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克难攻坚 决战交通

2013年05月24日 08:14

 

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攻坚战,目的就是要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交通瓶颈,这对于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市辖各县来说,认清自身交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面临的新形势,对于加快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县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要致富,先修路”,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不论是资源的开发利用、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都离不开交通运输的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交通的需求和依赖越来越大。实践证明,交通的发展已成为开放、开发、脱贫致富的中心环节。多年来,各县党委、政府也十分重视交通基础建设,把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当做是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根本的任务,千万百计筹措资金,积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修路建桥,有力推进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隆安县为例,近年来,该县先后实施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大会战”、通达工程、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新农村通村水泥路硬化工程等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得到了迅猛发展,无论是建设的规模、质量,还是通达的深度、广度,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2001年至2009年期间,该县共投资19792.6万元,新建公路574.97公里。目前,全县境内公路总里程874.337公里,其中国道48.706公里,省道43公里,县道270.293公里,乡镇道208.958公里,专用道6.5公里,村道296.88公里。全县10个乡镇全部通公路,其中6个乡镇通水泥路,4个乡镇通柏油路。全县118个行政村,已通畅74个行政村,已通达未通畅44个行政村。交通条件的改善也极大地促进了该县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二、县域交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南宁市辖区各县近年来的交通基础设施情况看,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交通事业已步入完成投资较多、项目规模较大、建设质量较好、发展速度较快的时期。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各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交通仍然是制约各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是由于县级财政困难,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交通建设面临严峻的资金制约。如隆安县,由于财力有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只能依靠上级投入,导致目前还有21个行政村没有通公路,群众出行难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二是公路等级较低,农村公路建设滞后。除了过境公路等级较高,南宁市辖区各县四级以上等级公路所占比例较低,乡村公路路面硬化率不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晴通雨阻现象还普遍存在。

三是地方管养公路技术标准低,抗灾能力较弱,因水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公路坍塌、路基下沉和路面被冲毁现象十分普遍,安全隐患点多面广,修复工作难度大,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行车安全。

四是乡村公路管护难。由于没有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加上少数乡村群众对乡村公路的管护积极性不高,等、靠、要的思想严重,重建轻管的现象比较突出,总认为管护是政府的事,致使一些已修建的通村通屯公路因管护不力而损毁,影响了效益的发挥。

五是基层交通系统干部队伍素质和作风有待提高和加强。基层交通队伍中,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偏小,专业人才紧缺,与交通行业管理发展需求不相适应。

 

 

三、打好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攻坚战,以大交通带动县域大开发,促进大发展

目前,县域经济飞速发展和交通严重滞后的矛盾日趋突出,突破交通“瓶颈”刻不容缓。笔者认为,作为南宁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辖区各县要打赢这场攻坚战当务之急就是要上下动员、筹措资金、全民参与,积极营造“克难攻坚,决战交通”氛围。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解决农村交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攻坚战。

在农村交通建设中真正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应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坚持统一规划的原则。交通部门应加强规划意识,超前做好并不断完善细化辖区各县农村公路网络规划,特别是县际通道,应该结合国家公路整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建设,实现辖区各县之间便捷通畅的交通网络。二是坚持城乡并重的原则,在资金安排上,在加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辖区广大农村“行路难”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现实,在建设资金上给予一定倾斜,避免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三是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处理好尽力与量力的关系,在做到举全市之力迎难而上打好交通基础设施攻坚战的同时,也要量力而行,要适度举债经营,不能过分超越财力。四是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农村通畅工程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点多面广,因此,要分清轻重缓急,对条件成熟的地方,应作为农村公路交通建设的重点地区,大力推动。

(二)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破解资金短缺难题。

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攻坚战,核心是政策,关键是资金,没有资金作为保证,一切都将是空谈。

1.争取政策,落实资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要树立“大交通”意识,加强与上级交通部门的联系,及时准确捕捉政策信息,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要按照“上级补助一点,政府出一点,群众‘一事一议’筹一点”等办法,多渠道、全方位筹措资金。此外,县财政要把每年的公路建设税收全额返还给建设单位,作为地方配套资金。每年还要集中一部分县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同时,还要广泛发动受益的群众集资或投工投劳。

2.努力探索,加强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之路。农村公路“三分建设,七分养护”,而从目前的情况看,管养机制与养护资金问题还非常突出,农村公路“重建设、轻管养”的现象还相当严重,许多乡镇的农村公路在建成后因缺乏有效的管养而受到损坏,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为做好公路养护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一是落实专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县财政每年要按一定的比例对乡村公路管护给予补助;二是将公路管理人员和路政执法人员的工资列入县财政预算支出,确保公路管理人员和路政执法人员能安心工作,保障农村公路的安全畅通;三是路政执法的罚没款全额返还,确保执法经费,保障公路的路产路权;四是积极推行改革和完善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落实乡镇政府的责任,签订养护工作质量保证责任状,把责任落实到人。

3.营造宽松环境,制定特殊政策,吸引各种资金进入交通设施攻坚点领域。

把搞好交通建设、扩大招商引资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全局性重要工作抓起来。除中央、自治区用直接拨款、统借外债和贷款等多种方式下达建设资金外,还应该在土地、税费等方面用足用好用尽各种优惠政策,广泛吸引客商、经济能人参加地方公路建设。

(三)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攻坚战目标任务圆满实现。

一要加强领导。交通工作是事关全局的工作,要组织好、建设好、管理好,必须要有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实施交通工程建设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建立相关协调机构,切实加强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二要明确责任。要按照上级下达的建设任务,实行“领导挂点项目,责任人紧盯项目,施工单位推进项目”,切实把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改变乡村面貌、改善农村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工作来抓落实。

三要创新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创新决定成效。牢固树立“争”“抢”“抓”意识,立足于能上、早上、快上,认真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项协调服务,高标准实施好上级下达的交通建设工程项目,以工程高质量、工作高水平赢得交通快发展。要积极创新和探索工程建设中、修好后管理的新路子、新办法和新措施,严禁前修后坏、劳民伤财的事件发生。

四要强化统筹。要站在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高度,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拟定科学的工作计划,在全力支持配合实施好交通基础设施完善建设荼的同时,切实做好其他项目建设工作,真正做到“四个年”和五场攻坚战的各项工作统筹推进、协调发展。

(作者系隆安县人民政府县长)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24/7153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