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走进“速度之城”—探访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学生创业孵化平台
2013年05月30日 09:53
加拿大安大略省西部的滑铁卢地区是加拿大著名的高技术创新基地,汇集了加拿大黑莓、美国谷歌等国际知名IT企业,也是众多高科技创业公司的孵化地。近年来滑铁卢地区相继涌现出了相当数量成功的学生创业公司,其中很多创办人都来自该地区的著名学府滑铁卢大学。
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所大学首屈一指的创新创业教育和文化。在校方为学生建立的各类创业机制中,一个名为“速度之城”的学生创业孵化平台最具特色。
“速度之城”计划启动于2008年,是滑铁卢大学为帮助学生创建通讯和传媒技术公司实施的学生创业孵化计划。该计划面向有志在高技术,尤其是移动技术领域自主创业的滑铁卢大学学生和校友,给予他们辅导和扶持,培养他们的企业家精神,帮助他们把创业梦想变成现实。
“速度之城”计划由4个分项目组成,即“速度之城”宿舍楼、“速度之城”车库、“速度之城”校园和“速度之城”风险基金。追求企业家精神的学生可以在不同阶段从不同的分项目中寻求宝贵的支持和帮助。
“速度之城”宿舍楼
“速度之城”宿舍楼是“速度之城”计划最早、也是最有创意的分项目。它让一群有创造力和企业家精神的学生集中住在一栋宿舍楼里进行创业“充电”、交流和实践,让学生有机会几乎每天浸泡在浓郁的商业氛围中,一边在学校正常修课,一边致力于创新和创业。这里因此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宿舍孵化器”。
宿舍楼可以容纳70人,大多为学生,也有一些校友。他们来自不同专业,经过严格的申请和面试选拔才被批准入住。由于名额有限和竞争激烈,只有那些被认为是思想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有机会入住。他们大多在入住前已有了初步成形的商业想法和创意。
(图片:“速度之城”宿舍楼的公共活动区,一些学生在这里交流、讨论。)
入住“速度之城”宿舍的创业学生居住期限是一学期,即4个月。到期后,学生的项目和创意经评估有进展后可以申请延长居住,未取得进展或创意无法实施的学生则要搬出宿舍,让位于大批等待申请入住的新人。
曾在“速度之城”宿舍一连住了3个学期的滑铁卢大学毕业生阿伦•格兰特目前在滑铁卢经营一家移动硬件生产公司。他说,住在“速度之城”宿舍里最让他受益的莫过于有机会经常与志趣相投的舍友交流探讨,集思广益。“由于周围有这些人,就比较容易迈出创办公司的前几步,主要是找到一个创业团队,或是一群可以合作的人。”格兰特说。
为了尽可能多给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条件,打造一个优质的创业生态环境,“速度之城”宿舍楼为学生配备了齐全的硬件设施,包括装有无线通讯设备的先进技术实验室,可以无线上网和召开远程会议;功能齐全的会议报告厅;方便学生交流讨论的公共活动区等。
此外,宿舍楼定期为入住学生提供各类创新创业的基本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组建创业团队;邀请学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和成功创业的校友座谈,向学生介绍最新科技动向、创业经验、投资趋势、营销策略等;帮助学生调整研发和创业的定位及方向。
“速度之城”车库
所谓车库,其实是一个占地7000平方英尺的超大开放式办公空间,为学生初创公司提供免费办公场所。走进车库,你会感到这里更像是一个创业“营地”——几张桌子拼起来,就是一个公司的办公场所。
这是“速度之城”计划所提供的最重要的一块“垫脚石”,解决了创业公司在草创阶段的办公条件问题,让它们得以减轻经济压力,积蓄力量,以便日后能够独立运转。
(图片:“速度之城”车库)
目前大约有30家学生创业公司在“速度之城”车库办公。其中,不少公司创办人都曾入住“速度之城”宿舍,在那里创立公司并将其发展一段时间后,符合条件申请进驻“速度之城”车库。
格兰特的移动硬件生产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他深有体会地说,公司最初的开销由几个创办人的个人信用卡支付,资金毕竟有限。假如没有“速度之城”车库提供的资源,很难想象会有公司现在的快速成长。
不过,包括格兰特在内的创业学生纷纷认为,“速度之城”计划最宝贵的部分是他们这些同道、同龄人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目前正与自己的团队在“速度之城”车库创业的滑铁卢大学校友加雷思•麦克劳德表示:“我们都从各自的经验中受益,过去三年里这其中的价值难以估量。”
“速度之城”风险基金
“速度之城”计划成就了学生的创业梦,成功创业的学生反过来回报“速度之城”计划,使之能够加大对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速度之城”风险基金就是该计划利用校友捐赠资金,加大项目扶持力度的一个典型事例。
“速度之城”风险基金由Kik互动公司创办人泰德•利文斯顿捐赠建立。Kik互动公司是“速度之城”计划目前孵化出的最成功的公司,已经得到800万加元(约合4800万元人民币)的风险投资。其开发的应用程序能让不同种类的无线通讯设备实现信息的即时共享,目前用户突破5000万。
2011年3月,年仅23岁的利文斯顿宣布向滑铁卢大学捐赠100万加元(约合600万元人民币)。利用这笔回馈建立的“速度之城”风险基金计划在几年时间里,向在全校范围评出的30个学生创新企业项目各资助2.5万加元(约合15万元人民币),作为创业种子基金。
“速度之城”校园
“速度之城”计划营造了浓郁的校园创业氛围,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业热情。为了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创业培训和辅导。该计划从去年开始面向全校学生推出了“速度之城”校园分项目,每周定期举办实用的创业讲座,由业内人士和成功人士介绍创办成功企业所需要的各方面条件和资源。
(图片:一创业青年在白板上记录想法,身后摆着他创办的公司最近获得“速度之城”风险基金2.5万加元创业种子资金的支票模型。)
“速度之城”计划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滑大鼓励创新、支持创业的环境、氛围和一系列具体举措。
第一,滑铁卢大学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参与创新和创业,认为广泛的专业——不管是工程、心理、健康还是法律、会计可以提供多元化视角,是创新过程的基础。
第二,滑铁卢大学对参与“速度之城”计划的学生实行了和本校教职人员相同的政策,即学生所创造的知识产权和价值完全归开发者和创办人所有,学校不提取任何成果转让费用。这项政策被认为是推动滑铁卢大学校园科研创新项目成功实现商业化的引擎。
第三,滑铁卢大学拥有加拿大大学中最大的科技园区和自己的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中心。对于在“速度之城”计划支持下成形的创新公司,滑铁卢大学将帮助其转入加速器中心进一步发展。同时利用学校与业界的关系,帮助“速度之城”计划与包括微软、谷歌等在内的众多高科技公司结成合作伙伴。(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30/7162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