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对消极腐败,我们正从麻木中觉醒

2013年05月04日 23:31

 

久为群众诟病的官员不作为现象,眼下正在成为各级政府治理干部庸、懒、散现象的切入点。对种种以在其位不谋其政、躲事避事为表征的不作为,也应像治理腐败问 题一样,进行坚决的斗争。因为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也是腐败,是一种“消极腐败”。它侵蚀了公职人员的廉洁性、公正性,影响了政府机关的形象和声誉。

近日,石头城南京传出了一则吸人眼球的消息:市纪委、监察局、督察办果断亮剑,对雨花台烈士陵园惊现“养猪场”、垃圾污水横溢无人管、垃圾堵塞慢车道等6起市民“身边挠头事”的17名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集中问责(扬子晚报2013.4.25)。

 

      这个消息,向社会释放出了一个强烈信号:久为群众诟病的官员不作为现象,眼下正在成为各级政府治理干部庸、懒、散现象的切入点,谁不作为、慢作为、乱作 为,谁漠视群众冷暖,谁就会成为被问责的对象。这样的消息,无疑散发着正效应,发挥着推动政府作风转变的正能量。 

 

这几年,网友们对政府部门和官员的不作为现象频频“吐槽”,从山西黑砖窑事件政府部门不作为遭拍砖,到湖北省首例政府信息公开不作为案使政府部门败诉;从 网民纷纷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到河北沧县环保局长用水煮红豆解释水污染、引发网络炮轰遭到免职;从报废车辆回收不力引起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热议,到“多 宝鱼”危机背后的政府不作为,最终引起国务院发布工作规则,“要求政府不要不作为、慢作为”(新华社2013.3.28),等等。这些都表明,政府部门和 官员队伍中的不作为现象,已经越来越突出地引起了民众的关切和义愤。       

一直以来,不仅是官员,包括普通群众都认为不管事、不作为、慢作为、推诿扯皮算不上什么罪过。凡是官员出了问题,舆论最关心的是“贪污了多少钱”、“收了 多少贿”、“以权谋私干了多少坏事”,问题干部自身也以“只是身子懒一些”、“动作慢一些”而自认无所谓,似乎官员出事儿就是贪污腐败,只要证明自己没有 钱财问题,就可以免于问责。而南京市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官员进行问责处理,恰恰在涤清此类错误观念。       

 

各级政府官员,就其岗位责任本意来说,应是为民做事、为民服务。《尚书》上有则官训说得很形象:人民需要磨刀的时候,你就要当磨刀石;人民需要过大河的时 候,你就要当舟船;人民遇到天大旱的时候,你就要作及时雨。一句话,当官就要为民做事,就要适应人民愿望做事。不做事、不作为,就失去了官的意义。这里的 “事”,当然应当是“为民”的,而不是“为己”的。正是从这个角度上,徐九经那句“做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尽管颠倒了主仆关系,但也道出了做 官要适应百姓愿望做事的道理。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了一个不作为的官员去见阎王,他自称为官清廉,自己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水,不收一分钱,自认无愧 对鬼神。阎王就实训斥他说,如果不收钱就是好官,那在大堂上摆一尊木偶,连水都不要喝,岂不比你更好?你为官三年,处处考虑如何保全自己,躲事避事,毫无 政绩,负民负国,既无功便有罪!故事给了今人一个发人深省的启示:“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人民群众给了你吃穿,实指望你能给大家做 点事,而你如果尸位素餐不干事、不作为,群众疾苦你不管,群众有事你不办,群众有求你不应,按规定该快办的事情你回应的是“拖、延、迟”,群众找上门你给 出的是“门难进、脸难看”,一切从利己与否考虑,百姓对你的供俸,还不如养一只鸡、喂一头猪来得实惠,即使你真的是“只饮一杯水、不收一分钱”,此又有何 荣耀可言?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 争”。这就鲜明地指示我们,反腐败,是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是顺民意、得民心、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对于那些贪污腐化、行贿受贿、以权谋私、违法乱纪、 执法不公等腐败现象,当然要采取强力措施予以坚决打击,以维护党的形象、巩固国家政权的地位。这是毫无疑问的。同时,对种种以在其位不谋其政、躲事避事为 表征的不作为,也应像治理腐败问题一样,进行坚决的斗争,跟上坚决的惩处。因为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也是腐败,是一种“消极腐败”。不管其初衷是“怕失误、 怕丢选票”,还是“怕惹乱子、想当太平官”,其选择最终都是没有恪尽职守,没有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护社会的公平公义,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纵容非法问 题在眼皮子底下肆无忌惮地进行——在许多以严重渎职、失职为外化的不作为中,一些官员传递给群众的信息是,对他人生命的冷漠,对公众利益的麻木,对违法行 为的迟钝和包庇纵容,对法定职责的逃避和推诿……它侵蚀了公职人员的廉洁性、公正性,影响了政府机关的形象和声誉。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它比经济和生活上的腐 败冠冕堂皇得多,但就危害人民事业而言,两者之间,并没有质的区别。尤其要看到,这种漠视人民安危、不管群众利益、不理群众呼声的不作为,给政府信誉和社 会公义带来的危害,远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其危害之烈,并不亚于经济和生活上的腐败。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社会对这种消极腐败的容忍已经从麻木中醒来,我们的党和政府自我完善的触角正在抵向这种消极腐败。通过一桩桩“不作为”的治理,相信我们建设廉洁政治的步伐会走得更快,“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府声誉也会如期而至。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04/71213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