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报告 文稿 国际

王成安: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

2013年05月26日 17:29

 

王成安 资深翻译家,北京大学亚非洲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原商务部援外司副司长,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前秘书长。

点击查看:

本稿报告:

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

本稿精彩观点: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中国为非洲培育大量人才

本稿PPT:

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原因和意义

(本稿未经报告人审核。作者观点不代表宣讲家网立场。未经宣讲家网站同意,请勿转载。)

我本人从1977年到1991年先后在非洲工作过12年。因为我是学葡萄牙语的,在非洲葡萄牙语国家工作。最早在佛得角工作,之后又到几内亚比绍,后来又到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前后工作12年。因为工作关系又因为访问,工作考察等原因,去了非洲大部分国家。非洲现在有54个国家,那么我大概是去了四十六七个。有一次我就把我到过的非洲国家用小旗插插,插到四十六七个这样,还有几个没去,大部分都去了。退休之后现在又从事对非洲的研究。大家知道前不久习近平主席访问了非洲三国,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这三个国家。

那么,我就从中国的国家领导人访问非洲说起,今天下午这个讲座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我们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缔造了中非友好合作关系。第二部分跟大家介绍一下,中非关系的历史。现在不断地在考察,中国和非洲从唐朝或者更早一个朝代,民间就已经有了来往。第三部分就介绍一下我们的经贸关系。大家都关心中非关系为什么现在这么火?这么一个情况,和我们的经济贸易关系很重要。就讲这几个部分。

一、非洲印象:风景宜人,物资丰富

这是非洲的一个地图,这个图是一个行政区划图,但这里边看不大明白,字太小。这个就是非洲的两个地形图。因为我们从电视上经常看到一些视听资料,只能看到局部,看不到整体,那个画面,或者是大沙漠,或者是大草原,或者是热带森林,是吧?其实在非洲各种气候都存在,非洲54个国家按照这样一个区划划出来的,有的是自然形成的,有的是殖民地留下的。如果大家有时间可以从网上查到很多资料。

那么,我先介绍一下非洲的基本情况。非洲现在54个国家,面积有3020万平方公里,它的面积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第二大洲。大家知道第一大洲是我们亚洲,我们中国所在的国家亚洲,面积有4400万平方公里,比它大了1000多万,人口我们亚洲有42亿,要比它多出不少。第三是欧洲,欧洲又少了很多。非洲人口有10亿,占了世界人口的15%。

非洲的语言是很复杂的,有四大语系:闪含语系有240多种语言,尼罗-撒哈拉语系100多种语言,尼日尔-刚果语系100多种,科依桑语系有50多种。当地每个部族都有它自己的语言,大部分语言都没有文字,要学会它的语言也不是很容易。但我就学会了当地一种克里奥尔语,我可以听得懂也会说几句,也可以做一些表达,其他的语言我也没听到我也没学到。

非洲的语言之所以复杂,是因为欧洲人,开始是葡萄牙人,后来是西班牙人,又有英国人法国人入侵发现了,按照欧洲人说就发现了非洲了,发现非洲之后就占领了这个地方,葡萄牙人占了四、五块地,法国人占了二十几块地方,英国人又占了二十几块地方,被他们瓜分了,西班牙人最后就剩了一个地方赤道几内亚,德国人也有几个地方。这些地方被瓜分到最后,非洲人没有以自己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反而以阿拉伯语、法语、英语、葡萄牙语作为它的官方语言。

非洲的地形,非洲的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我们的珠穆朗玛峰是8844米,最近又涨了2米多,8844米。乞力马扎罗山离赤道很近,从远处看上去山顶上都是雪,虽然在赤道,然而这么高的海拔,山顶上都是雪,所以非洲人以乞力马扎罗山最高峰为自己的骄傲。

非洲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大裂谷,东非大裂谷。这个大裂谷,你要到局部去看,感觉不是一个,两边很高底下很凹的地方是沟,你要在草原的地方看,感觉就像大平原一样,因为它的裂谷很宽很宽,整个裂谷全长6437公里,这是非洲最典型的地貌,有的很窄有的很宽,这是很有名的。

另外,它有个世界第二大湖,是最深的1470米的坦噶尼喀湖。我去过这个湖,到了坦噶尼喀湖旁边,我们使馆的一个工作人员还给我朗诵一首诗,“哦!乞力马扎罗山!哦!坦噶尼喀!”我的印象非常深,那是在1991年。当时世界上第一大湖,也是最深的应该是贝加尔湖,在俄罗斯境内,它有1680米。

我们看到非洲的大沙漠,热带雨林,都非常不全面,非洲各种气候带都有。森林覆盖面积占25%,五分之一左右;还有草原,大家看到野生动物在跑的那种草原,这种占45%,五分之二;沙漠五分之二,撒哈拉大沙漠,这是世界最大的一个大沙漠,在非洲占了52%。撒哈拉大沙漠北部算白非洲,北部非洲;撒哈拉以南被称为真正的非洲。野生动物种类非常多,大型哺乳动物有90多种,淡水鱼有5000多种,我在非洲那十好几年,就是靠这些鱼活着了,都是在沿海。非洲的鱼也是很好吃的,有一种赤面的鱼,一点不亚于我们国内的刀鱼,黄花鱼,也是非常好吃的。

非洲的区域可以分成这么五个区:

北非:埃及、苏丹、南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东非:埃塞俄比亚、厄里特里亚、索马里、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布隆迪、塞舌尔,其中坦桑尼亚我们习近平主席访问过。西非: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冈比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几内亚、几内亚比绍、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亚、利比里亚、科特瓦迪、加纳、多哥、贝宁、尼日尔、尼日利亚,西非的国家还是最多。中非:乍得、中非共和国、喀麦隆、赤道几内亚、加蓬、刚果(布)、刚果(金)、圣多美、普林西比。南非:赞比亚、安哥拉、津巴布韦、马拉维、科摩罗、包括南非,这些国家。一般说讲,每个地区都有一个次区域,一个经济共同体,但这个很松散。

非洲的经济社会状况,我有一个对非洲的总印象,就是自然风光非常的好。蓝天、白云多漂亮,大部分地区的天是蓝蓝的,但是沙漠里我们也没有进去过,天是非常蓝的,云也非常白,大部分热带地区,森林茂密,到处都是绿的,鲜花是盛开的,这是我的第一个印象,风景非常美丽。第二个印象,物产是非常丰富的,全世界的金银石油,各种资源在非洲应有尽有。

第三个印象是,非洲人对中国人很好,大家知道非洲人都是黑皮肤,一开始去了之后跟他们接触,黄皮肤黑皮肤人接触起来还是因为种族差异,有些不习惯吧。但你接触时间长了,人家喜怒哀乐跟我们黄皮肤的人,跟白种人没什么区别。有的方面黑人也很出名,特别语言天赋很出名,英语法语当地语滚瓜烂熟,因为非洲人很会演讲,总统们从来不拿稿子,上去一讲就讲很长时间,也不带重复的,所以我觉得非洲人很友好很聪明,一点都不笨。

第四个印象,多年来我们中国和非洲经过了50多年友好合作,非洲历史上和我们没有任何问题,没打过仗,没有冲突,没有种族问题,没有历史问题,离得大老远,隔一个大西洋,又没有边界问题,那么这个地方是我们一个很好的战略合作伙伴,五十几个国家,有这么四个印象。

非洲的状况也不是很乐观。全球48个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就占33个,最不发达国家地区最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47.5%的贫困人口,这个贫困人口贫困到什么程度?按照联合国公布的,每人每天不到1.25美元这就是绝对贫困人口,什么意思呢?这1.25美元用中国的标准,一天吃碗牛肉面是15、16块钱吧。

我当时在几内亚比绍工作的时候,我们工地上的工人,早晨饿着肚子上班来了,干活也没什么劲头,我说你们都怎么了?没吃饭。没饭吃,中午怎么办呢?因为几内亚比绍盛产芒果,一棵大树芒果不知道结多少,还是青的时候,他用竹杆把它捅下来带点盐,切了之后,蘸着盐充饥,吃15个芒果中午这顿饭就过去了。我们拿两个比索买一个面包,不是我们这种又甜又香的面包,是当主食当饭吃的面包,有个面包那就很好了,到晚上回去也不知道他们吃些什么东西,吃不上什么东西。我在当地的一个项目,我们南方叫竹编项目,帮他们用当地的竹子做一些家具,弄个卡车拉他们去砍竹子的时候,每人中午发两个面包,那就了不得了,中午可以吃两个这么大个的面包了。这就是当地的生活,有些地区,有差不多一半人口还是很贫困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好,联合国也好,2012年非洲的GDP预计增长在5.2,光说这5.2也说不出什么名堂,但总体是正增长的一个情况。全非人均收入1999年是690美元,我们现在是4000多美元了,相当于一个中等收入水平,有数字显示到了2012年的时候,有22个国家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这就已经很好了,总数大概有四个亿,10亿人口有40%的人达到一千美元了,生活已经有了很大改善。我是这几年到了非洲去,和七十年代在非洲那感觉确实不一样,那个时候非洲真是贫穷落后,经济滞后情况非常严重。

非洲的对外贸易在2011年是16630亿美元,世界贸易总额是18.2万亿美元,占了不到10%,很少,这个部分很少,它大部分出口的都是原材料、矿物,一些农产品的原材料。还有个比较振奋人心的数字,我经常跟人一讲就讲过去十年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当中有6个是非洲国家,其中有加纳,GDP占13%,增长这么高,但有的增长低一些,当然包括中国,包括俄罗斯,包括金砖国家,非洲国家是有6个,但是它的基数很小,增长快,并不等于基数大,表明它增长速度这十来年还是不错的,表现还是可以的。

大家经常在电视里看到非洲,今天马里出了问题了,法国派部队去了,把反政府军给打跑,过两天是科特迪瓦,那边又出现问题了,西方又干预了,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多,那么特别撒哈拉以南地区,咱不说以北现在就更乱,埃及乱过,阿尔及利亚,还有突尼斯,这些都乱过,撒哈拉以南的安全形势还是比较严峻,非洲安全形势严峻,就说出问题的时候呢,经常是大选的时候,一选完了就不行,选之前闹腾一阵选完了之后你不承认我,我也不承认你,就打一阵子,最后才安定,非洲学者有个说法叫逢选必乱,大体上有这么一个情况。

再有一个最近也听说到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劳务人员,援外人员在那边有时候被扣押为人质,还有发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事情,越来越多,还有这样一个情况。没什么好可怕的,但是我们要提防。这是经济社会的一些状况。

 

 

二、中非交往:合作互利,源远流长

(一)细数历届中方领导人访非

下面就讲讲我们习主席访问了非洲三国,我们最早去非洲访问的是周恩来总理,于1963年12月14日到1964年2月10日,访问了10国,埃及、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10国。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基本原则,一直到现在都在遵循的中非关系原则。一个是中国与非洲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五项原则,这个和万隆的五项原则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特别提出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1964年提出的对外援助八项原则到现在已经五十多年的时间里边,我们一直在遵循八项原则。

其中有一条我们对非洲援助,不附带任何条件。当时周总理就定了这套原则,就说我们在提供援助的时候不要人家东西。不像西方,要你一块地方,这块地方我来用用,这块港口我来用用,我派个部队作为军事基地,我们从来不提这个条件,我做30年对外援助我谈判的援助项目不知道有多少,从来没有附带条件。我觉得这是我们的旗帜应该长久的坚持下去,就像两个家庭或者两个人,人家困难你给人家帮助,你还提了很多条件。我借你这钱呢,你不能这么用,你不能那么用,你得给我点什么好处,你帮助人家还是给人家捣乱,是这个情况。另外,我们援外八项原则里,还特别提到我们要尊重人家主权,西方现在也该,也攻击我们说“又不符合条件又尊重人家主权,政权很腐败,你们这也不对呀,”就是这个向我们提出这样的批评,但是我们坚持,还是跟着当权的,我们这些非洲的领导人跟政府还是打交道,还是坚持跟他们打交道,这是我们一贯遵守的原则。不像有些西方国家专门支持反动派,不搞乱了不行,所以你看,现在某些国家,谁反对政府他就支持谁。

这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访问非洲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访问,这两项原则是指导我们中国对外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现在一直在遵循这些原则。后来周总理在六十年代,又3次访问了非洲,这有什么变化呢?就是搞互利合作,搞承包工程,搞投资,是吧?投资市场了,就是有这么一个变化。

那么,第三个重要访问,朱镕基当副总理,当总理的时候,访问了坦桑尼亚,毛里求斯,等等6国,提出了发展中非关系的三点主张,朱总理先后又两次访问非洲,那么这一次访问也是至关重要,在1995年又提出了中国援外方式的改革,提出向非洲提供优惠性贷款,这是一种援助性贷款,援助性贷款扩大我们的规模,也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跟当地企业进行合作。

第四次重要访问是李鹏,当时他是总理跟委员长,有两次访问非洲这几个国家。

第五个重要访问是江泽民,他先后又访问了肯尼亚、南非,一共四次访问非洲。江泽民访问提出了面向20世纪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中非关系,这些建议。

第六个重要访问就是胡锦涛主席,访问了埃及、又访问了摩洛哥等等,一共6次访问非洲。应该说胡主席是访问非洲最多的中国领导人。

第七个是温家宝总理,他两次访问非洲。特别第二次访问非洲,到了埃及沙姆沙伊赫出席了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的开幕式,推出了中国对非合作新的八项举措。

那么贾庆林,作为政协主席也访问了非洲,出席了非盟的会议,非盟会议中心占地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99米高,一共20层,这是中国既坦赞铁路之后第二个大的援助非洲项目。

最近一个是习近平主席,他访问了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这三个国家,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特别出席了在南非举办的金砖国家会议,确定了金砖国家与非洲一个很好的合作关系。

(二)中非交往始自汉代

那么,第三部分就像大家介绍一些中非源远流长的友谊。中国和非洲的关系不是现在才有的,中国和非洲的民间交往早在汉朝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就有了,通过丝绸之路前往非洲,地中海国家,南岸国家,那么就开始了与非洲的交往。在唐朝我们有个青白瓷器,而现在这些东西在埃及几个国家都有所发现。到了宋朝,《诸蕃志》已经记载了非洲的风土人情,到了元朝有个叫汪大渊的人,已经到达了非洲桑给巴尔等地方,但是我也不知道汪大渊是怎么去的,现在看到这些资料,他怎么能够从南方某一个城市到达非洲?那时候交通工具不像现在有飞机有船,这个人本事很大。到了明代这个时候就有真实记载,确实也有考古发现,郑和下西洋,七下西洋,从第四次开始就到了非洲索马里、肯尼亚、莫桑比克等等,其中马林国王,就是现在的马里。郑和到过非洲,后来得了病死在福州了,有这样的一些交往。

从新中国成立到非洲国家独立,开创了中非关系新的纪元。1963年5月25日作为非洲独立日,其实最早独立的是加纳,1957年加纳就已经独立了,那么中非关系有三大阶段。

第一大阶段从1956年开始,我们建国是1949年,真正跟埃及建立外交关系是1956年,从与埃及建交开始作为中国和非洲建立外交关系的标志。当时中国向埃及提供了2000万瑞士法郎的无偿援助,支持埃及收回苏伊士主权。之后,中国又援助阿尔及利亚,又援助了其他几个国家,像几内亚、加纳、索马里这些国家。1963年开始向阿尔及利亚派医疗队。1964年宣布八项原则之后又援助了火柴厂,甘蔗农场,糖厂,茶厂,广播电视,纺织厂等等。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毛主席讲,是非洲人给我们抬进联合国的,当时提案国有三分之二是非洲国家,其中有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总统布特弗利卡在这届博鳌论坛的时候又到中国来了,跟我们关系一直非常的友好,是我们的朋友。

1970年到1976年的时候我们援助建成坦赞铁路,这个坦赞铁路全长1860公里,这个中国赴坦赞两国施工的援外人员达到10万人,其中有70人牺牲在坦赞两国,埋骨于异国他乡,坦桑尼亚牺牲的烈士墓我还专门去过,援外六十周年的时候我专门写了一篇纪念文章。有个20岁的辽宁营口人,车祸,就是一个拖拉机在起重吊装设备的时候,指挥也没注意他在后边,这拖拉机一倒就把他蹍在车下了,当时也就是22岁就死在那个地方,现在他的父母还在老家。这样的牺牲有的是,当地的黄蜂也很厉害,能把一个人活活蜇死,都是热带森林,加在一起一共有70人牺牲在那里。现在坦桑尼亚、赞比亚各有一块我们中国援外人员的公墓。

第二阶段是1978年到2000年,就是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中国逐步发展起来了,确立市场经济,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那么对非洲的经济技术合作实行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我们开始有承包工程,开展劳务合作。到了九十年代中叶就推出了中国对外援助方式的改革,扩大对非的援助决定。中非合作论坛2000年在北京召开第一次部长级会议,成立了中非合作论坛,那么十二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非贸易从106亿美元增长到1984亿美元,增长的幅度将近20倍,我们对非投资的存量有200亿美元,去年对非投资29亿美元,在非洲已经超过2000家。

在这里有必要讲一讲在2006年6月1号发表了中国对非洲的政策文件,过两天有个研讨会让我去讲一讲中国对非的战略,我说这就是一个战略,但是我们这个战略是不是晚一点,1956年建交到2006年,是不是这个战略太晚了?我说也不晚,战略有阶段性的战略,有总体战略。那么到2006年我们总结起来,这个战略也还为时不晚,这个战略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我们跟非洲要建立政治上平等互利,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就是我们跟非洲的关系是个战略伙伴关系了。

在2006年以后,中国政府连续推出援助非洲帮助非洲的重大举措,一个是2006年推出了八项举措,这八项举措中我们向非洲提供50亿美元融资,帮助建设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到了2009年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温家宝总理代表政府又提出第二个八项举措,中国拿出150亿美元帮助非洲,提高融资能力;到了2012年第四届部长会议时,胡锦涛代表政府又提出了五项举措,这个力度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非常重要,也是促进中非关系发展的一些重要的,重大的战略措施。

 

 

三、中非贸易发展迅速

最后想讲一讲中国与非洲的经贸关系的发展,应该是很迅速的。半个多世纪以来,从中国对非援助来说,因为我是长期做对外援助的,我们通过无偿援助,无息贷款,优惠贷款援助一千一百多亿人民币,占中国对外援助的45.7%,差不多一半我们援助给非洲了,中国援建900多各类项目就是几十个行业,2000年以后,我们提供的无偿援助、无息贷款的总额增长了463%,不仅翻一番,翻了很多。优惠贷款增加了22倍,加大了对非洲的援助。

中国为非洲培训三万多人次,提供大量的物资,我们向非洲派遣了五、六十万援外人员和各种人员。这是中国对非援助,因为我是长期从事对外援助的,到非洲去看标志性建筑,很多标志性建筑都是中国援建的,很多国家的体育场,因为非洲人特别爱踢足球,爱看足球,他们又没有资金建设一个足球场,我们就援建了很多足球场,我们之所以在申办奥运的时候能够获得成功,这是一个重要因素。萨马兰奇就说过,你要看中国的体育设施你不要在中国看你到非洲去看,非洲的体育场馆那是非常恢弘的,规模也非常大,设施也是很齐全的。

另外,我们援建了坦桑尼亚、赞比亚铁路,还有港口。2012年援建了非洲非盟国际会议中心,投资8亿元人民币,这个建筑规模也是非常之大,受到了非洲人民的好评和欢迎。九十年代以来根据江泽民主席的指示,我们开始培训非洲官员,在那几年的时候,有的非洲领导人主要是几内亚比绍,我在那个地方待过五、六年的时间,总统若奥·贝尔纳多·维埃拉被歹徒刺杀身亡政变了,他就是南京军事学院培训出来的,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再到中国来之后就要到南京军事学院去看看,这是他的母校。江主席从这得到一些启发,说我们还是要从培养人,培养对华友好理想,从做人的工作着眼,因此我们前前后后培训了3万多非洲人。大家知道非洲的一些领袖、政治家们,他们现在在执政,他们的理念,他们的思想,从哪里学来的?是西方的东西,不是在中国学习的,因此他们的理念,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认识都是西方人的,因为有些西方人历史上对中国就有成见,因此做人的工作这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一个方面。

那么,中非贸易在1950年才1000多万美元,到了1960年是一亿美元,到了2000年是100亿美元,此后以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到了2008年达到了1068亿美元,到了2009年中国就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12年达到了1984亿美元,现在将近2000亿美元这么一个额度。中美的贸易也就是三千四千亿美元,再过几年就会超过中美贸易。

我们贸易结构也不断在变化,一开始无非是初级产品,棉花了,矿产品了,那么现在呢,轻工产品食品,化工,家电这些产品,互相间贸易占了50%以上。从2011年开始,中非贸易开始有顺差了,非洲对华贸易顺差了,我们买的东西,进口的东西大于对非洲的出口,这是因为我们在2006年以后实行了零关税,就进口非洲的7000多个税目的东西,不要关税了,使我们进口非洲国家的东西大大增加。

中非相互投资过去很少,现在累积存量将近200亿美元,我们在非洲有2000多家企业,那是有统计的,没有统计也不知道多少家,在非洲中国人很多。非洲已经成为除了亚洲之外中国第二大海外承包市场,以28%的速度不断在增长。

 

 

四、坚决维护中非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我们国家的外交战略问题,说是对非洲没战略,我觉得有战略。有没有外交格局?也有外交格局。我开始就讲过,这是我们中国必须要做好的一个工作,要建立起发展起战略伙伴关系,我们经常讲一句话,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那么10亿人口加上13亿人口,这个市场应该是很大的,这是一个方面。这个市场很大,这是从经济上来讲。

第二个从我们的历史关系来讲,我们跟非洲没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我是学葡萄牙语,葡萄牙人有一个王子,什么活不干,也不想继承王位,他在海边办一个海军学校,还办一个航海学校,就开始造船,造完船之后呢,当时那些船应该说比我们郑和下西洋的船不知道要小多少,但是他武装上了,郑和那个船没武装也没有炮,带的钱呀,瓷器呀,金银财宝,送给人家。但是葡萄牙人造船干吗呢?带了武器先把北非叫休达的地方给打下来了,打下就把那个地方占领了,然后他就顺着大西洋沿岸开始在几内亚弯到了赤道到了好望角,这都是葡萄牙人起的名,然后一阵风把这船吹到拉美去了,到了巴西。我说简单一点,西方人包括葡萄牙人,以后的英国人、法国人,包括西班牙人,去了的目的就是为了占领这个地方。

但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到了那个地方是送人东西去了,宣誓说我们明朝是一个大国,我们有很多宝藏,在全球里边居中的国家,就宣传这个去了,中国人历史上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那么,西方人,我不是说全部的人,当时的人就是要占领人家的地方,那就不一样了,我们历史上跟西方人是完全不同的,这一点非洲人应该牢牢记得。安哥拉人现在就讲,我们现在不要葡萄牙这个爸爸了,葡萄牙曾经是他们的宗主国,现在呢,葡萄牙有什么需要还要有求于安哥拉这个过去的殖民地,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第二点,中国在历史上,领土上,我们跟非洲人是友好的。

第三个非洲地大物博,物产资源丰富,但是有些西方人,就指责我们去掠夺人家的资源,我们无非是进口点石油,从安哥拉进口了大概四千万吨的油,那是拿美元买的,美国人能买我们中国人买了就是掠夺人家的资源,这上哪儿说理去,嘴都长在他们的身上。还有,非洲的煤还有铁矿这些资源还没被开发,还睡在地下,也没变成他们的资源,没变成他们的财富,那么,他们又缺少资金又缺少技术力量,中国人和他们一起去开发,这有什么不对的?因此第三个方面,非洲资源需要我们跟他们进行合作,我们现在又具备这个能力,有技术有资金又有这个能力,我们可以共同发展,还可以获得双赢,这是从战略第三方面。

第四方面,我刚才讲了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缔造了中非友好合作关系,像过去的坦桑尼亚的尼雷尔,赞比亚的总统卡翁达,这些老一代的非洲领导人跟中国也是友好的。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又花了一千一百多亿在那里,现在一千二三百亿在那里边,就有基础了,现在再发展中非关系,已经有一个基础了,这个地方应该说比其他的地方,条件应该更好,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我们东南亚那边,现在是一个什么情况?是那样一个状况,我们再看看日本状况,现在朝鲜半岛是怎样一个状况,欧洲现在情况也不是很妙呀,因为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我就说我了解的葡萄牙,现在主权债务很糟糕的,他需要欧盟国家内部的救助,当然我建议我们中国现在有能力也可以帮帮像葡萄牙,希腊这些国家。

看看所有的国家,我们跟非洲没有理由不去搞合作,没有理由不去搞发展,非洲跟我们这么友好,所以我是觉得我们的外交战略上,跟非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那是最正确的一个选择,这是我的一个看法。

第二个看法是,对周边邻居的工作还要做好。这个情况要审时度势去做工作,朝鲜、越南我都去过,我们在朝鲜曾经援建过两亿元的一个平板玻璃厂,那么从老百姓来说,他都记住中国人民曾经做出的很大牺牲,做过抗美援朝,包括越南抗美援越的时候我们做出很大牺牲,做出很多工作,这个东西我觉得朝鲜人民、越南人民是不会忘记的。但是新的问题我们也要认真去对待,通过谈判的方式,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也是能够得到解决的。周边关系我们也必须做。我们在外交格局上也要发展,拉美和南太平洋地区岛国,加勒比国家的关系,因为我在商务部工作期间,就负责主管这一片的援助事物,这些国家我也常去,这片地方虽然离我们遥远,但也是我们应该加强关系,加强经贸合作的一个重点地区。

前些日子,中国澳门第三届特首提出要以澳门为平台,除了加强跟葡萄牙语国家的关系之外要加强跟拉美国家的关系。我很赞同,我还写了一篇论文论述这件事情,但是论述来论述去,我说澳门是50万人口,20多万平方公里,怎么能够成为我们跟拉美这些国家的一个中介商贸平台呢?那首先从巴西这个地方入手它也是葡萄牙语国家,然后再通过巴西再辐射到其他的国家,我是很赞同特首的雄心壮志,也支持他这个施政理念,但是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做很多工作,这个地方也是不可忽略。

大家都知道巴哈马,经常说这个地方是美国的后院,我去过,离美国很近,这个地方很小,但是人均收入很高,比中国不知道高多少,他就希望我们给他搞一个体育场,后来经过谈论,我们帮助你做一个吧,搞个体育场,这样的话就加强了我们跟加勒比国家的关系。我是觉得这三大地区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又根据不同的特点,我们做不同的工作使我们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我们建设好自己的国家,那么建设好国家的最终目的还是把老百姓的生活搞起来,使我们生活日益提高,国家强大,不受欺负,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26/7157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