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重要言论 重要评论

终结学校状元碑,应从一国制度入手

2013年05月04日 10:20

 

据报道,来凤县一所中学为该校一名学生立碑纪念,这名学生在去年的高考中以668分成为恩施州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5月2日《楚天都市报》)

中学为学生树碑,一时间引得网友们五味杂陈,纷纷发表看法。有网友认为当地高考状元为该中学所绑架,肖像权被侵犯,以无辜的学子之身充当了铜臭十足的广告代言,学校作法显然缺乏起码的对人的尊重。也有网友不走寻常路径,认为要正视当前民办教育的困境,要看到榜样作用的无穷示范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不论高考状元的雕像是否将因各种压力而拆除,但此次从到树到拆的碑,都是一次颇为成功的营销,该学校对应试教育无疑有了一次高水准的应试答案。

不论是民间还是教育当局以及记者所采访的教育专家,类似主旋律似的声音还是很明朗,认为此举宣传了应试教育,甚至是古老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功利教育的还魂。专家与官员们都一致指出,此举无益于素质教育的提高。

先且不论这树碑之事是牵涉到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先看有史以来哪些碑经受了历史的考验。从三皇五帝到先圣孔子,他们的碑树到了人心之中,也树到了历史的原野之上。然而,即使如此,他们也往往面临历史的大转折,遭遇着死后哀荣和碑碎名污的交错。从历史上立生祠的权相到民间所立的忠义名臣之相,他们无不要接受历史与当代人的品评,毁誉原在人心,所以,我们才看到秦桧一代权贵终也得以塑像的形式下跪于岳飞墓前。从这个角度来看来凤这所高中,碑树碑毁,原难以寄托荣誉批判之重任。今天是应试教育的状元,明天或将成为素质教育的污点见证。

 

因此,对来凤高中树状元之碑显然应妥善对待,表扬者应有节制,批评者应有角度。当教育主管部门与教育专家大言炎炎,称其鼓励了应试教育,无形中放逐了素质教育,对人才的评判标准过于单一,此论难免有点违心也有点苛刻。

在高考应试教育大环境之下,让一所民办学校以教育部门庶出的孱弱之身来挑战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规则,无疑,我们的愿望过于宏大,以至于沉重如斯,而民校可能不堪重负,唯有倒闭了事。考核法则未变,社会评价体系不变,强行以改革之重任托付于民校身上,只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从此处来看,来凤这所高中醉心于高考状元的宣传,正是应试教育种下的因果,甚至包括高考状元本身,都是分数教育的结果。

以世界成功教育经验来看,我们的教育体制有诸多可改良改革之处,最为世人所诟病的无疑就是高考制度。然而,在对应试教育进行讨伐的大旗下,我们还是应客观公正的看待历史,谨慎而坚毅的开展教育改革。今天专家学者们所操批判语言、所持立场无不出自于淤泥般的传统教育机制,包括主持教育改革的官员甚至今天的一切成就亦是应试教育的成品,因此,既要看到历史的壮阔,也要看到历史的血迹。同时,更要明白,要从传统中突变确实有相当的难度。

还应看到,高考状元金贵,更有一个潜在的体制在起作用,那就是各地招生所持的标准不一造成的畸形现象。同一国民,进入同一所学校,所付出的心血就有溪流与江河之别,在这种大背景下,大谈素质教育,未免有问道于盲之嫌。

由此可知,来凤树状元碑,有司若感不妥,不妨采取切实改革措施,使其成为中国应试教育终点之碑,素质教育起点之碑。若是依然无为,则更多的批评还是不应由这所学校担当。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04/7119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