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深刻领会“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2013年05月28日 07:49
“三个共享”说明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揭示了“中国梦”与个人梦的相互关系。“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每一个人的努力奋斗,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正是“中国梦”最富生命力的构成。
一、深刻领会“中国梦”的思想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国梦”的深刻阐述,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提出的重要思想,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愿景的集中体现。“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坐标。
二、“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既深刻体现了当今中国人的伟大理想,也深刻反映了世代前辈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是“中国梦”的实质所在。“中国梦”的前提,是国家富强。只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才有坚实的基础,人民幸福才有根本指望。“中国梦”的关键,是民族复兴。鸦片战争以后,曾领先世界的中国日渐衰落,从此开始了丧权辱国的历史,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梦”正变为现实。民族复兴是国家富强的根本标志,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障。“中国梦”的目的是人民幸福。以民生为本,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凝聚民智,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这样的国家富强才有精神寄托,这样的民族复兴才有根本希望。
三、“中国梦”的核心价值
习近平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就阐明了“中国梦”的价值取向,也指明了“中国梦”的动力源泉。始终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作为一个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掌握的各方面执政资源已经大大增加和丰富了,但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都不能丢、不能忘。
四、“中国梦”的权利共享
习近平指出:“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三个共享”说明了“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揭示了“中国梦”与个人梦的相互关系。“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每一个人的努力奋斗,都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出彩机会的渴望,正是“中国梦”最富生命力的构成。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阶段,最大程度吸纳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最大程度促进全面小康的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动员全体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就能激发每个中国人的进取心和创造力,就能在逐梦之路上始终有众志成城的民意支撑,始终有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
五、“中国梦”的世界分享
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这是“中国梦”独具特色的重要内涵。“中国梦”是发展之梦、复兴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创造世界的美好未来。习近平在首次出访以及博鳌论坛上的讲话传递了“善其身,惠天下”的声音,造成“托起中国梦,激荡世界梦”的热烈反响。未来5年,中国需要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规模将达5000亿美元,出境旅游有可能超过4亿人次。中国越发展,越能给世界带来发展机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又有多少外国人来华,他们在中国找到了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机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戴维·戈塞特在美国《赫芬顿邮报》撰文说,中国复兴不仅是全球化的催化剂,而且通过开启新的经济、政治、外交、知识和艺术视野,它还扩展了地球村,也扩大了在一定程度上收缩了5个世纪的世界体系。
六、“中国梦”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对实现“中国梦”正确路径的明确要求。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是发展中国、繁荣中国、复兴中国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人无精神不立,党无精神不强”。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中国力量,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汇聚起来的伟大力量。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生产力。只有海内外的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就会创造出令整个世界为之瞩目的新的 “中国奇迹”。
七、“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指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目标凝聚力量。“中国梦”以其丰富的意蕴和美好的愿景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勾勒出一个可亲可敬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传递出一种强大的正能量。前景令人鼓舞,使命催人奋进。从现在起,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八年时间,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不到四十年,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能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八、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强调,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因素。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永恒目标而不懈奋斗。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历史充分证明,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们就幸福安康。在实现“中国梦”的新的征程上,我们党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只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才能更好地履行执政使命,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把我们党锻造成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
(作者系省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28/7158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