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打造文化强区 建设文明西藏
2013年06月02日 10:25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核心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出了坚定不移打造文化强区、建设文明西藏的奋斗目标,顺应了全区各族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体现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一、弘扬主旋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文化的精神价值是文化的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没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民族就没有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一个国家就没有统一意志和共同行动。当代中国文化的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对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大环境、社会观念和价值取向多元多样多变的大趋势,推进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为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西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提升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力。
一要强化理论武装。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基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唯物论、无神论教育,深入开展以爱国、团结、和谐、发展、文明为主题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新旧西藏对比和感党恩教育,深入开展以“三个离不开”为主要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老西藏精神,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不断增强各族群众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要深化公民道德建设。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改进和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倡导并使各族群众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以文明健康的道德风尚引领社会风气。
三要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深化文明城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乡村评选活动,深化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实现精神文明创建常态化,不断提高各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二、提高竞争力,打造西藏特色文化品牌
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西藏社会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渗透于人们思想和精神之中。建设文明西藏,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大力挖掘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赋予时代内涵加以创新,以独具特色的西藏文化品牌提高文化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一要保护好优秀传统文化。按照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的要求,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 重点抓好国家和自治区级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建设,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抓好文化典籍的保护和整理。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
二要推进文化精品创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大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培育一批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民族大团结的文化艺术精品,每年推出一批富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学、广播影视、歌舞艺术作品。着力打造展示西藏独特文化和民族风情的大型实景演出《文成公主》,积极推进百幅唐卡创作工程等重大文化项目。精心打造文化品牌,定期开展西藏文化艺术展、西藏唐卡艺术展、西藏出版物展销会、西藏珠穆朗玛摄影大赛等对外交流活动。加大知名文化品牌、人文景观的商标注册与保护力度,积极开展具有文化知识产权的中国驰名商标和自治区著名商标推荐认定工作。
三要做强特色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出版发行、民族手工艺、高原极限运动等西藏特色文化产品,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体系。谋划建设国家级西藏文化经济实验区,着力打造集高原地理、历史、人文于一体的中国藏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基地。组建西藏文化产业投资发展公司和西藏文化旅游公司、演艺公司、展览公司,培育文化市场,壮大特色文化产业,“十二五”期间建设6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扶持建设拉萨文化旅游产业园、自治区出版文化产业园等。培育和扶持重点文化企业,吸引民间资本进入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鼓励以知识产权等非货币资产出资创办中小型文化企业。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和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生态产业相结合,力争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以上,逐步成为全区新的特色支柱产业。
三、突出公益性,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
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建设文明西藏的重要内容。必须突出公益性这个基本要求,持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切实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一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对传统媒体的投入,改善传播条件。大力发展新兴媒体,加强和改进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建设与管理,加强舆论引导,规范信息传播。推进汉藏双语传播,全区新闻媒体全部实行汉藏双语编印、播发,支持藏语音像制品、书报刊的出版发行,加大广播影视节目藏语译制力度。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七地市全部有图书馆、群艺馆、数字电影院,县县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电影院、新华书店,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农家书屋、电影放映。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寺寺通工程,“十二五”末全区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以上。加快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二要加强公共文化保障机制建设。坚持建养并重、建管并举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基层为重点,完善县乡村文化馆站(室)、广播电视台(站)、有线电视网络、新华书店、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服务机构和人员、设备、资金等运行保障机制。
三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实施千村文化设备配置、千村送戏巡演、千名文化人才培养、千村百乡感党恩跟党走西藏今昔展览“四千工程”。加强藏语言文字为主的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扩大藏文出版物赠阅范围,搞好藏语广播影视节目的创作译制,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产品。大力扶持基层民间文艺团体,扶持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群众自办文化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青少年宫以及基层文化活动场所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建设文明西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以个体的涓涓细流汇聚成全社会的强大合流,使提升文明素质、践行文明新风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注入强大的人文力量。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02/7157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