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善忍方能成大器

2013年05月16日 08:12

 

一棵小树苗只有抗得住风吹雨打、烈日酷暑、电闪雷鸣、冰冻雪压等考验,才能长成参天大树。青年官兵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时会遇到各种挫折和诱惑,唯有苦练忍功,真正以忍立身、以忍解惑,方能成大事、成大器。

忍 得 服 气

年轻使然,应该忍。人,固然不以年龄论英雄,但能力和经验的积累,往往难以逾越经历和阅历两大门槛,正所谓“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郡”。现在,不少青年官兵出了校门进营门,缺少在艰苦环境中磨炼和在重大任务中摔打的经历,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往往不足。纵使“ABC”说得再溜、网络语言讲得再多,也难免给人留下“气场”不足、压不住阵的稚嫩印象。所以,忍是应当。

现实考量,必须忍。韩信忍“胯下之辱”终成大业,杨修逞能却“反误了卿卿性命”,正反经验教训足资借鉴。年轻人从来不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血气方刚,缺的是待人处事的分寸拿捏。忍是达成共识、增进团结、和谐关系的润滑剂。现实生活中,个人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没必要事事都要争个你高我低。在利益诉求上讲大度,在纷争面前讲风度,退一步为的是更进一步。这种忍,于人于己都有利,何乐而不为?

美德召唤,倡导忍。探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因图谱,忍在其中占有重要一席。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的史实,“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巍然景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人生哲理,都在昭示我们忍中有为、忍中成事。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正在于其契合人们对忍的高度认同。当今社会,到处充斥着竞争和功利的气息,压力大、诱惑多,人心躁动,脚步匆乱,尤其需要以忍去浮躁强定力,以忍增信心促成功。

忍 所 当 忍

忍不是无原则的消极退让,不是三缄其口的忍气吞声,而是积极的忍所应忍,忍中见成效,忍中求作为。

忍住多方压力的挑战。篮球运动员姚明在NBA打出了名堂,他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秘诀时,首先感谢的是对手奥尼尔,并说:“对手给了你压力,你便不得不奋发图强,否则,就只有等着被代替、被淘汰。”这启迪我们应该感谢由压力带来的挑战。部队工作头绪多、任务重,青年官兵面对体力、智力和心力的多重挑战,要想有所作为,除了忍住、坚持之外别无他途。

 

忍住功名利禄的羁绊。马克思讲,人所追求的一切都与利益有关。正当合理的利益追求能引领人积极上进,但如不能很好把握追求名利的度,就有可能陷入欲望的泥淖无法自拔。在这方面,“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为我们树立了榜样。1985年,美国总统的科学顾问访华时明确表示:为表彰钱学森在美工作20年对科技进步所作的杰出贡献,美国政府准备授予他“国家勋章”。但钱老的反应却十分淡漠,他平静地说:“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如果中国人民说我钱学森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对我最高的奖赏。”当今世界是一个价值多元的社会,青年官兵面对各种名利诱惑,很容易心中“痒痒”,要做到像钱老那样视名利淡如水确实不容易,但应该学会自警自控,常思贪欲之害,忍住非分之想,始终保持平和心态和合理追求;学会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清醒和自觉,不因小失大、因一时之得致长久之失。

忍住入圈站队的诱惑。青年官兵由于根底浅,心理上容易有寻求“保护”的依赖感。要清楚地认识到,任何因利益织成的“小圈子”都是极其脆弱的,一旦“树倒猢狲散”,要想重新找回自我、赢得他人的认同十分困难。所以,当面对各种“小圈子”伸出的橄榄枝时,应当明辨是非,忍住诱惑,站稳阵脚,保持人格独立。

忍住困难挫折的考验。没有经过挫折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没有战胜过困难的人,也难以成为真正的人。感动中国人物获得者刘伟,失去双臂,却用大脚趾弹出了美妙的琴声。感动人物推选委员评价说:“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如梦。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当大大小小的困难挫折不期而至的时候,我们既不能迷茫更不能屈服,要把困难挫折当垫脚石,跌而不倒、挫而奋起,这样就有机会站得更高,让脊梁挺得更直。

忍住不良情绪的煎熬。“井底之蛙”之所以认为天空只有磨盘那么大,不是青蛙不聪明,而是因为青蛙受所处环境的局限,如果它能够跳出那口“井”,肯定能看到天空的无边无际。生活中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下雨天衣服沾上泥巴,如果立即去抹,一定会越搞越脏;而先把衣服挂起来,待泥巴晾干后再去处理它,也许轻轻弹几下就没事了。对不良情绪,不防也采取这种办法,先把它放到一边冷一冷,待找到原因症结后再去处理,效果会大不一样。有道是“你之所以看到的都是乌云,是因为你身处云层,站得还不够高;如果再前进一步,看到的可能是明媚的阳光”。青年官兵应学会给情绪装个“安全阀”,心中实在太纠结、太烦躁时,不防转移一下注意力,如参与某项体育活动,出一身汗后会变得神清气爽,也会发现有念头、有事干、有憧憬是如此快乐的一件事情。

忍 出 境 界

忍,人人都会。但要忍得积极、忍得正气、忍得阳光,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坚定信仰、锤炼品格、修养性情、加强训练,铸就强大内心,练就高超忍道。

坚持把崇尚事业、守望理想作为“忍之品”。人一旦从事某种职业,必然承担一定的使命责任。老师教书育人,强调“为人师表”;商人生意往来,讲究“买卖公平”;医生救死扶伤,崇尚“生命至上”。青年官兵肩负着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只有以高尚道德品质作坚强支撑,敢于直面功名、权力和财富,才会大度、从容、淡定,对什么事情该忍,心中自会有数;遇到诱惑和考验,才会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即便牺牲局部和眼前利益,亦能忍小为大,忍一时谋长远。

 

坚持把顺畅关系、有利工作作为“忍之本”。“人”这个象形字,提示我们相互支撑才能立得起来。青年官兵要想在部队有所作为,必须建立顺畅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忍”的重要指向所在。待上要敬,忍住少不更事的年轻气盛,坚决维护领导权威;忍住讨乖卖巧的投机心理,老实做人,用心干事。待下要诚,忍住争功邀宠的不良思想,团结共事,和谐共生;忍住攀比计较的功利想法,甘于吃亏,主动谦让。与战友相处,要有一种大气、一种风度,多看他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用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真正做到以诚待人、宽人严己。 坚持把豁达坦荡、友善包容作为“忍之德”。“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纵观古今,凡在历史上有所成就、为世人赞颂的,大都是有胸怀和雅量的人。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不记恨管仲射他一箭之仇,并任其为相,尊为仲父,成就了一代霸业。俗话讲:“牙齿和舌头也有相互打架的时候。”大家在一起相处共事,每个人经历、兴趣、性格等各不相同,思考处理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方法也会不一样,在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分歧,发生一些矛盾,产生一些误解,这是正常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多一些包容少一点埋怨、多一些信任少一点猜疑、多一些关爱少一点冷漠,政治上相互提醒共同进步,思想上相互帮助共同勉励,工作上相互配合共同支持,生活上相互关心共同解难,真正把共事相处的过程变成加深感情、增进友谊的过程。要做到能忍善忍,努力练就博大厚重、友善包容的强大内心,开阔眼界胸襟,坦然待人处事,以自身强大的“磁力”赢得战友们的信任和青睐。

坚持把勤读常思、笃行训练作为“忍之道”。注重以读养忍。多读书、多读人、多读事,从哲学经典和孔孟之道中启迪心灵,从古今中外忍辱负重的名人伟人身上感悟忍力,从以忍成事不忍败事的经典案例中汲取营养,切实在读中开启智慧、滋养忍道。善于内省悟忍。以“日三省吾身”“反求诸己”的精神揽镜自照,对失当行为、失范举止、失口言语,及时经常地进行反省和检讨,不断匡正德行、提高修养。坚持以行练忍。要珍惜练忍的机遇,通过正确应对“行拂乱其所为”的经常性实践,逐步积累忍的经验,提高忍的功力。

(作者单位 广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16/7133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