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李克强总理访德三大看点
2013年05月24日 22:13
德国是李克强总理此次欧亚四国之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此访唯一的欧盟国家,充分体现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对德国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中德关系在中欧和中国外交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在访问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李克强将立足德国,面向欧洲,积极宣介中国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展现我领导人形象,推动中德和中欧关系更上一层楼。
具体来说,李克强总理访德有三大看点备受外界关注。
看点一:中德政治互信与对话交流机制向前推进
当前中德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两国领导人保持密切交往,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中德关系尤其是务实合作走在中国与其他西方大国关系的前列,在中欧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据外交部副部长宋涛介绍,访德期间,李克强总理将会见高克总统,并与默克尔总理会谈,就中德、中欧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应该看到,中德务实合作离不开两国间的政治互信及两国领导人良好的工作和个人关系。
近年来,中德领导人接触、互访频繁。德国总理默克尔已六次访华;中国领导人也频频访德,两国总理每年至少会晤一次。默克尔多次表示,德国高度重视对华关系,希望同中国保持高层交往,加强务实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推动德中关系不断向前。
“德方对李克强总理此访高度重视,默克尔总理亲自过问访问的日程安排,我们相信这次访问能为两国领导人建立良好的工作和个人关系,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德关系的不断发展。”宋涛说。
中德务实合作也离不开两国构建的富有成效的对话交流机制。
2011年中德建立政府磋商机制,迄今已举行两轮磋商。这是中国与欧洲国家建立的最高级别的磋商机制,为不断充实中德战略伙伴关系内涵、拓展中德务实合作、从顶层规划两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中德保持着40多个不同级别和领域的对话和磋商机制,其中包括外交战略、经贸和投资、科技、教育、文化、领事、国际事务等领域。此次李克强访问期间,两国还将在制造业、信息化合作、城镇化合作以及农业合作等方面确定新的重点。
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说,德国是唯一与中国建立了政府磋商机制的欧洲国家,经过多年互动,中德之间互信不断增强。这种政府磋商机制的建立是政治互信水到渠成的一种表现。
看点二:中德经贸合作和科技交流进一步加深
目前,德国是中国在欧洲第一大、全球第六大贸易伙伴,也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外资和技术引进来源国和重要的投资目的国。中德经贸关系和科技交流是两国双边关系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德关系中突出的亮点。
据中方统计,2012年中德货物贸易额为1611.3亿美元,占中国与欧盟贸易的29.5%。中国企业对德投资积极,2012年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为6.5亿美元,同比增长26.1%。
李克强总理访德期间,将出席中国商务部与德国经济部共同举办的中德工商界午宴并发表重要演讲。中德企业还将签署涉及汽车、机械、化工、船舶等领域的经贸合作协议。
史明德表示,中国巨大的市场是德国企业重要的“增长源”,德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是打造 “升级版”中国经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资源。
(图片:来自德国的迈克(中)、卡琳(右)夫妇在第113届广交会上与参展商洽谈生意。他们主要从中国进口茶和咖啡器具,参加广交会已经十年了。)
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中国部主席、德国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副主席 薄睦乐表示,中国新政府强力关注城镇化,并且具有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意愿,这将为德国工业界未来提供很大机会。尤其是资源效率和能源效率将变得更加重要。
中国社科院欧洲所所长周弘指出,中国经济体制转轨与产业结构转型将为中德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巨大的契机。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对运输设备、机械设备、电子设备、电气产品、光学产品、化工产品等需求巨大,而德国在上述领域都具有优势的竞争力。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新四化”的提出,将继续为德国的优质企业提供巨大的市场。
看点三:中德人文交流再上台阶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中德两国文化、教育和人员交流日益密切,极大地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
访德期间,李克强总理将和默克尔总理共同宣布中德语言年开幕,还将探访波茨坦会议旧址。
周弘指出,探访《波茨坦公告》的签署地只是中德之间文化交流的一个小环节。国家之间的友好不能只是通过经贸数字和货币往来体现,而是要通过民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文化交往来推动。
2012年,中国首次在德举办“文化年”。目前,有500多所高校保持合作关系,3万多名中国留学生构成德国最大海外留学生群体,5400多名德国青年在华留学。德国有300多所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中国在德建有14家孔子学院。
(图片:来自德国勃兰登堡州的青年代表与北京青年代表在北京鸟巢前的合影)
在当今德国社会各界,有相当多主动积极倡导和推动与中国友好交往的人士,柏林-勃兰登堡州普鲁士协会主席恰普克便是其中一位。
恰普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1984年,他首次到中国参观游览。当他于2009年再次造访中国并游历了中国14个城市时,发现中国已经经历了难以置信的巨大变化。他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这种感受传递给德国人,以更加真实完整的画面来展现当今中国的全新面貌,纠正一部分媒体片面性报道可能造成的误解。
据恰普克介绍说,普鲁士协会计划组织更多与中国相关的活动、更多地举办以中国为主题的各类讲座和论坛,邀请更多的中国名人、学者及企业家参加并做主题演讲,同时系统安排中国城市的推介会,向德国社会展示中国各个城市独特的面貌和特点。
他说,鲁士协会有信心利用其在德国社会中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促进两国民间经贸和文化领域更深层次的交往。(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24/7156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