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前沿观察

公路收费该咋收?

2013年05月29日 10:20

 

自去年10月8日起,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免收通行费。资料图片 记者 赵力文

●节假日收费公路免费可能换来收费期延长。

●收费多少、还贷多少、收益多少……公路收费信息应公开。

●“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公路修建模式短期内无法取消。

端午节快要到了,郑州市民姬大鹏兴致勃勃地盘算着利用假期带家人自驾游,去领略初夏的山水。可他在网上搜索后才得知:只有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4个国家法定节假日才能享受高速通行免费,他不免有点小失望。

而网上另一个关于公路收费的更大讨论话题,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发现《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正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本月已由交通运输部发布,目前正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004年,国务院发布并施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如今,这一触动各方利益、影响广泛人群的条例要修改了。

意见稿上的几处修改,牵动了众多人士的神经。

公路收费期限

能不能延长

在意见稿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现行条例第十四条有关收费公路收费期限的修改。

意见稿重申了现行条例中公路最长收费期限的规定,即政府还贷公路最长不得超过15年,中西部省市区最长不得超过20年;经营性公路最长不得超过25年,中西部省市区最长不得超过30年。

但意见稿同时为延长上述收费期限开了三道口子,新加入了3项规定:

一是国家实施免费政策给经营管理者合法收益造成影响的,可通过适当延长收费年限等方式予以补偿;

二是高速公路因改建扩容、增加投资需调整收费年限的,可依据本条例有关规定重新核定;

三是还贷、经营期满后,除由公共财政承担养护费用的以外,高速公路可按满足基本养护管理支出需求的原则收取通行费,收费年限可按照公路的两个大修周期进行核准。

有网友见此大呼,最长收费30年的“硬性”规定不攻自破了。

有媒体议论:每年20天节假日的收费公路免费却可能换来收费期延长,收费公路可是一点都不吃亏。

不过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顾大松认为,去年国家出台的节假日免费政策,确实对经营管理者的收益造成了损失,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应当给予补偿。如果国家直接拿钱补偿企业,公众肯定更不同意。补偿只能通过制度安排来实现,所以意见稿才补充了这样一条规定。

而供职于同一机构的研究员虞青松却认为,节假日免收通行费政策使公路经营公司的收入减少,但该减少的部分是否构成公路经营公司的损失,必须予以衡量,其判断的基准为投资总额。如果在经营期间,因免收通行费政策导致公路经营公司无法收回其投资总额,则构成损失,政府应当予以补偿。但如果仅表现为利润减少,则该减少部分仅为投资的政策性风险,属于企业应当承担的风险,政府则无需补偿。

 

收费公路信息

能否公开透明

“作为消费者,我自然希望费用越少越好。但作为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我也明白,要想享受某些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不付费是不可能的。因此,我更关心的是付费与服务是否匹配。”

“民众在堤内得到的优惠又会在堤外补上,甚至要补得更多。到头来一算账,收费公路运营方没受影响,只是民众得到了空头实惠,甚至要吃亏。”

以上网友们的种种疑问,使得人们对公路收费的透明度要求越来越高。

河南省供应链协会秘书长卢秋义认为,我国收费公路的运营方较为多元,一条收费公路的经营主体甚至随不同路段而不同,利益交织。比如我省经营高速公路的经营单位有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控股下的河南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还有鹤濮高速、郑新高速、南洛高速、许平南高速、光彩高速等公司。但一般老百姓往往并不清楚哪条公路是谁在收费,至于每条公路收费多少、还贷多少、收益多少等具体细节,更是无从得知。对于“适当延长收费年限”、“重新核定收费年限”等等,即使有合理之处,也会让人感觉在现实中会变相为无期限收费。

在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何建中说,收费公路信息公开的具体办法及通行费价格形成机制,将是今年的工作重点。

在意见稿中,关于信息公开也有相应的内容:“收费公路及收费站名称、收费单位、收费标准、收费期限、通行费收支以及养护管理目标完成情况等信息应当按规定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收费公路信息公开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发展改革、财政部门制定。”

更令人关注的是,意见稿明确提出,“经营性公路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卢秋义说,这意味着对利用社会资本建设公路的进一步规范。公路毕竟属于公共设施,特许经营也必须置于公众和政府部门的监督之下。

物流成本高

主要是通行费所致吗

伴随着对意见稿的争论,有关公路收费的一些话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公路通行费推高物流成本,导致物价上涨。”这一说法流传甚广。然而,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情况并非如此,因为通行费标准十几年来并没有变化。

5月27日,河南金辉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群英告诉记者,通行费要占物流成本的20%,根据路程远近会有增减。2003年该公司成立以来,历经十年,燃油、人工、用地等成本一路上涨,不过高速公路的通行费用标准没有变化,一直是按照2001年以来的标准收费。这几年很多二级公路不收费了,但是路上查车乱罚款的还是有。由于现在的客户对时效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物流公司一般都倾向于走高速公路。

但物流公司之间也竞争激烈,物流价格并没有涨上来。这样受各种成本上升的影响,利润是越来越薄。王群英感到物流公司的压力都很大,她说,第三方物流的货物比较规整,可以用叉车等机械来降低人工成本。我们这些零担公路物流公司,货物比较零散,还得人工挑拣。

河南巨洋方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庆平对成本的上升深有体会。他说,五年来,油价从每升5元涨到现在7元以上,员工月工资从一千多元涨到现在的三四千元,租地价格从每亩一两万元到现在的每亩五六万元,这些都让物流公司不堪重负,不过高速公路通行费标准并没有变化。运输成本高,一些车辆只能利用超载来提高运输收入,形成“超了罚、罚了超”的恶性循环。同时,公路“三乱”也并未绝迹,一些二级公路收费也依然存在。

赵庆平说,目前他们降低费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减少物流环节,减少短驳费用。

 

公路能否

由政府财政全额投资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出台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用收取的通行费作为对投资方的投资回报,用此政策吸纳各方资金迅速流向公路建设,解决当时建设资金严重不足的困境。

河南省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宣传信息中心主任李予川告诉记者,收取的通行费,不但用于还贷,还用于修新路贷款的资本金,使得这些年来河南的高速公路建设保持了滚动发展的良好态势。

1994年12月26日,全长81公里的郑州至开封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河南省无高速公路的历史。当时就是使用了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后来建设的开封至商丘、郑州至洛阳的高速公路则分别使用了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的贷款。

2003年,河南省高速公路投资完全对社会开放,国有、民营、外省企业都可以投资河南的高速公路建设。这种发展方式奠定了河南高速公路大发展的基础。如今,河南已经数年保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国第一的纪录。

这些年来,政府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增长。于是有网友提出,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如果更多使用这些财政收入,就能实现公路的免费通行。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与目前教育、医疗、保障房、养老、新农村等民生建设所需要大量资金相比,用财政收入建设免费的高速公路,似乎并不那么迫切,因为受益方只是有车族和运输企业。

据统计,目前全国高速公路建设贷款余额3万亿元。“十二五”末,这个数字还会继续上涨,这主要是由于中西部修路成本日趋上升。

李予川说,由于路网完善的需要,这几年新建的高速公路主要建在偏远的地方,从单纯的经济效益来说,一定时期内远远不能收回建设成本,“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模式恐怕一时还无法取消。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29/71619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