在民生统计中还很少运用“中位数”。
一项体制或政策的出台只能尽可能地减少受损人数,而尽可能地增加收益人数。因此,新的体制或政策出台之前必须对受益人数与受损人数的比例进行评估,而不能简单地运用“平均数”,这个时候“中位数”指标无疑具有极大价值。
不是说我们不需要统计平均数,而是需要将统计的均值与中值结合起来共同参考,由此我们可以发觉很多新的问题,比如两个数值相差过大则预警我们贫富差距的拉大。由此也是给我国的各级统计部门一个很好的提醒,在发布各类统计数据时,建议发布平均值的同时也能够给民众看一下统计中值,如此才不至于让我们总是被平均。
第二、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或译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
《2012中国省级地方政府效率研究报告》称中国收入鸿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虽然各研究机构测试出的基尼系数结果不尽相同,低的在0.43左右,高的在2011年甚至达到0.5(这一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2》),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并且呈上升的态势。
第三、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反映食品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越富裕的家庭,食品支出占比越低。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划分,恩格尔系数在40%-49%为小康,30%-39%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求是》撰文披露,去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6.3%和40.4%。相较于2010年,城镇家庭恩格尔系数35.7%上升0.6个百分点,出现反弹。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425/7110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