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正道沧桑系列评论
《正道沧桑》观后感—走对了路就别彷徨
2013年05月13日 22:36
由虚幻的说教而来的信仰,犹如钢化玻璃,经不起艰难困苦的打击和考验。而由存在的实践而来的信仰,就像真钢真金,千锤不碎,百炼不灰。社会主义500年的蓬勃发展,雄辩地证明了一个真理:社会主义是一条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民幸福路。基于存在的实践而植根于心。我们必须有一个真钢真金般的坚定——“走对了路就别彷徨”;我们必须有一个不畏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的道路自信——“路的前头灿烂辉煌”。以坚定的信心,雄健的步伐,努力创造伟大祖国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人的生活从本质上说是一条路,一条追求生活幸福的路。人类从荒蛮时代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到现代文明、科技发达,每一次发展,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对生活幸福的追求,蕴含了对幸福之路的探索。眼下,正在北京电视台热播并引发热评的50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所揭示出的正是一条为了人民大众生活美好的幸福路。
一
什么是幸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人们所给出的幸福观也不同。电视片中的英国贵族莫尔,把找寻一个“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生活资料”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向往,意大利学者康帕内拉,把建立一个“没有私有财产和私有观念、没有压迫和剥削、人人过着幸福生活”的光明国度作为志向,法国伯爵圣西门把建立“一切人都要劳动,一切特权都要铲除,人人都将得到幸福的社会”作为自己的追求……他们的幸福观一起步,就立在了主旨为普罗大众生活幸福的站位上,标示出了与资产阶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幸福观的彻底决裂,表征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开始就要消灭资本主义的雄心壮志。
正由于这一质的规定,从莫尔、康帕内拉到马克思、恩格斯,他们对社会主义伟业的天才构想一亮相,就具备了为资本主义掘墓的创造。在《乌托邦》里,莫尔借航海家之口指出:“如果私有制度仍然保留下来,那么,大多数人类,并且是最优秀的人类,会永远被压在痛苦难逃的悲惨重负下。”在《太阳城》里,康帕内拉充满激动地设想:“太阳城的人民都是富人,但同时又是穷人。他们都是富人,因为大家公有一切;他们都是穷人,因为每个人都没有私有财产;他们使用一切财富,但又不为自己的财富所奴役。”在《新基督教》出版的第二天,处于生命弥留之际的圣西门,仍然在畅想他心中的社会主义,最后信心满怀地断言:“我们稳操胜券”!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更是豪情万丈:“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社会主义先驱和导师的坚定与自信,绝不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而是建立在充分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透过资本主义制度表面“繁荣”之象得出的清醒结论。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写,“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
资本的本质是贪婪,没有贪婪就没有今天的华尔街。这种贪婪,是资本主义自身始终无法解决的通体“狐臭”。它一方面在散发着臭气,另一方面又在无可奈何地接受着最终被埋葬的时间。
二
“人民的福祉是最高的法律”(古罗马•西塞罗)人类最高尚最有价值的准则,莫过于为普罗大众谋福祉,而社会主义恰是一条旨为人民生活美好的幸福路。因而从道理上讲,那些嘴里整天叫喊“民主”、“自由”、“人权”的资产阶级政治家们,似乎应当给社会主义追求者以充分的认同和接纳。
然而,包括莫尔、圣西门等先哲先贤在内的一切希望社会公义的人们天真了,或者说把资产阶级老爷们给理想化了。你看,莫尔曾经设想通过法律手段约束国王的权力,在国会大厅向旧制度开火,保护平民的利益,结果被亨利七世逼迫退出了国会,并因反对专制被捕入狱,最终被处死;你看,康帕内拉在反对权威崇拜、反对宗教中被捕,先后辗转了50余所监狱,时间长达30多年,直至垂垂暮年;你看,圣西门为建立“一切特权都要铲除,人人都将得到幸福”的社会,曾写信给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劝他放弃称霸欧洲的计划,同自己一道去建设一个新社会。可他怎么也没有料到,收到了信的拿破仑竟会讥讽他“一定是个疯子”。与圣西门的愿望恰恰相反,法国大革命使得启蒙思想家对于新社会自由、平等、博爱的设想,竟化作了屠刀下的血色。
不妨再看一下英国,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宪政国家,但这个制度建立后并没有带给人民自由、平等和人权。残酷的“羊吃人”式的圈地运动,在疯狂地进行着原始资本积累,丧失失地的农民被立法禁止乞讨——连乞讨的自由都被剥夺——只能被迫成为新生的工人阶级,在没有任何劳动保障的环境下每日工作12至18个小时,且所得甚少,更遑论政治上的选举和被选举权。这个时候的英国民众可以说是完全的无人权、无自由状态。当爱尔兰被强行并入英国后,发生了严重的饥荒,英国不但不救助,而且阻止其他国家援助,甚至在灾荒最严重的几年间,仍然让爱尔兰大量向外输出粮食。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里,英国平民别说什么人权,就连最基本的生存权也没有保障。后来随着财富的增加和下层民众的强烈抗争,“民主制度”下的英国才不得不慢慢地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扩大选举的范围——从过去的贵族、有产者向城市男性劳动者、农村男性劳动者和女性扩展。而英国妇女们的选举权利,则是在付出了暴力、绝食、自杀等代价以及在一战时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之后,才终于最后一个得到的。
事实一再昭示人们,所谓的“普世价值”是不存在的,“不仅适用于个别人、少数人甚至大多数人,而且应适用于所有的人”的普遍价值是虚幻的。价值总是“对于谁以及哪一方面的价值”。“只要阶级还没有消灭,任何关于自由和平等的笼统议论都是欺骗自己,或者是欺骗工人,欺骗全体受资本剥削的劳动者,无论怎么说,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只要阶级还没有消灭,对于自由和平等的任何议论都应当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哪一个阶级的自由?到底怎样使用这种自由?是哪个阶级同哪个阶级的平等?到底是哪一方面的平等?直接或间接、有意或无意地回避这些问题,必然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资本的利益、剥削者的利益。”(列宁语)
看不到这一点或者不承认这一点而去相信、鼓吹什么超时空、超国家、超阶级的“普世价值”,不是思想幼稚,就是别有用心。
三
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直在呈现着一种奔腾向前的蓬勃力量。尽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有靠前进才能解决;尽管,社会主义在探索前进中,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曲折甚至失败,但问题总是暂时的,在曲折和失败中探索的实践正在让我们一步步抵近目标。
社会主义500年在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中前进的实践表明,它对资本主义的否定,从内容上看,是人类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的自我运动;从形式上看,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社会主义诚然具有资本主义所不具备的新性质、新特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事物内部矛盾和周围条件的复杂性,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并不会一帆风顺、一次完成,社会主义要使自己由小变大、上升为居支配地位的方面,必然要经历一定时期的巩固和量的积累,才能在新的基础上产生新的飞跃。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到资本主义这个旧事物的肯定方面的压制、排斥,还要受到其他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和限制。只有经过长期反复的斗争,不断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才能促使代表资本主义的肯定方面由大变小,逐步归于消亡。在资本主义尚未最后地彻底地被消灭以前,即使已经取得了支配地位,也还会出现旧事物“东山再起”的情况,使社会主义遭受到暂时的挫折和失败,以至出现局部的、暂时的倒退现象,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就是这样一个例证。然而,这种“倒退”、“逆转”是辩证否定题中应有之义,它改变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的、上升的总方向和总趋势,却从反面为社会主义新的否定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新的优势在世界上展示出了“风景这边独好”的美景,恰恰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真理光芒。
由虚幻的说教而来的信仰,犹如钢化玻璃,经不起艰难困苦的打击和考验。而由存在的实践而来的信仰,就像真钢真金,千锤不碎,百炼不灰。社会主义500年的蓬勃发展,雄辩地证明了一个真理:社会主义是一条被实践证明了的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人民幸福路。基于存在的实践而植根于心。我们必须有一个真钢真金般的坚定——“走对了路就别彷徨”;我们必须有一个不畏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的道路自信——“路的前头灿烂辉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圆梦路不动摇,以坚定的信心,雄健的步伐,努力创造伟大祖国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13/71370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