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中国梦系列评论

确立中国梦的未来观——三十论中国梦

2013年05月21日 14:10

 

眼光影响着战略选择,特别是在大变革时期,看不到未来,就可能投错当前的棋子。因此,面对诸多矛盾,要注意用“未来的钥匙”打开现实的“锁”。我党近一个世纪的奋斗经验证明,大目标、远景蓝图,可以凝聚人心,动员群众。

中国梦,已经成为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复兴而拼搏的动员令。

“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时代发展太快了。人类发展史上,早期是一个时代贯穿几十个世纪,十几个世纪,如石器时代、铁器时代。后来是一个时代贯穿几个世纪,如蒸汽机时代。现在是一个世纪呈现出几个时代,如电子时代,互联网时代,都是20世纪出现的。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财富。但对财富处置不好,也会变为包袱。在我们的一些同志中,历史的情结远远大于未来的期盼,向后看多于向前看,这就容易使思想跟不上时代。

持续发生的新技术革命,不断扩展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范式发生了变化。过去是“实践——技术——理论”。现在颠倒过来了,是“理论——技术——实践”。实现中国梦,需要确立一个未来观。我们讲领导者要有战略眼光,简单地说,战略眼光就是全局眼光、未来眼光。古人说得好,“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今天,谋发展更要有未来眼光。在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人们的眼光总是盯着过去,注重的是经验;进入工业社会后,人们的眼光转向眼前,注重的是现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人们把眼光投向未来,注重的是预见。

实现中国梦,重要的是绘制未来的蓝图,勾画“最大预期”和“最小阻力”相统一的路线图。心里有了蓝图,就有了希望;看不清未来的人,必然走错当前的路。军人有句格言:没有目标的行军是最危险的;不怕道路曲折,就怕前途不明。我们观察思考美国三军的变革实践,似乎有一条共同的经验:当现实矛盾繁多、阻力重重,举步艰辛时,就跳开现实,设计未来。先弄清未来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而后再回过来,研究评判我们现在应当如何做。比如上世纪末美国海军改革,遇到编制裁减、经费分配问题,大家争得不可开交,后来他们先放下现实争论,研究20年之后的美国海军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应该具备哪些作战能力,也就是先勾画未来的蓝图,然后反推现在,看哪些该减,哪些该增,资金应当重点投向哪里,大家心里有数了,争论也就随之减少。经济建设上也是如此,看清未来,才知道哪些是朝阳产业,哪些是夕阳产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才可能更自觉。改革是铁腕事业,总是要动刀子的。只有大家对发展前景清楚了,再动刀子,砍哪一块,补哪一块,才容易统一思想。否则,就现实矛盾研究改革,各说各重要,没有评判标准,要么不知所措,要么爱哭的孩子有奶吃,要么被利益关系迷茫前进的方向。从而就会出现:赢得了战斗,失去了战略;今天的成功,变为明天的负担。

我们办任何事情,不能去空想,但不能没有理想。有理想才有追求,才有动力。历史上许多社会改革,常常出现人去政息,或者人换政息,都是因为把改革仅仅当作少数“精英”人物的活动。这些“精英”人物一旦失势,改革也就无法进行下去。深化改革,重在培育创新动力源,要让更多的人,要让广大的群众,特别是下一代,都来关心未来,有一个远大的目标,也就是都在心里装着美好蓝图,知道国家向哪里去。我党近一个世纪的奋斗经验证明,大目标、远景蓝图,可以凝聚人心,动员群众。

西方有位社会学家,曾经在考察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进步情况时,从统计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20年前,凡是在各种媒体上充满未来信息的国家,国人的未来观念强烈,20年后,他们都大踏步前进了;20年前,凡是在各种媒体上充满古典信息的国家,国人的怀旧情结浓烈,20年后,就像拴在一棵老树上的马原地打转。

 

眼光影响着战略选择,特别是在大变革时期,看不到未来,就可能投错当前的棋子。

话题再回到上世纪80年代。那时,日本依仗独占鳌头的制造业,经济发展顺风顺水,迅猛崛起。随之,日本国内有人开始向美国“说不”。有人甚至扬言,广岛、长崎两颗原子弹的“旧仇”和几十年来受控制的“新恨”,该有个了断了。了断的办法之一就是“买下美国”。这关头,兰德公司给政府献计说,让日本来收购不动产和股权,我们变现后正好用于“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新技术和新材料。进入90年代后期,形势急转,日本泡沫经济破产,成为“无能力的国家”一蹶不振。美国经济却创纪录地持续增长,当初日本花高价买来的资产,被美国低价赎回。兰德公司看到了未来,看到了发展方向,战略思维即早进入信息时代,日本的战略思维停留于工业时代,目光短淺,败北一局。可见,能够看清未来,知道什么时间应该转舵、并能适时转舵,才是制胜的高明之举。

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空间在贬值,时间在升值,放眼未来,对时间才可以超前使用,跨越发展。以往,人们是遵循着“历时性”搞建设。“历时性”在时序上是线性排列,即做完今天的事,再做明天的事;做完明天的事,才能进入后天的事情。现在可以“共时性”搞建设。“共时性”是非线性的,就是不间断地描绘好后天(远景构想),规划好明天,建设好今天。这种对三个时态的非线式叠加利用过程,比“历时性”的干一天说一天,效益会高很多。

用这个理念指导战略筹划,不但要让今天的努力符合未来的目标,而且要以对未来的设计来选定今天的努力。

用这个理念分析发展中的问题,不仅要研究造成现实问题的历史原因,还要注意研究未来原因。许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固然有历史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未来原因,是对未来的发展目标不清晰。因此,面对诸多矛盾,要注意用“未来的钥匙”打开现实的“锁”。

(作者为军事统筹学会军事谋略研究中心主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21/71507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