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修葺中印“篱笆”—全新方式处理中印关系

2013年05月21日 22:56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19日起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就任总理以来的首次出访,充分体现了中方对两国关系的重视。同时,中印同为亚洲大国,它们之间的相互合作将为二十一世纪打上“亚洲世纪”的烙印。而对于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中印两国政府也以积极态度加以处理。

首访印度显真诚

印度是李克强就任国务院总理后的首访首站,充分体现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对发展中印关系的高度重视和真诚愿望。

印中友协全国副主席G.H.费尔南迪斯认为,这是一个充满光明的信号。这是中国领导人上任后第一次将首访目的地选在印度。说明印度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也说明中国对印度的重视程度较以往有所加强。我认为,李总理此次造访,意味着中国的新任领导集体今后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印度,以一个全新的方式来处理中印两国的关系。

(图片:5月20日,印度首都新德里,李克强总理检阅仪仗队。)

中国前驻加尔各答总领事毛四维称,首先,新一届领导人首次出访国家的选定要体现我们国家外交的重点。我们的外交重点有两类:一类是邻国,一类是大国。在我国的对外关系中,既是邻国、又是大国的国家只有三个,那就是日本、俄罗斯和印度。因此,李总理访问印度顺理成章。

另外,前几年中印关系不顺畅,问题较多,但是从去年年初开始,两国关系明显好转。这种转变可以从两句话中看出来:戴秉国去年初访印时在《印度教徒报》上撰文表示,中国不会“进攻”、“打压”印度;两个月之后,辛格总理在同胡主席的会面中讲道,“印度无意也不会参与任何遏制中国的战略”。这两句话表达了战略上的信任。这种情况下,李总理访印也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这种良好的势头。

印度外长胡尔希德近日在接受中印媒体采访时表示,印中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有足够的空间让两国互相合作、共同发展。两国领导人在过去几年里为双边关系打下了良好扎实的基础,今年两国的高层互访将使印中关系翻开新的一章。

 

打造亚洲合作新亮点

中印两个大国比邻而居,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毫无疑问,中印两国总计25亿人口的两大市场携手对接,将打造亚洲合作的新亮点、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印合作将为二十一世纪打上“亚洲世纪”的烙印。

同为新兴经济体领头羊和金砖国家,中印两国经历了相似的发展阶段。两国经济均借改革之势起飞,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实现了多年高速增长,创造了经济奇迹。

此外,中印都是人口大国,有相当规模的中产阶层,也都致力于扩大内需,市场要素的互联互通将产生巨大规模效应。

目前,中印两国产业合作潜力正在显现。印度在软件、制药及相关领域具有比较优势,而中国在重型设备、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独到优势。两国发挥各自产业优势相互合作,就能找到新的突破口,开拓新的合作领域。

(图片:5月20日,李克强总理在新德里与印度总理辛格共同见证双边经贸、农业、文化、环保、地方交往等领域合作文件的签署。)

数据显示,印度已是中国海外工程承包重要市场。截至今年3月,中国已完成在印度的合作工程项目金额达到351亿美元。此外,融资合作成为新的共识,双方都把融资合作看做推动双边贸易、投资和产业合作的重要途径。中国正在对外进行多元化投资,印方则需要资金,这就形成了利益汇合点。

印度中国研究所副主任郑嘉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印中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两国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合作,中国可向印度出口更多重型机械,承接印度基建项目;印度则可以向中国出口价廉质优的药品,扩大信息技术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规模,这是双赢的结果。

如今,中印两国都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双边贸易也处在调整阶段。十年间,两国贸易额从2002年的49.5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736亿美元。受金融危机影响,2012年双边贸易有所下降,但仍接近700亿美元。两国贸易额有望在2015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李克强总理此次访问印度,中印双方将签署一系列协议,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修葺中印好“篱笆”

对于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中印两国政府均以积极态度加以处理。过去十多年来,两国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举行了多轮会晤,为解决边界问题制定政治框架,对边界稳定产生积极影响。两国政府同意,在边界问题最终解决前共同努力保持边界地区的安宁,并通过和平谈判寻求一个双方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印方还承诺,不允许任何势力利用印度领土从事任何反华活动。

费尔南迪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边界争议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应该看到,在这个问题背后有西方国家的影子。为什么这么说?印中边界问题始发于麦克马洪线,而这正是当时英国政府主导的。目前,依然可以看到有西方势力的影子作用于此。可以说,这是西方势力人为地在印度与中国政府间设立障碍,企图妨碍双方加强合作共同发展。”

(图片:李克强总理与印度总理辛格会谈时说,中印双方要照顾彼此关切,妥处敏感问题。)

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院唐璐认为,中国有句古话,好的篱笆才可造就好的邻居。然而,即便是中印两国关系全方位发展也并未解决两国之间目前所存在的最大问题——信任赤字。导致双方之间互信不足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从印度方面看,其对华疑虑很深恐怕还在于边界问题。

同样,中印民间的信任“篱笆”也需要进一步牢固。费尔南迪斯说,大多数印度人对中国的了解主要来源于报纸和电视,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又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可能只知道中国很强大,经济比较发达,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是很模糊的。另一方面,随着近些年印中贸易往来逐渐频繁,前往中国做生意的印度人越来越多,他们对中国的感受是直观的。这些人深刻体会到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实惠,也比较客观地认识到印度与中国的差距。(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21/7151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