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李克强到访将成为中巴友谊新里程碑

2013年05月22日 22:1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2日和23日将对巴基斯坦进行正式访问。将巴基斯坦作为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首访中的一站,体现了中国政府对发展中巴关系的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此行必将促进两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焕发新光彩。

专家表示,李克强此访必将成为中巴友谊新的里程碑。巴基斯坦专家学者和舆论指出,李克强总理首次出访就包括巴基斯坦,充分表明中国对两国紧密关系的珍视,也向世界表明巴中友谊坚不可摧。

中巴全天候伙伴关系焕发新光彩

62年前,中国和巴基斯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从那时起,两国关系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成为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典范。中巴合作全面推进,利益纽带不断加强,两国人民患难与共,兄弟情谊与日俱增。双方密切合作,让两国传统友谊代代相传。

这种代代相传的特殊友好关系历经考验并不断得到加强。长期以来,巴方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坚定支持中方立场。与此同时,中方也坚定支持巴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独立和尊严的努力,真诚无私地帮助巴基斯坦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无论是中国援建完成的被誉为“当代丝绸之路”的喀喇昆仑公路,还是中国几代领导人在伊斯兰堡种下的“友谊林”,均成为两国亲密友谊的历史见证。

62年来,这种特殊友好关系在两国人民的精心培育下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巴友好的树种已经深深扎根于两国人民的心中,并一天天茁壮成长。每个到访过巴基斯坦的中国人都会被当地民众的浓浓情谊所感染。无论是经常听到的中文“你好”的问候声,还是陌生路人主动上来亲切交谈,都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比山高、比海深、比蜜甜”的深厚友谊。中国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巴基斯坦第一时间向灾区送去了全部储备帐篷。针对巴基斯坦历史上罕见的洪灾,中国尽自己所能向巴基斯坦提供了及时援助。

这种特殊友好关系离不开两国领导人的高瞻远瞩。两国领导人始终把发展双方关系作为各自外交的优先方向,并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牢牢把握中巴关系发展方向,为缔造和推动中巴友好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李克强总理的访问,将为两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拓展务实合作、扩大人文交流以及密切协调配合提供新契机。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62年来,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巴关系依旧历久弥坚,两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将不断谱写新的篇章。

巴中友谊坚不可摧

巴基斯坦专家学者和舆论指出,李克强总理首次出访就包括巴基斯坦,充分表明中国对两国紧密关系的珍视,也向世界表明巴中友谊坚不可摧。

巴基斯坦政策研究所所长哈立德•拉赫曼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高层领导人互访是巴中两国紧密关系的有力证明。巴中长期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进行合作。两国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互相支持,在经济层面深化和拓展合作,同时加强文化交流,深化人员往来。

巴基斯坦参议员、巴中学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赛义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李克强总理访巴将对两国多领域合作产生积极影响,尤其是经济、能源、文化以及人员交流方面的合作无疑将拓宽。

穆沙希德说,在政治领域,巴基斯坦和中国在叙利亚、朝鲜半岛、伊朗核问题、反对霸权主义以及阿富汗等问题上拥有相似立场。在经济方面,巴中2012年双边贸易总额已达约124亿美元,计划在2015年前提高到150亿美元。在文化领域,越来越多的巴基斯坦年轻人表现出学习中文的兴趣。

巴基斯坦专家同时认为,两国在双边经贸和文化交流方面还有潜力可挖。

巴基斯坦主流媒体对李克强总理即将对巴的访问给予很大关注。媒体评论认为,巴中友好关系是巴外交政策基石,此访将促进两国关系发展。

 

巴基斯坦《民族报》说,李克强总理首次出访选择印度和巴基斯坦,表明中国新领导层对邻国关系的重视。访问正值巴国民议会选举之后,这也是两国间高层互信和特殊友谊的一种表现。巴中通过共同努力,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必将上升到新的高度。

李克强到访将成为中巴友谊新的里程碑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近日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表示,巴基斯坦成为李克强总理首次出访的目的地之一,凸显出两国政府对双边关系的重视,而此次访问也必将成为中巴友谊新的里程碑。

哈立德说,巴基斯坦热切期待李克强到访,相信此访将为中巴关系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他说,建交六十多年来,中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两国传统友谊不断加深,双边合作领域不断扩展。“我们希望在此次访问期间,中巴双方能就深化双边关系展开有意义和实质性的讨论,并在双边交流、互联互通等方面达成更多合作协议。”

哈立德表示,根据巴方统计,2012年中巴贸易额增长17%,超过120亿美元,未来两到三年间,中巴贸易额将超过150亿美元,增长潜力巨大。

要实现中巴贸易的长期增长,两国政府应帮助商界人士更多了解中巴自贸协定下的各种优惠条件和激励机制。“如果他们更了解这些优惠措施,他们参与双边贸易的意愿就会更强。”哈立德说。

此外,双方还应进一步加强商界交流,创造便利条件以促进中巴商界人士赴对方国家参加各种形式的贸易展会。

哈立德说,巴基斯坦欢迎更多中国企业参与当地的发展。“除矿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两个传统的中巴经贸合作领域外,我想赴巴中国企业还可以在能源、农业,信息产业、教育等领域展开探索。”

他还特别提到中巴双方在瓜达尔港运营方面的合作。今年2月,巴方将瓜达尔港运营权移交给了中国企业。“这对中巴双方而言是个双赢的举措:一方面中方进一步发展港口的基础设施,这有利于巴基斯坦在地区经济和商业领域的地位提升;另一方面中国也将利用这一重要区域‘桥头堡’,降低商品出口和能源进口的运输成本。”

哈立德认为,中巴“全天候”友谊的未来在于青年一代。为了实现中巴友谊的世代传承,巴方在过去几年大力推动青年人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据他介绍,巴基斯坦现在已经有至少四所顶尖教育机构开设了汉语课。巴基斯坦首所孔子学院已于2007年落户首都伊斯兰堡,第二所正在重要港口城市卡拉奇筹办。

过去几年里,中巴两国数次互派大学生访问团,为中巴友谊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但两国的人文交流并不仅限于青年之间。“中巴双方同时也在推动媒体、智囊机构、学术界的人员互访,这让两国人民更加亲近。”哈立德说。(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22/7152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