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013年05月25日 15:36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首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对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都起着把关定向的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仅是历史的昭示,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从马克思主义产生来看,它反映了资本主义初期人类追求正义、公平和自由的诉求。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十九世纪原始资本主义时期。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野蛮剥削工人阶级的剩余劳动和人身自由,使无产阶级处于生活贫穷、道德堕落的境地。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工业时代和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最黑暗的世界的精神指向和诉求人类正义、公平、自由的精神产物,便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极大地影响了二十世纪的历史进程,不但给人类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运动以及许多国家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遏制了资本主义的恶性扩张,加速了资本主义自我进化、自我修正的历史,推进了资本主义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资本主义由原始资本主义向福利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及其指导下的社会运动无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很难想象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会是怎样的世界。
马克思主义能够穿越时空,关照当代人类面临的困境。马克思经典著作对于民主政治、经济制度、分配制度、金融与债务、社会建设、新闻出版、文化建设乃至全球化问题的论述,在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能够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马克思关于从国家所有制过渡到社会所有制的观点,对于我们解决今天财富分配中的公平正义问题有积极的借鉴作用。马克思在研究社会主义民主中提出的普选权、公职人员的个人待遇不能过高的问题、经过普选产生的公职人员随时可以罢免的问题,对我们今天进行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都有昭示意义。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诸如环境恶化、能源枯竭等生态问题,道德滑坡、精神物化、世界观扭曲变形等人的问题,恐怖、暴力、毒品、色情等社会问题,都凸显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它应该也能够为当代人类社会提供理论平台和实践指南。
马克思主义有永恒的价值意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指针。马克思主义设定的社会主义崇高理想,在二十世纪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广泛地存在于世界各地,成为人类正义、公平、自由的旗帜。马克思主义引导着世界的发展方向,如同大海中的航标,发挥着促进人类进步和幸福的作用。马克思主义批判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社会分配不公、贫富悬殊、金钱拜物教、商品拜物教等使人类不得安宁的社会现象,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幸福的乐园,而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是不民主、不平等、不自由、不公正、不人道、不合理的社会。马克思主义主张政治民主、经济平等、社会进步、文化发展,张扬以人为本,是人类自由全面发展获得彻底解放的正确导向。力图使人类过上富裕、祥和、幸福的生活,这些价值理想,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引导着人类向着光明的道路前进。
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工具,为我们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供了正确的观点和科学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真理的观点、阶级的观点、个性与共性的观点、整体的观点、群众的观点、实践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实践批判法、社会分析法、总体性方法、历史主义方法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思想武器。我们党正是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正确认识中国国情,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国家繁荣和民族复兴带来希望之光。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和国家以及全体人民必须坚持的国家意识形态。我们党是一个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大党,我国作为一个拥有十三多亿人口的大国,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精神支柱,否则,必然是一盘散沙,无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和各阶级阶层的团结与凝聚。这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和精神支柱,只能是马克思主义及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因为经过几十年的学习、宣传和教育,马克思主义已经深入党心、民心,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建构共同理想和道德规范的现实基础。如果在全社会没有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搞所谓的指导思想“多元化”,那么,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将无从谈起,甚至会导致思想混乱、信念动摇、精神懈怠和道德失范的恶果,最终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在现实条件下,无论是西方的自由主义,还是传统的儒家学说,抑或是某种宗教,都不能担当这一重任,其他任何理论都无法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相提并论。
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观点的体系,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文化之精华的集大成者,是对全世界劳动人民,特别是西方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总结,是世界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它不仅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一切追求进步与自由的国家和民族不可缺少的精神武器,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人类社会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把马克思主义时空化,回应具体历史时代和具体国度的现实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得到新的解释和建构。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25/71547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