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前沿观察
公务员聘任制会打破铁饭碗吗?
2013年05月17日 14:17
今年起,江苏试水公务员“瓷饭碗”, 改“委任”为“聘任”,即选择在部分行政机关及地区,选择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近两年来,多地试点公务员聘任制,这意味着公务员“终身制”可变成“合同制”,“铁饭碗”将变身“瓷饭碗”。
盘点试点聘任制公务员地区
早在去年,江苏、河南、四川、河北、湖北等多地宣布将试点聘任制公务员制度。今年以来,山西、广西、福建等地也纷纷加入公务员聘任制试点队伍。
事实上聘任制的公务员在深圳、上海等地3年前就分别有所涉及。深圳在2007年开始试点,并且深圳从2010年1月起,实行新进入行政机关的公务员都一律实行聘任制度。
据悉,深圳、上海的公务员聘任制采取的是一个增量的改革,也就是说原来的公务员队伍不动,只对新公务员试行聘任制。在深圳,聘任制的公务员和委任制公务员在身份和待遇上没有任何差别,都是实行行政编制来履行公务员的权利和义务,在责任权限、能力要求以及职务升降等方面也执行相同的制度。但是二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用人方式上,聘任制的公务员实行的是合同管理,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相结合的退休保险制度,相对于委任制公务人员而言,它的退出机制更加灵活。
试点范例:
福建:漳州、厦门
今年5月,漳州开始接受聘任制公务员考生报名。期间,来自各地的19名考生报名参与报考,11名考生通过资格审核。经过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程序,确定聘任两人。月工资为6000元,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享受住房公积金待遇。
据介绍,去年11月,厦门市经国家、省公务员局批准,作为全省公务员聘任制的试点城市,有5个部门6个岗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共有122人报名。最后,除厦门港口管理局因无人符合报考资格条件,取消该职位外,其它4个部门招聘5个职位,其中市公安局招聘2个职位。首批聘任的5名公务员平均工资达上万元。
广西:防城港
广西是继深圳、上海之后第三个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的地区。目前,在防城港市开展的聘任制公务员试点,此次计划公开招聘聘任制公务员4名,招聘职位和人数分别是防城港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总经济师1名、市住建委副总规划师1名、市财政局副总会计师1名和市统计局副总统计师1名。目前,防城港市发改委副总经济师、防城港市建委副总规划师、防城港市财政局副总会计师三个职位的年薪分别为12万元、15万元和10万元。聘任制公务员不实行职级制。聘任的公务员不执行有关公务员的任免规定,不设科、处、局等职级。
公务员聘任制的优势在哪?
有关专家认为,公务员聘任制的试行,或将使终身制公务员制度迎来一些变化,有利于打破公务员有进无出、有升无降等弊端。“让能者上、庸者下,这样才能盘活人才,促进发展。尤其是对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公务员来说,会形成较大的压力。”
此外,从长远来看,聘任制公务员有利于减少财政支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聘任制公务员,相关部门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考虑人员的增减,从而有利于控制编制,减少费用。同时,聘任制公务员的待遇取决于自身的工作业绩,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位给予不同的价值回报,在发挥激励作用的同时,达到节约工资成本、减少国家财政支出的目的。
公务员聘任制将为“养老金并轨”铺路
有媒体统计,深圳已有1800余名聘任制公务员参加社会保险,其中就包括养老保险。缴纳的标准和比例与当地企业员工一样,基本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为其缴费工资的18%,其中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纳,财政按个人缴费工资的10%缴纳;地方补充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为其缴费工资的1%,由财政缴纳。
“退休待遇差距的产生是因为我国现有退休制度不同所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推进机关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北京市人保局上述人员明确表示,如果试点成功,光是养老制度这一块就将会为后续打破“养老保险双轨制”做出充分的准备工作。
打破“铁饭碗”成趋势
北京:公务员考核连续两年不合格将辞退
在很多人看来,当上公务员就等于端上"铁饭碗",这种局面有望被打破。北京近日出台政策,首次明确建立健全公务员平时考核制度,考核从"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评分,考核结果与晋升和待遇挂钩,年度考核连续两年不称职的将予辞退。(中国经济网)
聘任制公务员能否成为体制“鲶鱼”
聘任制公务员并非“新生事物”,作为人社部批准的全国聘任制公务员制度试点城市,深圳已于2007年和2009年分两批招聘了53名聘任制公务员,近年来,广西、辽宁、上海、福建等地也相继开展了这项试点工作。相较于公务员委任制、考任制、选任制,聘任制的最大特点是有合同期限,干得好可以续任,干得差可不续约,甚至可以中止合同,即聘任制公务员端的是“瓷饭碗”,可进可出,能上能下。
正因如此,人们对公务员聘任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最典型的说法是把聘任制公务员比作“鲶鱼”,认为外部竞争机制的引入会对其他公务员形成巨大压力,搅和了传统公务员制度的一潭死水,可以促进能者上、庸者下用人机制的形成,有利于打破公务员的“铁饭碗”……
但我对这些说法一直持强烈怀疑态度。打个比方:现在很多单位既有正式编制人员,也聘用了相当数量的临时工(合同工),但是,临时工会对有编制人员造成竞争压力吗?会冲击他们的饭碗吗?绝对不会。普遍的事实是,临时工不管多么勤快能干、任劳任怨,也仍然是临时工,极少有转为正式工的机会;而有编制人员不管怎样庸庸碌碌混日子,也仍然端着“铁饭碗”,可进不可出,能上不能下。甚至于,正因为聘用了临时工,很多脏活累活都交给临时工干,一些正式工才乐得清闲逍遥,比以前更加心安理得。
聘任制公务员就相当于临时工(合同工),不管他们多么优秀、干得多卖力、成绩多么突出,也仍然是聘任人员,端的永远是“瓷饭碗”;而委任制、考任制、选任制公务员,其中一些人不管怎样庸、懒、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也依然悠然自得地手捧“铁饭碗”,甚至于,有些违法违纪的公务员也只是被“罚酒三杯”,而不会被扫地出门。也就是说,聘任制公务员与其他公务员分属两条线,是两种不同的用人制度,相互之间根本不存在竞争关系,前者是能者上、庸者下的“合同制”,而后者照样是能上不能下的“终身制”,如此,聘任制公务员怎么可能成为“鲶鱼”?怎能指望用他们的“瓷饭碗”去打破其他公务员的“铁饭碗”?
聘任制公务员确实是一个好制度,但要让这个制度发挥预期作用,显然不能仅限于极少数公务员实行聘任制。只有大部分公务员都实行聘任制、合同制,才能真正形成竞争压力,才能使能者上、庸者下成为常态,逐步打破公务员“铁饭碗”,进而优化公务员队伍。实际上,在很多国家,除少数公务员实行委任制外,绝大部分公务员都实行聘任制,到政府部门当公务员与到一家企业当职员并无本质区别,端的都不是“铁饭碗”,都得尽心尽力才能保住饭碗。这恐怕是一种趋势,是我们要着手做的事情,可以选择一些地方试点全面推行公务员聘任制,以权衡利弊、积累经验,为公务员制度改革打下基础。(新华每日电讯)
公务员聘用制效果“微如星火”?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引入市场机制乃是大势所趋。通过公务员聘用制进入行政队伍,并且实行竞争性调任方式在理论上能够很好的“激活”僵化的公务员团队。虽然这种市场化激素首次使用或许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庞大臃肿的行政制度中,如果不能进行自我完善,那么只能起到“蜻蜓点水”的作用。
首先,这种市场化聘用机制并不完善。从现行法律规范看,无论是公务员聘任的范围、聘任的条件与程序,还是聘任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抑或是人事争议的仲裁及司法救济等,都缺乏明细而完善的规范,而其中任何一个程序细节上的疏漏,都可能在实践中伤及到该项制度的公平内核。此外,虽然聘用合同具有合同期限,但是如果退出机制没有合理的标准,那么“铁饭碗”依旧是“铁饭碗”。
其次,“聘用制”与“终身制”并行,双重逻辑下的市场劣势地位。在行政体系中既有市场竞争上岗的人员又有终身行政的官员,两者在处理相关事务产生分歧时,往往前者将服从于后者。并且许多聘用岗位带有行政级别,加上极大的灵活变动性,产生腐败的可能性更大。市场与行政两种逻辑交叉运行所起到的效果让人质疑。
就整个公务员体制现状而言,这种微如星火般的制度革新,要想在根深蒂固的官僚制官场文化中“激起浪潮”非常困难,如今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完善聘用制,配合其他制度一同运行,从细节上不断弥补漏洞,从而形成一套区别于“终身制”的聘用体系,发挥其独特的效果,为僵化的行政体系注入活力。(红网)
公务员聘任制改革值得期待
所谓公务员聘任制,是指根据《公务员法》第九十五条规定,经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批准,对不涉及国家秘密的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和辅助性职位,按照合同制的方式聘用。江苏省的试点,将选择在部分行政机关、地区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进行,聘期一般为1到5年,聘任期满后合同终止,表现好的可以续聘。
近年来,公务员越来越炙手可热,每年的“国考热”可见一斑。全国参加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超过150万人,整体竞争比约为75∶1,人数是10年前的十多倍。2013年江苏省计划招录7662名公务员,结果有27万考生参加笔试,无论是招录计划还是报考人数都创下了历年之最。所以会出现这一情况,说明公务员较之其他职业有诸多优势,包括:职业稳定,考上了公务员,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只要胜任工作、不犯错误就不会被轻易“拿下”;有职务晋升通道,公务员可以由“员”变成“官”,具有社会地位高、权力资源丰厚、公关能力强等诸多优势;薪金收入可观,公务员的薪水在社会上虽然不属于高的,但也不算是低的;福利待遇优厚,公务员不仅能够享受免费医疗,还不用缴纳养老保险即可保证退休后收入不降低……这些优势,是企业职工、其他工薪阶层和普通社会成员不可比拟的,当然也是不公平的。既然如此,就应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事实说明,公务员身份的终身制和福利待遇的特殊化,会使这个队伍缺乏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从而降低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许多公务员上班时间上看视频、炒股票、到娱乐场所消遣等,就说明了这一点。“缺少竞争,人就会有惰性”,东华大学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所所长严诚忠教授认为,“铁饭碗”很容易导致管理部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效率低下。他建议,公务员聘任制应尽快从试点转到推广。由此可见,只有把公务员的“铁饭碗”变成“瓷饭碗”,才能增加他们的对职业的敬畏感、危机感和责任感,进而提高政府机关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对于实行公务员聘任制改革的必要性,显然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已经意识到。目前,广东、上海、河南、兰州、青岛等地都已启动了这一改革的试点,但普遍采取的是“增量改革”,即原有公务员仍按老办法管理,对新增公务员实行聘任制。国内最早试点公务员聘任制的深圳市,目前聘任制公务员已超过1500人,且基本建立了公务员分类管理框架。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的任务。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公务员聘任制改革试点的深入和推进,这项改革的成效将逐步显现。目前,我们所期待的是,改革步伐应进一步加快。
责任编辑:郑瑜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17/71460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