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时政聚焦
【案例】通过人口减少,能成发达国家吗?
2013年05月06日 14:55
【中国梦想案例】
编者按:有部分学者论证中国未能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原因是中国人口太多,中国应通过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将人口继续减少,并最终达到5亿左右,否则中国本世纪末进入发达国家的可能性只有5%。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还是经过慎密的思考科学的论证。欢迎关注本期案例。
【回顾】
中国本世纪末进入发达国家的可能性只有5%
记者:最近社会上有舆论希望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甚至想放开二胎,您同意这个观点吗?
专家:计划生育30年少生了4亿多人,我们每一个人,包括年轻人,都是享受了少生4亿人的好处。
我认为,现有传统资源的利用已经到了极限,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人口基数很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大(去年新增人口就达670万人)。
所以,最近中国科学院的一个中国现代化的研究报告里就指出,中国在本世纪末,要进入发达国家的可能性只有5%。
很多人看到这个数字很吃惊,我们好像进入发达国家机会不大,实际上不是GDP总量不大,而是人均国力,人均资源占有量,到本世纪末也很难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
我主张中国应当是先把人口控制在15亿左右,先控然后再通过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较快地递减人口,递减到大约5亿左右。那么才能在一百年内赶上发达国家。
记者:您的观点是先控后减吗?
专家:用人口密度说,中国这么大块地方,甭说四五亿人,承载20亿人也没问题,日本一亿多人,GDP总量大,实际上它是利用了别国的资源。
现在问题转过来了,如果我们中国15亿人来利用世界各国的资源,会导致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我认为这不仅是经济问题,它还是国际政治问题。所以如果我们继续增加人口,而又要保持较高的GDP的增长速度和人均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那就必然要以全世界资源的大量获取为前提,这样将对世界的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开发商利润只有15%,咱们是150%
记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郭允冲表示,房价调控需要多个部门协助努力,住建部在房价调控几乎没有什么手段,很多人听了比较难过,政府真的没有调控手段了吗?
专家:目前两件事可以做的,一、把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改善房综合起来,可以叫做公租房,中等收入家庭可以住,低收入的人和农民工也可以住。二、对于开发商捂盘惜售,维持高房价,政府可以对已经建完验收的房子限期销售,开发商到期销售不完就必须要降价,这样可以控制房地产商的暴利。
有消息称,美国房地产商利润大概只有15%左右,而我国开发商的利润可能已经达到了150%。
中国人口减到五亿才能进入发达国家?
如果从纯数字上看,程院长的理论也许是正确的,把十五亿人减到五亿,三个人的饭变成一个人吃,不仅解决了温饱,还要担心如何吃得下的问题。按照这种理论,继续减少人口直到比加拿大还稀少岂不更富更发达?只是这世界上的国家并非是富了就一定是发达国家,更不一定是强国。加拿大和沙特也许都比中国富,但他们的影响力和国力未必就比中国强大,西亚国家富了就称得上发达吗?
30多年的计划生育尽管少生了4亿多,但这期间的人口还是持续增长,大约增加了6亿多。至于怎样在未来将十五亿人‘较快地递减’到五亿,是继续坚持独生子女,还是强制大家不要孩子,程院长没说,看来‘锦囊妙计’还在程院长深不可测的城府里,我们难以探知。即使继续坚持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能否保持年均净减人口1000万实在是个问号。
中国人口应该递减到大约5亿左右?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归根结底是人的生存学,没有人谈不上经济,因为所有的经济必然产生于人的劳动,没有劳动哪里有什么生产力和经济之说。当然,如果是属于非人的另一种智慧生物那又是另一种模式。但在人类社会,任何历史阶段发展必然都是以人为基础的。因此,在每个历史发展阶段,任何一个大国都必须以相应级别的人口作为基数,人的基数与各个阶段强国的关系当下还欠缺研究,但这种关系是必然存在的。比如,在18、19世纪英法德可以在数千万人口级别就能实现大国强国地位,一战后这些国家实力快速下降,而更多人口的美国和沙俄逐渐强大,至二战结束美苏两亿多人口级别的国家成为世界最强。这种级别虽然之后的苏联解体,但美国两亿多人口的级别一直维持至今。但这一点,随着资本主义继续演化,美国的人口基数已经让其世界统治地位岌岌可危,之所以如此其根本原因就是自己的市场空间已经没有了可开发的余地(这种可开发空间就是以人口基础为基础的),这一局限包括时下的欧盟诸国。为什么穷一些的发展中国家反而会发展得好,同样是因为有可发展的余地,有足够的自然人的劳动力增加空间和技术提高的空间同时也有足够的人口消费市场空间。中国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其基本出发点就是有大量的自然劳动力可以利用,同时也有巨大的技术劳动力可提高空间。中国当前还可以继续保持这样的速度继续,但不可能无限制持续,一旦人口红利结束中国还未跨入制定世界游戏规则的强国之列,那么必然走向衰败。这是为什么中国未来三十年可能要决定未来百年甚至数百年的命运的根本原因,认识不到这一点妄谈政治和经济。
当下,为什么欧盟诸国要联合,其根本原因就是要建立合力,形成足够大的市场空间,欧盟甚至把韩国拉到它们那成为其自贸区的成员,美国也在主持成立北美自贸区,未来世界竞争的格局其实就是区域大市场的竞争,谁在这里占主导地位谁就是世界规则的制定者。中国的国运之所以这些年如此昌盛,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有着巨大的劳动力优势,这种优势使得中国可以快速使国力膨胀,而随着膨胀一旦到了旧规则打破制定新规则时就有了相应的话语权,对整个民族和国家就是有巨大未来利益的。否则,日本人均GDP比中国强太多了,可为什么话语权却越来越小了?中国,国运基础在于大量人口,如此就可以通过政策集中力量形成如北京上海这种地方的点,然后通过点形成网,再通过网带动整个面。没有人口,中国靠什么?一个人的GDP就是再高又有何用?
中国之前计划生育政策对不对?对,特殊时期必须先考虑吃饭问题,如果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何谈发展。但这里必须从长远考量中国的人口战略,即要计算中国何时进入老龄化,然后要让政策提前调整这一进度从而延长进入老龄化之前的时间,延长这个时间就是延长国运。
其实,按照降低人口就提高人均GDP的言论其立足点无非就是自然环境养活不了这么多人、什么地球环境承受不了云云。这种人的思想里的人类历史从来都是静态的,从来没想过可以通过新的发展模式的突破而实现新的跨越。翻看人类历史,哪一次人口爆炸不是新的技术或新的资源获得瓶颈突破后,而每一次的突破之所以能够突破均是来源于生存压力,即使当前的社会发展模式也是源于此。西欧如果不是被古罗马人和阿拉伯人赶到最贫瘠的西欧临海荒芜贫瘠地区怎么可能有近代的航海,没有航海哪里有动力形成当前的资本主义社会?没有这些根本谈不上工业革命。因此,对人类来说,能源瓶颈就是当前的人类生存发展瓶颈,那么当前新能源科技的研发不正是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吗?能够举出例子的东西太多太多,作为一个人必须站在历史中去看待人类这个社会,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未来,一个画地为牢者只能成为囚徒。
减少人口只会让中国更贫穷!!
少生孩子,减少人口,可以肯定,会让中国未富先老,相对于不减少人口而更穷!
首先说明一下,为什么中国穷呢?如果说人口多,中国人口密度世界排名第72位,排在中国前面的既有日本、新加坡、英国、德国、瑞士、荷兰、比利时等富国,也有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等穷国,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人口多就穷。在人口密度小的国家中,即有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的富国,也有蒙古、玻利维亚、巴布新几内亚、马达加斯加、博茨瓦纳、刚果等人口稀少自然资源丰富的穷国,没有证据证明人口少就富。过去我们看到东亚四小龙发展快,我们就以为人口少就容易发展、人口绝对数量大就不利于发展。但现在人口最多的中国和印度发展最快,我们还能坚持认为人口少更容易发展吗?说人口少容易发展岂不等于说中国34省分34国发展更快?显然不是,而是统一人口多发展更快,这也是欧盟一体化和世界其他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原因。即便是东亚四小龙发展快的时候,世界其他小国还有几个发展快的?没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人口少发展快,倒是人口多了市场大有利于经济发展。决定国家贫富的不是人口的多少,而是国家的制度、发展的思路方式、国民素质、发展的速度和发展的历史时间等。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和我们基本一样,但国家制度改变后就迅速富强起来。欧美比我们富,是因为他们现在经济发展的时间远远比我们长。东亚四小龙比我们富,是因为他们在我们改革开放前远远比我们发展的快。改革开放后,我们人口更多了,但发展是更快了。印度在1991年也学中国迈向市场经济体制,虽然也人口更多了,但发展也更快了。所以中国穷不能说是因为中国人口多。
所谓发达国家,是社会经济法律制度先进。这个先进的程度,取决于国家的制度、发展道路、发展时间、发展速度和由教育文化社会等所培养出的国民素质。美国人口是加拿大的十倍,加拿大人均资源约是美国的十倍,人口多并没有制约美国发达,反而美国比加拿大还富裕一些。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达的程度,与资源的多少无关。日本绝大多数资源依赖进口,这并没有阻碍日本成为发达国家。
所谓经济发达,也就是生产力水平高。生产力的提高,其根本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是人研发的,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人口多自然有利于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人口多,科研人员多,知识技术创造的天才也多,有力促进了科研的进行;另一方面,人口多,市场大,知识技术创新的利润大,市场推动力强;再一方面,人口多,支撑科研的财力就更雄厚,工业生产体系更庞大,可以提供更强大的物力财力支持。因而人口多实际上是非常有利于走向发达国家的,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中的人口第一大国——美国一直是发达国家发展和世界发展强劲推动力的根本原因。如果美国只有卢森堡那么多人口,能有力的带动发达国家和全世界发展吗?如果全世界发达国家人口只有100万,我可以确定无疑的告诉国人,他们今天的发达就根本不存在,因为没有那么多人口所创新的新科技,他们今天的发达是不可能的。而中国,人口多的优势由于缺乏社会经济条件和国家教育投入低等因素还不能立即、全部的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但这可以通过一步一步的发展转化出来。美国在二百年前的时候,日本在一百年前的时候,人均科研工作者比例有现在的中国高吗?显然没有。发展是一步一步的,人口优势迟早会随着发展而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进而人口多最终会强劲的推动中国的发展,可惜多数国人竟然不懂得这个简单的历史发展道理。
生产是为人的消费,人消费才能实现生产的价值,因而经济是因人而来,自然也因人而去。天上不会掉下来GDP,人口减少你的人均GDP怎么会增加?人均GDP的意思是大家产值的平均大小,是价值创造能力的平均值,而不是人口去瓜分天上掉下来的GDP,怎么可能因为人口减少每个人的价值创造的能力就提高了呢?
人均GDP从根本上来说代表生产力的高低,而生产力的高低取决于知识技术的发展。又知识技术的发展与人口的多少成正相关,也即是人口越多知识技术发展越快,人口越少知识技术发展越慢。因而是人口增加生产力发展快,人口减少生产力发展慢。结果就是,人口增加人均GDP增长更快,而人口减少人均GDP增长变慢。也就是说,人口减少,中国更穷。
人口减少,消费萎缩,生产的边际收益下降,因而公司(生产者)的收益下降。比如说耕地,人口减少一半,人均耕地提高一倍,但同时农产品需求降低一半,使原本的供求平衡变成供过于求,结果是农民增产不增收,实际收益还下降。由于生产的边际收益下降,导致劳动力供求均衡点左移,劳动力需求下降。人口减少,就业并不能改善。因为人口下降,消费萎靡,经济不景气,经济预期恶化,投资减少,结果导致劳动力需求的进一步下降,就业反而恶化。如自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明显的证明了经济预期对就业的影响力是多么的巨大。而就业的恶化,公司收益的降低,不是收入的下降就是增速放缓。同时,人口减少,因而劳动力萎缩,生产的边际成本提高,产品供求均衡点向左移,产品价格提高。并且,许多规模效益随人口的减少而降低,成本上升。结果因为产品价格上升,需求被迫减少且货币购买力降低。人口减少最终导致福利降低或增速放缓。因而人口减少,中国更穷。
产品边际收益的下降和边际成本的提高,导致资本的边际收益下降。边际资本收益的下降或导致资本的相对过剩从而导致资本积累的停滞,或导致资本积累的放缓。同时,人口减少,投资预期恶化,资本形成速度进一步降低。更重要的是人均物力资本的增长变化根本上取决于人力资本的增减变化,人口减少导致人力资本降低或增速放缓,结果人口减少导致人均物力资本增速大大放缓。而且知识经济具有极大的规模经济效应,这意味着,人口越多,相对资本支出越少。如中国的神州飞船实验,中国人口越多,经济规模越大,实验所需资本占社会总资本支出的比重就越小。也即是说,知识经济是节约资本的,而且是人口越多经济规模越大节约越大。当资本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在越来越多的方面资本被大量节约时,这意味着,人口越多,经济规模越大,节约的规模随之成几何级增长。同时意味着,人口增加,在其他资本配比需要提高的方面,人均劳动者资本提高的就越快;相反,人口减少,人均资本配比增速降低。因而人口减少,人均资本增长更慢,中国更穷。
同时,由于人口减少,经济不景气,在一系列的经济机制作用下,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会快于人口减少或人均财政收入增长放缓。由于人口减少导致国家财政相对更贫困,况且人口减少时带来的高度老龄化拖累财政,结果人口减少导致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和对国民福利增加的支持能力降低。人口减少,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更穷。
况且,减少人口不可能是去杀人,那只能是减少人口素质更高、人力资本含量更高、创造力更强的新生人口。若不考虑制度与发展时间的先后等因素,决定各个国家人均GDP差别的,除人口结构外,最根本的就是人均人力资本的差别。对中国这样所受教育代际差别很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减少人口不仅破坏人口结构更会阻碍人均人力资本的提高,减少人口的实际结果是降低了中国的人均生产创造力,减少了中国财富创造力更强的新一代,结果是人口减少中国反而更穷。
在人口减少的过程,不单单是人口数量的减少,还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劳动者比例的降低。人口老龄化,必然是收入能力降低或收入增长能力降低。而劳动者比例的降低,必然是人均GDP的降低或人均GDP增速的放缓。比如一个421家庭,当最大一代退休时,给家庭带来收入的劳动力暴减2/3或4/7,很显然家庭极有可能变穷。人口减少,中国岂能更富?
不仅如此,在人口减少或人口减少之前,中国的财富将会相对或绝对的大幅缩水。任何资产,无论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其价值皆取决于预期收益与需求。如一块房产,如果预期收益提高或需求上升就会升值,如果预期收益降低或需求下降就会贬值。如果没有预期收益或需求,就会一文不值。俄罗斯远东废弃的城镇和日本废弃的农村,因为没有预期收益和需求,那些空荡荡的房产便毫无价值,不再是财富。在欧洲许多中小城市,由于人口萎缩,不少房子空着无人居住,其价值大幅缩水。而在中国,由于孩子的大幅减少,大量小学倒闭(中国小学数量从1996年的64.6万所急剧下滑到2009年的28.02万所,13年下降56.6%),许多小学从育人基地变成废弃物。伴随着年轻人口的减少和未来劳动人口及总人口的大幅萎缩,中国各个产业不久后将依次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危机,许多公司或发展不足或萎缩贬值或低价出售或破产倒闭,中国资产未来将面临长期的价值相对或绝对的大幅度缩水。而根植于有形资产的无形财富,将面临比有形资产更大幅度的相对或绝对的贬值。如股票等有价证券,高倍反映资产的财富价值,中国孩子减少将导致这些财富在未来相对或绝对的成倍缩水。而这些财富的相对或绝对减少将远甚于未来中国人均GDP相对或绝对减少的幅度。可以绝对肯定:中国人口减少,中国绝对不会因此更富,而只能因此相对或绝对更穷。
客观上世界允许存在一个14亿人口的发达国家
有人以世界现在的发达国家群体只有10亿人口,而中国有13亿人口,认为中国如果成为发达国家,会使发达国家人口总量倍增,会导致世界的自然资源不够用。这样的想法有道理吗?这其实是一种没有多少根据的,刻舟求剑式的思维。
如果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世界的自然资源不会不够用,只能说自然资源价格可能会比较高,这是一种最坏的设想。如果乐观的设想,也许自然资源价格会更便宜。因为发达国家人口是世界科学技术的最主要贡献者,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增多,会导致接触最先进科学技术的人口数量增多,会导致科学技术的前进速度增大。会导致人类更强大的自然资源开发能力,或更廉价的开发自然资源,或寻找出新的更廉价、更清洁的自然资源,这是一种最乐观的设想。
我们还是按照悲观的设想,估计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情况。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增多,导致自然资源的消耗增多,如果导致自然资源价格上涨许多,会对发达国家国民的生活质量有多大影响呢?我们可以根据发达国家的生产总值构成来感觉影响程度。自然资源占发达国家产值(GDP)的比例比较低,如果按照5%计算,自然资源平均价格就是提高三倍,其占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依然不高,对发达国家国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依然不大。自然资源平均价格就是按照十倍提高程度计算,自然资源产值占发达国家生产总值的一半左右,只是降低了发达国家国民消费能力的一半水平,发达国家国民消费能力下降一半,依然是很高水平的消费质量,依然是不错的生活水平。
发达国家之所以称为发达国家,原因是发达国家科学技术水平高,导致社会与经济运行效率高,进而导致了较高的生活水平。如果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包括中国在内各个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都会很高,社会与经济运行效率也会较高,各国国民照样可以较好的生活。这是一种比较悲观的设想,自然资源价格会较大上升的设想。
如果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各国人口会有许多新的可能收益。发达国家人口增多,会导致人类对高科技产品需求的增大,也会导致人类对高科技产品的供给能力增大,高科技产品会有更大的规模效益,规模效益会降低高科技产品的价格。还可以看到更大投资规模的电影、更高水平的艺术。包括中国的发达国家群体,对科学技术的总体投资规模也会更大,会培养成功更多的天才,促使科学技术更快的发展。这些都是如果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人类可能出现的收益。这些收益会促使发达国家人口生活水平或生活质量提高,与上面的中国成为发达国家可能带来的自然资源价格上涨的负收益抵消,也许为正,也许为负。
中国成为发达国家,也许会使发达国家人口总体生活质量提高,也许会是维持不变,也许会是有所降低,情况至少不是多糟糕。总之,世界客观上允许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启示与思考】
中国大陆人口多是一个全民共识,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社会福利和保障机制受人口多的羁绊似乎也为举国公认,因此最近30年一些人口学家则认为,没有人口大减少,就没有经济和社会大发展,就没有人均GDP和生活水平大提高。中国要想可持续发展,生育率就要可持续降低,人口总量就要可持续减少。在此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人口总量多少是适宜?这首先要诠释“适宜”的涵义。所谓适宜人口,其标准无非是两个:一是最佳国力人口,二是最佳生活水平人口。也就是说,判断人口多少是适宜的,要看增加人口是否增加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生活水平提高。
在经济全球化之下,人口承载力也已经全球化。一个13亿人口的中国绝对比一个5亿或3亿人口的中国更强大。在人口减少的过程中老龄化严重,经济发展能力降低,民生压力增大,又怎么可能提高生活水平呢?
有专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之下,资源也已经全球化。中国减少人口为世界节约资源,最终我们节约的世界资源还是被别人使用。中国自知人口多,却要重蹈美国高耗资源的发展模式,一边大量浪费自己的资源、大肆破坏自己的生态环境,一边高喊自己这种耗费资源、破坏生态的发展模式无法承载13亿人口进入发达国家,必须通过减少10亿人口来变成发达国家,这是多么可笑和愚蠢的论断!未来地球可以容纳一个人口达100亿的发达世界,为什么偏偏不能允许一个13亿或者15亿人口的中国成为发达国家?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06/7122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