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正道沧桑系列评论

《正道沧桑》观后感—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何至今令我们感动

2013年05月23日 16:24

 

今天,我们之所以对他们的社会主义冠以“空想”二字,就是因为这些最早“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者并没有找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正确道路,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别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早已大大超越了他们当年水平。但是,尽管是这样,我们还是会对这些社会主义的前驱心生敬意。他们的所表现出来的高贵精神和伟岸人格,仍然令我们感动不已。

正在北京电视台热播的系列政论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以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思想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向观众展示了500年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光辉进程,揭示出社会主义运动虽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的考验,但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仍证明它具有无可置疑的强大生命力。全片以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为主线,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可谓是一部高瞻远瞩、气势恢宏、论从史出、启人心智的力作。

今天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从500年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起步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就是空想社会主义。因此,系列片的前五集,从第一集《乌托邦岛》开始,依次以《太阳之城》《叛逆贵族》《法郎吉传》《孤岛沉没》为标题,分别介绍了莫尔、康帕内拉、圣希门、傅立叶、欧文等5位著名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著作。片中用平实朴素的语言,生动鲜活的细节,向观众介绍了这些空想社会主义者对黑暗现实的无情批判精神,建设美好世界的大胆创新精神,以及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而舍得付出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今天,我们之所以对他们的社会主义冠以“空想”二字,就是因为这些最早“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者并没有找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正确道路,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别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早已大大超越了他们当年水平。但是,尽管是这样,我们看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的前5集,还是会对这些社会主义的前驱心生敬意。他们的所表现出来的高贵精神和伟岸人格,仍然令我们感动不已。

为什么会这样?起码有这么几条原因。

第一,面对黑暗的现实,深重的苦难,空想社会主义者敢做改变现实的梦。“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面对资本主义带来的不公平,不合理,空想社会主义者不仅愤怒地批判,而且勇于给世界指出光明的前景,让人们心生希望。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细致地描写了令人向往的未来蓝图。例如,在莫尔的乌托邦里,财产公有,没有贫富差距,金银被用来做马桶,住房每隔10年抽签调换一次,人人自由进出。例如,在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中,“人民都是富人,但同时又是穷人。他们都是富人,因为大家公有一切;他们都是穷人,因为每个人都没有私有财产;他们使用一切财富,但又不为自己的财富所奴役。”例如,在傅立叶“法郎吉”即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的“农工协作社”的中,全体人员都住在一所豪华的宫殿式的大厦内,大厦的中央部分为公共机关,如食堂、商店、俱乐部、图书馆、花房等。一个侧翼为工厂,另一个侧翼是住宅和集会大厅。而在欧文的“新和谐”公社中,人们衣食无忧,儿童接受教育,社员享受免费医疗。当然,这一切在现实中并没有真正实现。但是,能够勾画出这样的远景,敢做美好的梦,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登高远远的憧憬,也只有走在时代前列的优秀人物才能做到。有梦就有盼头,有梦就有追求,有梦就能激发力量。这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中国梦,岂不是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吗?

 

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做梦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是为了改变社会最底层工农大众的命运,是为了建立一个所有人都能公平享受生活的新世界。这只要看看《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对诸位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的家庭和本人出身的介绍就清楚了。莫尔,出生在伦敦一个贵族家庭,14岁就到牛津大学深造,后来成为出色的律师和国会议员;康帕内拉才华出众,如果不是与当局作对,正如一位老人感叹的,“这个青年一定会成为伟大的学者”;圣西门出身贵族,15岁就被封为伯爵;傅立叶出生于富商家庭,20岁开始独立经商,发财的前景十分诱人;欧文虽然是一位马具匠的儿子,但在生活的历练中脱颖而出,很快就成为欧洲著名的大企业家。这样的背景资源,按照一般世俗的设想,安安稳走传统的路,那还不是享不尽的锦衣玉食、受不完的富贵荣华?但是,这些高尚的人为了给众人创造理想的生活,却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另一条路。这种这种情怀,直到今天不仍然是为我们树起了值得景仰的精神高地吗?特别是在今天的中国,当我们面临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各种利益格局需要进行调整的时候,是一味固守和扩大个人的既得利益,还是肯于为大多数人的需要做出必要的牺牲,实在是值得每个党员干部都好好想一想的。

第三,他们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具有不畏艰苦,不惧挫折,奋斗到底,至死不改初衷的自我牺牲精神。空想社会主义者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们本身的局限,无法找到实现其社会理想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尽管这样,我们今天之所以仍然要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是因为他们为了忠诚于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不仅舍弃了原来的地位和财富,而且饱受磨难,甚至献出了生命。莫尔被处死;康帕内拉一生辗转于50余所监狱,时间长达30多年;圣西门因贫困而死;傅立叶在无尽的守望中郁郁而终;欧文为了实现理想王国,千金散尽,最终倒在了讲台上。《正道沧桑》告诉我们,欧文去世后,马克思曾经撰文指出:欧文“一经踏上革命的道路,即使遭到失败,也总是能从中汲取新的力量,而且在历史的洪流中漂游得愈久,就变得愈坚决。”应该说,这个评价用到所有空想社会主义者身上,都是合适的。当我们需要不断坚定理想信念的时候,把马克思的这个评价拿来用作为对我们的激励,应该也没有什么不妥。

精彩接连呈现,让我们满怀期待。

(作者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联合会《理论界》执行主编)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点击进入《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专题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23/7153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