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铁腕普京让 “鹰派”安倍五味杂陈
2013年05月02日 17:20
4月3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结束了对俄罗斯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俄日同意恢复处于停滞状态的关于两国签署和平条约问题的谈判,并表示将加强双方的经济合作。
安倍此番访问俄罗斯,是日本首相10年来首次正式访俄,这一事实本身就充分说明了俄日关系的严峻现实。在民主党执政时期,由于日本以军机逼近、外相空中巡视南千岛群岛(日本称为北方四岛)等方式向俄方宣示主权诉求,结果招致俄方更强硬的回应,包括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亲自登上这些主权争议岛屿等。相比中日之间有矛盾僵滞也有破冰回暖的波澜起伏,俄日间从高层政要互动到双边多边磋商,政治关系一直乍暖还寒,似乎就没有回暖过。不仅如此,相比中日过去十多年间政冷经热的尴尬,俄日经贸关系也一直没有太大进步。以至于两年前的菅直人政权公开哀叹:俄日关系已接近数十年最差水平。
在对华外交因为钓鱼岛问题上的不断挑衅而陷入僵局,对韩外交也因为独岛争端特别是日前阁僚参拜靖国神社而毫无起色之际,安倍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外交突破口,所以才改弦更张对俄示好,以期在即将到来的参议院选举中鼓舞本党士气。因美国“页岩气革命”而备受冲击的俄罗斯,则迫切需要强化对外能源合作,加快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经济开发力度,因此对于安倍伸出的橄榄枝欣然笑纳。
安倍此次访问在经贸方面的确有所收获,但在政治层面,这位被誉为“鹰派”的回炉首相,在蜚声国际的俄罗斯强人普京面前却是难有作为,心内恐怕更是五味杂陈。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普京虽然急需日方加大购买俄罗斯能源和在远东投资的力度,但在领土问题上却丝毫没有退让的表示,这从他和安倍共同记者会上的花絮可以窥见一斑。本来,两位领导人在公开场合都力求回避不愉快的敏感话题,以衬托此访的“成功”,偏偏有不识相的日本记者“迎难而上”纠结领土问题,结果换回普京一通劈头盖脸的强硬回答:“……如果您想捣乱,继续直接提出强硬的问题,那您也一定会得到直接和强硬的答案。我可以告诉您:在这些岛屿上居住着俄罗斯的公民,我们的任务是关心他们的福祉。”
这一番标准的普京式言辞,实际全世界都知道是说给身边的安倍听的:领土问题可以恢复谈判,但现状必须得到尊重,俄罗斯决不接受任何谈判之外的示威挑衅,更不接受日本对其正常的国土行政管理、经济开发活动说三道四;俄日经贸合作要加强,但俄罗斯人决不会“卖国土”,不会把领土问题上的退让作为俄日和平条约签署的前提;领土争端和和平条约的谈判能否持续并取得进展,取决于日本在包括经贸合作等方面展示出的诚意!
领土问题是俄日政治关系上难解的“死结”,安倍深知一时间无法取得突破,所以才自圆其说地将“首脑私人交往”和“谈判重新开启”总结为此访的政治收获,可偏偏遇上不识趣的本国记者“哪壶不开提哪壶”,硬生生地让自己这个所谓的“鹰派”现场被真正的铁腕强人耳提面命,心里的憋屈滋味可想而知。
不过,这种憋屈感受对鼓吹意识形态外交、甘当鹰派保守领头人的安倍来说绝对是件好事。俄日领土争端和中日领土争端虽然在起源、内容等多方面并不相同,但相似之处颇多。安倍如果能从此访的五味杂陈中吸取教训、换位思考,就不应该为了选票和个人政治前途,不惜在钓鱼岛问题、靖国神社等问题上执拗地硬撑“强硬”且死不回头。
当日本对于俄罗斯在北方四岛上的经济开发行为义愤填膺时,自己单方面抛弃当年“搁置争议、互不挑衅”的政治默契,不断抛出包括设立永久管理设施等日趋严重、步步紧逼的“主权宣示”行为,更会让本来就有历史心结的最大邻国义愤填膺、忍无可忍!
更为重要的是,对日本而言,对俄外交和对华、对韩外交无法相互替代,如果以对俄外交的些许成果聊以自慰,而继续无视邻国外交僵滞带来的严重后果,无疑是自欺欺人的“逃避主义”行径。
在铁腕强人面前颜面尽失、五味杂陈的安倍到了该好好反省自己与邻国的外交行为乃至整个外交哲学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02/7118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