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日股暴跌给“安倍经济学”降温
2013年05月26日 21:19
年初以来全球股市涨势最为凌厉的日本东京股市23日遭遇“黑色星期四”,日经股指从5年零5个月高位大幅跳水7.32%,24日的东京股市在大幅震荡后也仅比上一交易日小幅上涨0.89%,股市的异动似乎给“安倍经济学”浇了一盆冷水。
虽然分析认为本次股市暴跌的主要原因被归结为美联储伯南克的表态,但很显然股市大跌说明市场对于“安倍经济学”的热情其实是不堪一击的。一直以来的股市上涨并非由于日本经济基本面转强,此外,日债问题似乎成为压低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
日股上演黑色星期四拖累全球股市
连续一段时间来涨势如虹的东京股市23日遭遇暴跌,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跌超千点,跌幅高达7.32%。当天,在日元汇率有所反弹、长期国债收益率上涨等因素影响下,前期获利丰厚的投资者借机采取回吐操作,令早盘一度飙升300余点的日经股指暴跌千点,各股几乎全线下跌。由于跌幅太大,大阪证交所日经期指盘中一度临时停牌。当天指数波动幅度达1260点,振幅超过2011年“3•11大地震”之后3月15日的1214点,实属罕见。
到收盘时,日经股指暴跌1143.28点,收于14483.98点。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平均指数也大跌87.69点,收于1188.34点,跌幅为6.87%。
受日股暴跌行情拖累,23日全球股市全线跳水。截至收盘,美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2.67点,收报15294.50点,跌幅为0.0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3.88点,收报3459.42点,跌幅为0.11%;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4.83点,至1650.52点,跌幅为0.29%。
中国上证指数下跌1.16%,创月内最大单日跌幅。香港恒生指数下跌2.57%,为近七周来单日最大跌幅。新加坡股市下跌1.9%,为一年来最差表现。欧洲股市也出现近一年来最大跌幅。欧洲三大股市法、德、英股均低收2.1%。意大利股市下跌3.1%,西班牙股市下滑1.4%,希腊股市低收3.9%。
日本经济财政政策担当大臣、经济再生担当大臣甘利明在股市收盘后则表示,日本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大家不必感到担忧。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也表示,日经指数过去几天的涨幅是空前的,呼吁市场不要因23日的大跌而恐慌。
(23日,东京股市大跌。新华社发)
“安倍经济学”遭市场质疑
从去年11月时任首相野田佳彦宣布解散众议院为起点,日本股市便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在“安倍经济学”与日元贬值刺激下,日经股指一路高歌猛进,半年涨幅逾七成。关键在于推动日经指数去年10月末以来累计上涨75%的原因并不是基本面转强,而是市场对于“安倍经济学”的超高预期。本次股市暴跌也显示出市场对“安倍经济学”的怀疑情绪开始集中显现。
众所周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上台后力主大胆的金融宽松政策。为使经济从持续十多年之久的通货紧缩困境中摆脱出来,安倍强烈要求央行实行更加积极的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向市场投放货币。但央行大规模宽松政策引发国债市场混乱。国债长期收益率的上升将推高房贷和企业贷款利率,可能拖累正逐步回暖的日本经济。目前市场对央行能否遏制长期收益率上涨的怀疑情绪正在蔓延。
事实上,日本央行仅仅是从上个月才开始放松货币政策,其影响很难在短期内渗透至实体经济。与此同时,“安倍经济学”中鼓吹的结构性改革和财政改革目前看来依然难以完成,日本股市在很多人看来属于虚高,并不能反映基本面。
有分析人士表示,当天股市大跌可能是股市即将见顶的一个信号。即使算进去当天跌幅,日经股指年初以来累计涨幅也逾40%,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中涨幅排名第一。
但也有投资者依然看涨日经指数,认为受安倍的政策预期和强劲的美国经济支撑,日本股市行情的基本面并未因当天股市暴跌出现改变。部分市场人士指出,预计短期内对股市走高的期待和不确定因素导致股市下跌的担忧将交错出现。24日东京股市就走出了一番过山车行情,早盘上涨2.65%,下午又下跌3.4%,跌破14000点,最终收于14612点,比上一交易日小幅上涨0.89%。
日债问题将成为未来关注焦点
23日,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猛涨至1%,为近1年零2个月以来新高,收益率上涨速度之快让市场以外,这也是当天日股大跌的一个重要原因。分析认为,长期国债收益率的上涨可能会使"安倍经济学"的努力前功尽弃,此外,也将使得日本政府公共财政状况恶化。
为遏制国债收益率飙升,日本央行23日宣布于下周一向市场注资2万亿日元(约合196亿美元),时间为一年。24日,日本央行宣布将购买3000亿日元10年期以上日本国债和6000亿日元5至10年期国债,日本财务省也宣布回购1300亿日元日本国债,欲重振市场信心。
对于长期收益率上升,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表示,这说明刺激经济的努力已初显成效,国债收益率的上升表明市场对经济复苏和通货膨胀的预期上升。黑田东彦也表示将与市场进行良好沟通,以稳定日债市场。
尽管短期来看日本国债收益率的上升还不足为虑,不过日本的公共财政状况却不容乐观。日本债务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早已超过了200%,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今年该比率预计将高达245%。
分析认为,国债收益率上升将加大日本政府的融资成本,增加日债风险。许多分析师主张,可以吸收新发债券的家庭金融资产盈余将在未来5至10年间耗尽,这意味着海外投资者将拥有长期债券收益率的决定权,而他们往往对日本的可靠性持悲观态度,这将导致日本国债收益率恶性上升。虽然目前距离恶性上升还比较遥远,但必须对此保持警惕。
很显然,“安倍经济学”所鼓吹的宽松货币政策要辅以财政紧缩政策和结构性改革才可能更为有效。在计划上调消费税的同时,还要采取放开劳动力市场、对一些保护性产业放松管制等措施,这样才能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长期增长。据瑞士信贷估计,名义GDP每增长0.4%,将抵消政府债务融资成本增加20个基点的影响。
分析认为,虽然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已经初现成效,但目前还看不到日本政府恢复稳健财政状况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长期债务收益率必将成为未来各方关注的焦点,除日本央行采取多种措施干预之外,日本政府也应尽早推出结构性改革方案,以改善财政状况。(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26/7156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