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双户口”炼成了中国式“房姐”

2013年05月07日 13:53

 

【网络案例】

编者按:“房妹”未远,“房姐”又至,她们的共同特点是:拥有“双户口”。“双户口”成了一些官员转移视线、藏匿财产的惯用伎俩,同时捆绑在户籍上的诸多公共福利也让他们成为了特权公民。“房字辈”事件暴露出了户籍管理制度诸多漏洞,背后隐藏的是更多的腐败。

事件发展:

陕西“房姐”房产总价高达10亿,共有4个户口

2013年年初,有关陕西榆林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榆林市人大代表龚爱爱在北京持有20余套房产,总价值近10亿元人民币一事,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龚爱爱被网友冠以“房姐”之名。同时“房姐”所拥有的“多户口”一事也引发舆论哗然,质疑声不断。有媒体曝出,陕西神木县“房姐”共有4个户口,其中有3个户口户籍所在地为陕西省神木县。

涉案官员及其亲属拥有“双户口”现象屡见不鲜

2012年12月26日,微博爆料“一个户口在上海市松江区的90后女孩,在郑州一个经济适用房小区拥有11套经适房房产”。记者调查后发现,“房妹”父亲是郑州市二七区房管局原局长翟振锋、一家4口都是双户口,全家拥有29套房产。郑州市委宣传部称翟振锋目前已被刑事拘留。

2013年1月16日,原安徽省凤阳县公安局局长陶勇受贿、伪造居民身份证一案,在法院开庭审理。除了收受回扣和受贿,身为局长的陶勇竟然利用职权为自己伪造身份证,以方便“拿回扣”和隐匿财产。

早年被查出的贪官胡长清也存在假身份;去年广东汕尾市“最牛烟草局长”,同时在汕尾和深圳拥有两个户口和身份证。

傅达林:房姐分身术如何修炼成

今日“房姐”的炼成,显然不是她“一个人在战斗”,其户口身份之谜更暴露出另一座问题“冰山”。

“房妹”尚未淡出,“房姐”来势更猛。陕西神木农村商业银行原副行长龚爱爱被爆坐拥京城20套房,让舆论惊叹这世上“没有最牛,只有更牛”。与郑州“房妹”的双户口相比,“房姐”更是分身有术,除了之前查出的两个户口,昨天又新爆出两个户口。

 

古人云:“狡兔三窟,仅得免其死耳。”集市人大代表和金融机构高管于一身的龚爱爱,缘何要办如此多的假户口?假如买房的钱是其打理家族煤矿生意的合法所得,又为何要将大量房产放在假户口名下?制造并利用虚假户口买房难道仅仅是“愚昧无知”?对其拥有的财产是否合法,无疑需要彻查到底。但今日“房姐”的炼成,显然不是她“一个人在战斗”,其户口身份之谜更暴露出另一座问题“冰山”。

我国公民户口向来添附了诸多权利与机会,因此立法控制和管理更加严格。对普通百姓来说,办户口有时“难于上青天”。然而手续繁杂、关卡重重、审查严格的户籍制度,为何总是在“房字辈”的特殊人士那里出现“疏忽”呢?巧合的背后究竟暗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玄机?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纳于进一步的质问之中:仍健在的当年办事民警为何被警方说成“已去世”?要求永久保存的派出所档案怎会突然“神秘失踪”?户口录入的操作疏忽如何能办成一个手续繁琐的新户口?如果北京户口属实,“房姐”又是如何绕过了户籍迁移的种种门槛和层层审查?能如此顺畅地突破各种制度藩篱而分身有术,其间打通了哪些关节?这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大的户籍腐败黑幕?

诡异的是,从“房姐”所在单位到警方再到当地人大,要么做出有违常识的傻瓜式回应,要么进行急切而拙劣的责任切割,要么干脆对记者调查推诿敷衍。这个过程也反映出,“房姐”事件令人疑窦丛生的决不只是隐晦不明的巨额财产来源,更可能有在一系列制度缺口中造就“房姐”分身有术的利益推手。如果不查明这些幕后推手,不将利益之绳上的蚂蚱尽数揪出,难保不会出现下一个“房×”。

其实,假户口、假身份证已成为许多腐败分子的隐身法宝。手边案例就有,1月18日媒体报道的安徽凤阳县公安局原局长陶勇,利用职权伪造身份证以方便拿回扣和隐匿财产;早年被查出的贪官胡长清也存在假身份;去年广东汕尾市“最牛烟草局长”,同时在汕尾和深圳拥有两个户口和身份证。这些案例已然说明:当虚假户口成为贪官隐匿的“马甲”,那么一个贪官的炼成之路上,就可能聚集多个领域的综合性权力腐败。对此,我们既要“拔出萝卜”,更要“带出泥”。

堵漏比关注“房姐”四个户口更重要

“房姐”已经倒在了“身份证”上,按照我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八条规定: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房姐”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再按照我国《刑法》第280条第3款的规定,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应当立案。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以,“房姐”铁定栽了。

按照这样一个逻辑,公众过度关注“房姐”有几个户口已经意义不大,随着相关部门的深入调查,事实和真相一定会大白天下。目前,最应关注的重点应该是产生“4个户口”的户籍机制本身的问题了。时下,户籍制度和机制应是存在缺陷和问题的,否则,为什么“人一有钱”就可以搞N个户口?“房姐”多户口并不是孤例,此前同样与房子有关的郑州“房妹”,其全家数口人人均有两个户口;原安徽省凤阳县公安局局长陶勇竟然利用职权为自己伪造身份证,以方便“拿回扣”和隐匿财产;已经落马的不少贪官中多户口者同样为数不少,如“职级最低、数额最大、手段最恶劣的女贪官”罗亚平,有12个身份证、15个户口本。

这足以说明户籍和身份证办理、户籍与身份证监管漏洞之大。在一个富人、官员有钱有权就可以多倒腾几个户口的时下,尽快堵漏显然比继续穷竭房姐有可能还有更多的户口更重要。

户籍制度的漏洞,一方面体现在户籍制度本身设计的漏洞。譬如:对于当事人户籍转移之时对相关资料材料的审核方面,如何避免更多的人为裁量权?让户籍办理登记、转移等事项更刚性起来,势在必行。另外,如何让户籍制度不被金钱和权力肆意击穿,也是一个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的重大课题。

 

官员“双户口”给反腐提出新挑战

在权钱交易乃至权权相换的潜规则下,代表一个人唯一身份的户籍也能作假,这对不断深入的户籍改革来说,实在是个莫大的讽刺。

些人想弄个城市户口难于上青天,有些人却轻而易举地拥有两个户口,虽然用的是假名、假信息,但户籍信息却是真的。也就是说,在统计户口时,这个事实存在的“假户口”也要占其中的一名。不知道这样的“假户口”在13亿多人中占着多大的比重?

这样的猜测还真不是空穴来风,仅在最近几起被曝光的事件中,就有多人有着双重身份:郑州“房妹”事件中,郑州二七区原房管局长翟振锋一家四口均有两个户口,共有31套房产;陕西神木“房姐”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榆林市人大代表龚爱爱被指在北京有20多套房产,总价值近10亿元,还有另一个名为“龚仙霞”的身份证;再往前还有落马官员广东汕尾原烟草局长陈文铸在汕尾和深圳拥有两个名字、两个户口和两个身份证……

如此看来,一些官员和领导拥有双重身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转移视线、藏匿财产的惯用伎俩。掩盖在双重身份下的必然是双重面孔,像凤阳县公安局长陶勇,一个身份用于存放自己的私房钱,另一个则专门用来收受贿赂,这种“变脸”把戏无疑让人大开眼界。而“房妹”、“房姐”的双重身份,也可以让其名下的房产数量大而化小,不至于引起公众的注意。

为何很多人望眼欲穿的城市户口到了这些人身上就是小菜一碟?背后无非是权钱交易以及权力不受监督的滥用。身为公安局长,指使手下的派出所所长伪造身份证,当然是手到擒来,毕竟类似这种监守自盗的做法我们常有耳闻。而房管局长轻松就能弄一个假身份,也击中了户籍管理表面严格、实质却漏洞多多的软肋,在权钱交易乃至权权相换的潜规则下,代表一个人唯一身份的户籍也能作为商品来交换、也能作假,这对不断深入的户籍改革来说,实在是个莫大的讽刺。更值得追问的是,这些作假的户口,大多是因为其他腐败而被深挖出来,这是否表明,假如不是因为房产过多、受贿被举报,这些假户口仍会光明正大地继续存在?

从中纪委透露的少数官员秘密取得双重国籍,到不时冒出的官员双重户口,给反腐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即便是现下呼声很高的官员财产公开,倘若有了双重户口的掩饰,那公开的意义多少会打折。因而,堵死官员的双重身份漏洞,既是反腐败的需要,也是支撑户籍改革的最起码条件。建议不妨把摸查官员的双重身份作为反腐的一个重要内容。

启示与思考:

户籍制度本来是一种按住户登记的人口管理制度,但我国的户籍制度被附加了过多的权利,演变成与户口性质和登记地相挂钩的权利界定和利益分配制度。据调查,目前与户籍挂钩的个人权利有20多项,涉及政治权利、就业权利、教育权利、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各个方面,其他还包括义务兵退役安置政策和标准、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

一些官员和领导拥有双重身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转移视线、藏匿财产的惯用伎俩。这种伎俩无疑给日益加剧的反腐工作提供了严峻的挑战,增大了反腐的难度,也给国人寄予厚望的反腐利器“财产公示制度”予以严重的打击。比如,如果一个官员之家有四口人,办理双户口之后,其余4个就成了隐匿财产的黑洞。在官员公开的身份下,只需注册合理的财产,可以随时公开而毫无顾忌,如此,则财产公开对于他们来说毫无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6条,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因此,“双户口”的存在,是违法的,一旦发现,公安机关应当注销其一。而一些涉案官员及其亲属的“双户口”,显然是人为造成的,背后隐藏的是“户籍腐败”。根据公安部的《办理户口、居民身份证工作规范》,公安机关办理入户和签发身份证件,手续是相当严格的,而且人口管理已实现全国联网,普通人想弄虚作假几无可能。一些人之所以能办成,是因为公安机关出了“内鬼”,有人知法犯法,为这些人指点门路、打通关节。

由于缺乏对于户籍的监管,给基层部门留下了权利寻租的空间。派出所所长伪造身份证,是手到擒来,而类似这种监守自盗的做法常有耳闻。假如不是因为房产过多、受贿被举报,这些假户口或许仍然会光明正大地继续存在。

因此,对于发现和暴露的“双户口”问题,决不能仅销户了事,必须进行倒查,看看背后是否隐藏“户籍腐败”。户口管理事关重大,即使是因工作疏忽造成失误,也应追究失职责任;如果是收人钱财、故意造假,则应追究受贿及伪造证件的法律责任。同时,还应举一反三,对可能隐藏未暴露“双户口”,展开进一步筛查。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07/7124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