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中原经济区建设需全方位融入信息化元素
2013年05月09日 08:28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如何在“四化同步发展”的框架下,走好“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面临的重大战略选择与调整。
从本质上看,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完全契合,二者的实质都是“化”的互动发展、和谐发展与整体发展。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推动其他三化。
二者的发展观念契合。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走统筹兼顾的路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的主题与主线契合。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的主题都是科学发展,主线都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不过三化协调进一步将其具体化:主题是“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主线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发展要素的作用契合。在三化协调发展与四化同步发展中,工业化发挥主导作用,中置驱动;城镇化发挥引领作用,前置带动;农业现代化发挥基础作用,下置支撑;信息化发挥推动作用,后置驱使。
发展的前提契合。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的前提都是“两不牺牲”,即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这对全国的四化同步发展有普遍约束,对中原经济区的三化协调发展有特殊约束。
发展的驱动力契合。三化协调与四化同步都强调“两轮驱动”, 全国四化同步发展的“两轮”是工业化与城镇化,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两轮”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产业集聚区建设,后者恰恰是前者的具体内容。
中原经济区战略是继续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还是改为四化同步发展?思考此等重要的区域发展战略取向须遵循四个准则:一是理论上立得住、实践上行得通,二是不违背中央精神,三是符合区域实际,四是鼓励区域创新。笔者认为:全方位融入信息化元素,坚持走好“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佳战略选择。理由如下:
其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选择。“三化”是一个三位一体的社会系统工程,“三位”的密切互动、“一体”的整体协调符合系统理论,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另外,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看,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状态的化”,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农业现代化是“经济产业的化”,这三化是具有实体性质的“化”,可以放在一个层面上。而信息化是“技术或技术路线的化,或培育新的生产力的化”,是带有一定虚拟性质的“化”,与前三化不在一个层面上但又要与其全方位融合,因此可以起到助推三化协调发展的作用。
其二,是符合中央精神的选择。国务院《指导意见》以及《规划》已明确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与发展主题是“三化协调发展”,中原经济区坚持“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符合中央要求。信息化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的技术支持与新产业支持,实际上是为三化的推进营造了一种崭新的平台、渠道和途径。全方位融入信息化元素,以信息化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符合十八大“四化同步”的精神。此外,在四化同步的大框架下,各地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道路,中央也是乐见其成的。
其三,是切合中原经济区实际情况的选择。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地区改革开放的必经之路,在信息化推动下,三化各自发力,整体协调统一,中原经济区的初步实践已取得明显成效。另外,经多层次、全方位的认知,三化协调发展在中原地区已经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真心拥戴,体现了民心民意。十八大以后,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已由理念的辨析转为实际行动。
其四,是体现区域创新精神的选择。三化协调发展本身拥有诸多引起广泛关注与热议的创造性元素。例如,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两不”前提;新型三化与传统三化的分离;新型城镇化在三化协调之中担当引领重任;新型城镇化引领的切入点;新型农村社区与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两轮驱动”。全方位融入信息化元素,既考虑信息化的承载作用,也注重其独特作用,同样具有较大的创新空间。
全国的四化同步包容了三化协调,三化协调在区域层面体现了四化同步,中原经济区战略在三化协调发展中全方位融入信息化,做到了与时俱进。据此,可适当调整中原经济区战略的主题: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四化同步发展的框架下,在加快信息化进程中,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信息化为助推,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相应的,中原经济区战略的主线调整为:以新型农村社区与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双轮驱动为切入点,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助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产业集聚发展,产城互动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城镇体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社会管理的支撑体系。
(作者为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09/7125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