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欧盟阻击中国光伏产品 中欧贸易战一触即发?

2013年05月14日 12:42

 

6月6日是盟军“诺曼底登陆”纪念日。然而,据多家欧洲媒体报道,欧盟要在今年的6月6日阻击中国的光伏产品“登陆”——对中国产太阳能产品开征临时惩罚性关税的计划,加征税率平均为47.6%,最高达67.9%。该临时惩罚性关税预定征收至今年12月。届时,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就太阳能产品贸易问题达成解决方案,该临时惩罚性关税将最多延长至5年。

业内人士担心,欧盟针对中国的“光伏贸易保护”很可能诱发一场中欧贸易战,损人不利己,专家建议两手准备应对可能的贸易冲突,一是加强磋商;二是准备反制。

国内光伏业面临“冰冻”

欧盟委员会分别于去年9月和11月启动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涉及中国企业对欧盟出口金额高达210亿欧元,被业内人士称为欧盟历史上涉案金额最大的“双反”案件。

按照欧盟相关规定,欧盟委员会将在今年6月初对反倾销案作出正式初裁,12月作出终裁。随着初裁结果日益临近,关于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将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的传闻早已甚嚣尘上。

如果欧盟的加税行动按计划付诸实施,中国光伏产业势必遭受打击,今年对欧光伏产品出口额将骤降,多家机构预测降幅将达80%左右。同时,中国光伏产业整个链条上的企业成本优势丧失殆尽,生存环境将急剧恶化,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将接踵而至。

中投顾问分析师任浩宁表示,由于欧盟市场占据中国光伏产品出口份额的70%以上,国内光伏行业的市场结构将面临巨变,短期遭遇“冰冻”在所难免。整体来看,光伏企业生存环境将会出现急剧恶化。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疲态尽显。尽管多晶硅、硅片、电池及组件产量仍然位居世界首位,但增长幅度明显下滑,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全年太阳能电池出口额127.9亿美元,同比下降43.6%。

“我们公司今年一季度欧盟市场订单比上年同期已经减少了一半多。如果按照47%的税率算,只能退出欧盟市场了。”国内一家光伏企业高管透露。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寒冬,主要因为四大核心弊病:产能过剩严重,技术基础及新技术储备不足,海外市场的依存度高而国内市场尚未成形,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纷争不断。

中投顾问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末,中国多晶硅行业整体开工率不足25%,光伏产业链上,无论大小,绝大部分企业产能处于停工状态。

 

欧盟光伏市场亦遭打击

在当前疲弱的经济环境下,保护本地区产业竞争力及就业是欧盟贸易保护主义的根本出发点。但有种种迹象表明,欧盟的“如意算盘”并不高明,对于可能产生的高额税收,不仅中国企业烦恼,欧洲的企业也忧心忡忡。

代表欧洲450多家光伏产品消费类企业的行业协会——欧洲平价太阳能联盟(AFASE)发表声明,强烈反对欧盟委员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称此举将“摧毁”整个欧盟的光伏市场。

声明说:“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不管是何种水平,都将给整个欧洲的光伏产业价值链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

比利时清洁技术贸易公司首席执行官沃特•维美徐说,“欧盟的光伏行业对产品价格非常敏感。惩罚性关税会导致光伏产品的价格人为上涨,欧洲的光伏市场将几乎陷于停滞,并给欧盟的‘绿色就业机会’带来灾难性影响。”

据介绍,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欧盟听证会上,数十位欧洲企业高管表示,欧洲现有的光伏市场发展没有任何涨价的余地,仅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15%的反倾销税,就足以“摧毁”欧盟85%的需求市场。

瑞士一家独立经济研究机构发布调查称,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后,将导致欧盟消费者对光伏产品的安装及相关服务的需求大量减少,从而减少就业岗位,尤其是光伏产业链上除生产以外环节上的就业机会。

调查发现,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0%的惩罚性关税,欧盟在惩罚措施实施3年内将失去17.55万个就业机会;如果惩罚性关税达到60%,欧盟国家3年内将失去24.2万个就业岗位。

德国一家研究机构也表示,欧盟的这项贸易保护主义行动,将使欧洲出现大量失业现象,仅在德国就可能导致8万人失业,其中涉及光伏工业供应商以及安装公司等。

 

两手准备应对贸易冲突

据外媒报道,欧盟方面将于5月15日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与反补贴一案进行投票初裁。随着投票与初裁日期的临近,专家建议两手准备应对可能的贸易冲突,一是加强磋商;二是准备反制。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9日说,,中欧是重要的经贸伙伴,对话磋商是解决贸易争端的正确选择。中方坚决反对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设限,希望欧方慎重裁决此案。“我们不希望看到‘贸易战’,但如果欧方对(光伏)产品设限,我们也将切实维护中国企业的利益。”

作为光伏案件中方企业代理的Van Bael & Bellis律师事务所律师伯努瓦•塞尔韦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眼下如果双方加强磋商,往往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另据他透露,欧盟委员会一方面对中方表现出强硬的立场,但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希望加强沟通的意愿。在初裁结果之前是双方沟通的最佳时机,即使在初裁结果发布之后,双方仍有通过沟通以解决问题的可能,但难度要大得多。

商务部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说,中国政府不会旁观本土光伏产品生产企业坐以待毙,除了要求提升磋商级别寻求争端的妥善解决方案外,采取针对性的强硬贸易报复措施也是必要的选项。

他指出,作为反制报复措施,中国可以对进口自欧盟的太阳能多晶硅产品加征惩罚性关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表示,针对欧盟的这起贸易保护主义行动,中国还可选择将欧盟急于向中国推销的更多高附加值产品列入“报复清单”以达到扭转不利局势的目的。(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14/7137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