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研究
2013年05月14日 08:05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便坚持不懈地致力于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和实践中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史。一个国家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规律,才能在不断的社会变革中奋勇前进;一个政党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执政智慧,才能在奔腾的时代潮流中把握方向。如今,在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要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深入研究和阐释,以生动的史实、鲜活的经验,让厚重恢宏的历史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
◆历史逻辑:道路探索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一条主线
历史总是沿着自身固有的规律运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遵循历史的逻辑不断向前推进。对道路的探索和选择,总是和一个国家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基本国情和人民诉求紧密相连,都是为解决其面临的根本历史课题。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就面临两大历史性任务:一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哪种理论能够正确解答这两大任务,它就会成为人民的信仰;哪条道路能够完成这两大任务,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选择。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性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代无数仁人志士历尽千辛万苦、上下求索,尝试过各种主义、各种道路,结果都未能把中国从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中解救出来。直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走俄国人的路,向社会主义方向前进,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必然抉择。
自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胜利地完成历史赋予的第一项历史性任务,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了找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重要历史性任务,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之时起,我们党就开始了艰辛的探索。特别是当我们党认识到苏联模式的不足后,便开始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独立探索。虽然在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挫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发展出现了重大的历史转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提供了历史契机。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鲜明的主题展开。在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成为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的又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近代以来几代中国人为之不断探索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在新的伟大实践中作出的历史性选择。历史的选择遵循着历史的逻辑,历史的发展遵循着历史的轨迹,历史展现给人们的是一部生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历史,越深入研究和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就越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历史必然性。
◆理论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渐进历程
我们党无论是在革命还是建设时期,都高度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道路的探索中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个渐进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国的国情决定了革命斗争必须长期在广大农村展开,革命力量是以广大农民为主体,“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也是一条全新的革命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古田会议历史性地解决如何在农村的大环境中加强党的建设,保持无产阶级的先进性,如何将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一马克思主义建党建军学说中从未遇到过的崭新课题,使我党对于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进入了新的阶段。
同样,在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史上的新课题。同时,时代的发展也要求科学社会主义有新的发展。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辟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更是一项崭新的时代课题。时代发展要求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要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点、进入新的境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进行重新认识提供了思想武器。正是在这一思想路线的强大推动之下,对于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和创新进入了不断向前推进的快车道。我们党在确定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上,明确回答了许多重大认识问题,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全新的突破,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观点,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主义的实践永无止境,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永无止境,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大站在全局和时代的高度,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人民群众新期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的,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特别是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回应了当前党内外、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又是对未来的科学把握,既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有长远的指导性,是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内涵的科学回答,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发展的历史表明,每次重大的理论实践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不断结合的结果,都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实践的发展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历史的新境界,从而在更高的层次上进一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不断的理论创新,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内在动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研究,全面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对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践逻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认识高举伟大旗帜的极端重要性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历来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一以贯之的探索中,正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辉煌成就,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探索的,且被实践证明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正确道路。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出适合中国革命实际的革命道路。在革命实践中也曾遭到教条主义者横加责难和排斥,一度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后果。但我们党坚持真理历经千难万险,纠正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坚持以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从而使中国革命在正确指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八大前后,我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由于八大所确立的正确路线未能坚定地走下去,导致在探索中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反右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失误,甚至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面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了严重后果。
道路的探索每前进一步都是艰辛的。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同样面临了严峻形势。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严重曲折。在此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汲取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据新的实践,坚定不移进行探索,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了全面改革开放的新局面,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决不能动摇。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充分表明我们党一如既往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决心,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键是要紧紧抓住旗帜这一根本问题,努力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研究,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加深理解,进一步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回望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充满艰辛,展望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充满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发展历程,是一步活生生的教科书,生动地回答了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是怎样经过反复比较和总结,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是怎样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的;是怎样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改革开放30多年实践的根本总结,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要通过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研究,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党中央领导下,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任务,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14/7135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