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俄日改善关系步履艰难 打开“领土死结”尚需时日
2013年05月03日 14:27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4月30日结束了对俄罗斯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这是日本首相10年来首次正式访俄。访问期间,俄日同意恢复处于停滞状态的关于两国签署和平条约问题的谈判,并表示将加强双方的经济合作。
国际观察人士认为,虽然安倍此访取得一定成果,但由于双方在领土问题上的分歧太大,两国关系难以实现快速发展。
访问有所收获
双方同意恢复关于两国签署和平条约问题的谈判,是安倍此次俄罗斯之行的主要收获。
普京4月29日与安倍会谈后对媒体说,双方在会谈中提及有关签署两国和平条约问题,“我们已委托两国外交部加强接触,以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安倍则表示,最近几年日俄关于签署和平条约的谈判处于停滞状态,双方在当天的会谈中同意恢复相关谈判,并加快谈判进程,“我认为,这是我们会面的重要成果”。
双方在会谈后签署了有关发展俄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表示将通过谈判消除现有分歧,在已有文件和协议基础上推动和平条约的谈判进程,力争签署和平条约。
安倍此行的另一收获是,同俄方就加强经济合作达成一定共识。
双方一致同意携手推动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并在基础设施、环境和医疗领域开展合作。双方还将扩大能源合作,包括在远东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建立液化天然气基地等。双方还商定建立“俄日投资平台”,帮助日本公司在俄实施项目,同时两国保险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
普京表示,俄重视发展对日经贸合作,目前两国在汽车、林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他介绍说,去年俄日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32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约5%。截至目前,日本累计对俄投资达到110亿美元。
普京指出,希望两国互惠互利项目的数量进一步增加。他认为总额10亿美元的俄日投资基金将促进两国有效落实合作项目。他表示俄罗斯是日本可靠的能源供应方,俄准备推动对日全方位能源合作。
(4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双方各有所需
分析人士指出,通过安倍此次访问,日俄相互走近一步,主要原因是双方各有所需。
安倍为自己确定了三大目标:规划日俄关系未来发展、恢复有关和平条约的谈判、与普京建立信任关系。其中第二个目标尤为重中之重。
日俄签署和平条约遇到的主要障碍是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的归属问题。由于日本将解决领土争端与此挂钩,因此两国至今没有签署和平条约。不过安倍此行的目标并不算高,只是重启谈判。日俄和约的谈判已经停滞多年,能恢复这一谈判进程,对上台不久的安倍来说已是不小的成绩。分析人士认为,安倍访俄也是为了谋求在外交上有所建树,争取赢得夏天的日本参议院选举,巩固其政权基础。
而俄罗斯关注的则是发展对日经贸合作,希望淡化领土问题。不过,俄方也很清楚,不在日方关注的核心问题上做出某种积极回应,两国经贸合作难有突破性进展,因此在重启谈判方面摆出了积极姿态。
目前正致力于发展振兴的俄罗斯需要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而日本是俄罗斯邻国,又是美国盟友。理顺与日本的关系,有利于俄国家安全,也能为俄远东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此外,受美国“页岩气革命”等因素的影响,俄对欧天然气出口萎靡不振。为应对供求关系的变化,俄希望扩大对日本的天然气出口。并且,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发展滞后,俄希望吸引日本资金来推动该地区的发展。
为了满足俄方的要求,安倍此次带去了规模庞大的经济界代表团,以展示加强日俄经济合作的姿态。
国际观察家们认为,正是由于双方互有需要,日俄才通过安倍此访有所靠拢。
(4月29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领土争端难解
分析人士指出,日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双方能否消除在领土问题上的分歧。从目前情况看,两国国民都不会允许在领土问题上作出让步,而如果不能在领土问题上取得进展,那么两国和平条约的签署就无从谈起。
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归属问题是俄日关系发展和两国签署和平条约的主要障碍。俄罗斯强调南千岛群岛具有战略意义,是俄罗斯不可分割的领土,并表示只愿意与日本共同开发。而日本将解决日俄领土争端与两国签署和平条约挂钩。
据媒体报道,在安倍此次访问的前期事务级磋商中,俄方对于领土问题的态度十分强硬。
值得一提的是,在普京与安倍会谈的同一天,俄媒体播发俄驻乌克兰大使祖拉博夫在基辅出席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8周年活动时的谈话。他说,任何重审二战成果的企图都会导致新的冲突。
日本媒体认为,日本政府尚未改变签署和平条约的前提,俄罗斯在领土问题作出让步的可能性极小,双方分歧尖锐。如果领土问题难以取得进展,签署和平条约也就遥遥无期。
分析人士认为,莫斯科只是摆出政治和外交姿态,并没有为此提供任何具体的路径。而且普京在领土问题上轻易不会让步,日本想要在谈判桌上从俄罗斯手中获得争议领土前景渺茫。
普京本人在会谈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这些问题在过去的67年里都没有得到解决,那么我们不能指望所有问题在明天都能得到解决。” 由此可见,俄日打开领土问题这个“死结”尚需时日,而两国关系的发展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单梦竹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03/7120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