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格陵兰:投资有风险 上岛需谨慎
2013年05月29日 21:47
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屿,面积约216.6万平方公里,其中80%位于北极圈以内,为丹麦属地。随着对北极资源的认识深入,越来越多的人把格陵兰岛当做新的投资目的地。
北极理事会已在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上接纳中国、印度、日本等6国成为该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的身份将为中国与北极周边国家提供一个全新的交流和沟通平台,有助于中国更加深入地了解北极,参与北极事务,也将为中国在格陵兰岛开发自然资源提供有效渠道和法理保障。但专家提示,目前格陵兰岛矿产开发依然风险较大,有关企业需谨慎对待。
格陵兰的经济蓝图
要想实现经济自立,就必须发展本土经济,找到可持续的经济来源。对于格陵兰岛来说,最迅速、最有潜力的途径就是开发矿业。
格陵兰岛拥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藏储量,特别是稀土、铀矿和油气资源。其中,稀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
格陵兰岛西南部克瓦讷湾地区的初步勘测报告显示,该地区的稀土资源储量非常丰富,可以满足世界20%的需求。但该地区的稀土矿伴生铀矿,如果开发该地区的稀土资源,将不可避免地得到副产品——铀矿。
自1985以来,丹麦在核问题上一直坚持“零容忍政策”,丹麦没有核武器,不建核电站,不开发核原料,甚至与核相关的科研活动都被禁止。虽然根据《格陵兰岛自治条例》该岛拥有矿产开发权,但铀矿涉及到国防事务,受丹麦管辖,所以格陵兰岛一直禁止开发铀矿。
格陵兰岛新任总理哈蒙德上任后致力于改变这一法律,放开铀矿开采政策,允许铀矿作为开采其他矿产的副产品被开发出来。格陵兰岛工业和矿业部长基尔克高近日在哥本哈根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格陵兰岛政府正在进行修改法律的可行性调查,预计在2013年秋季向格陵兰岛议会提交相关议案。这一议案不仅需要格陵兰岛议会批准,还需要丹麦议会通过。可以预见,这将会引发丹麦国内的广泛争论,过程将是漫长而曲折的。
投资格陵兰岛迎来新机遇
北极理事会本月15日在瑞典北部城市基律纳召开了第八次部长级会议,中国、印度、意大利、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6国被吸纳成为该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国。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的身份将为中国与北极周边国家提供一个全新的交流和沟通平台,有助于中国更加深入地了解北极,参与北极事务,也将为中国在格陵兰岛开发自然资源提供有效渠道和法理保障。同时,中国作为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将遵守理事会宗旨和目标,更好地参与北极地区保护、科研和开发。
作为正式观察员国,中国可参加北极理事会的各种会议,虽没有表决权,但享有参与理事会事务的权利,拥有发言权、项目提议权,还可以参加北极理事会下设工作组,从此有了一个对北极事务施加影响的有效平台。
北极理事会成员对中国成为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均表示了欢迎。丹麦外交大臣瑟芬达尔说:“这显示出(北极理事会的)开放态度,反映出一个事实,即北极地区以外的不少国家同样享有开发这一地区的合法利益。”
他表示,在北极理事会这一平台下,北极地区以外的有意开发北极地区合法利益的国家都可以和北极周边八国一同坐在谈判桌上,进行谈判而不是展开恶性竞争。丹麦赞成北极理事会以一种开发的态度去接纳对北极有兴趣的国家。”丹麦政府和格陵兰自治政府一再声明,对包括中资在内的一切投资均持欢迎态度,一视同仁,不设任何障碍。
(图为5月15日北极理事会第八次部长级会议在瑞典基律纳召开。新华社发)
开发格陵兰矿产有风险
虽然各国媒体正在热炒格陵兰岛“开矿热”,但至少目前看来,格陵兰岛矿业开发的现实并不令人乐观。
位于格陵兰岛西南角的伊苏华铁矿项目就可谓是“前车之鉴”。该矿于1965年首先被秘鲁的马尔科纳矿业公司发现,继而由全球矿业实体力拓矿业集团掌管,随后在2005年被卖给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伦敦矿业公司。然而,该矿至今还未开始开采作业。
根据伦敦矿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矿已探明11亿吨铁矿储量,设计年产量为1500万吨精矿粉,这一项目的总投资约为23.5亿美元。伦敦矿业与中国四川鑫冶矿业投资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计划利用伦敦矿业的专业技术、中国的资金与劳动力,合作开发这一项目。此外,该项目的负责人也有着中国背景。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参与格陵兰岛资源开发的消息被西方媒体持续热炒,认为中国欲大举加入北极资源争夺战。
开发伊苏华铁矿,前期需要建设飞机跑道和发电厂等基础设施,大约需要3000名劳动力。伦敦矿业有意在格陵兰岛引进3000名中国劳工,这在岛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方面,格陵兰人担心引进外籍劳工会抑制格陵兰岛本地就业;另一方面,格陵兰岛人口只有5.7万,原本就脆弱的社区能否承受这样的巨大外来人口冲击,保持格陵兰社会的原生态结构,也成为当地人的一大顾虑。
2013年3月,哈蒙德在格陵兰岛大选中获胜,尽管他也主张加速开发格陵兰岛的矿产资源,但在实现手段上与前任政府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对待外籍劳工的问题上,哈蒙德的态度更加谨慎。基尔克高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访问时表示,新政府打算修改开放外籍劳工入岛的法律,强化工会的作用,以保障劳动者的利益。这意味着,按照当地法律规定的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矿业企业的实际工资成本支出可能上升。这也许不是最大的障碍,关键是格陵兰修改法律耗时漫长,伊苏华铁矿项目的启动时间可能被无限期延长。
另外,哈蒙德要求对矿产资源征收特许权使用费,也就是说,矿业公司从开始采矿的第一天起就需要缴税,这样一来,想到格陵兰投资的外国企业又增加了一大笔成本支出。
另有报道说,伦敦矿业在格陵兰岛的办公室已从格陵兰岛首府努克的市中心迁到了机场附近一座人迹罕至的平房,原来任命的负责人也“因个人原因”辞职,种种迹象不免让外界纷纷猜测:伦敦矿业是否准备放弃伊苏华铁矿项目?无独有偶,格陵兰岛近年来唯一正在开采的矿产项目纳诺塔利克金矿在近期也因财务问题停工,该矿的开发企业已于今年5月初申请破产。
考虑到格陵兰岛目前的情况,记者认为中国企业和投资者在决定对格陵兰岛一掷千金的时候应该慎之又慎。格陵兰岛人想实现通过开矿致富的梦想还有一段很长的道路要走,格陵兰岛成为投资热土尚不具备天时、地利与人和等各种条件,而格陵兰岛领导人需要改变现行思路和做法,进行大刀阔斧的政策改革,为招商引资打开方便之门。(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29/71621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