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从总书记夜宿板房看党的群众路线

2013年05月31日 14:00

 

脱离群众是执政党最大的危险,而为人民服务,走到群众中去一直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习总书记用行动给官员上了生动的一课。

什么是政治?答案千差万别。毛泽东当年那句大实话,既符合国情,也可谓世界通则,令人印象深刻:“政治就是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

而今,置身推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直接面对面的“敌人”当然不会太多了。在当前语境下,“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需要更加平和的方式,那就是始终和人民群众在一起,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此而言,前几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到四川芦山地震灾区视察抗震救灾工作,夜宿帐篷区活动板房,给人的感觉“就像鱼儿归大海”,是政治家的本色体现。

这番感慨与党史上一个典故有关。

1949年3月25日清晨,毛泽东主席和其他中共中央领导人,从河北涿县改乘火车到达北平清华园火车站,随后坐车到颐和园休息。时任中共中央社会部部长的李克农出于安全考虑,安排部下将颐和园里一些和尚与工作人员清理了出去。一时间,要水没水,要人没人。社会部的同志连忙解释,赶走这些人是为了安全。毛泽东大声质问:“你蠢么,你把水全排干了,你那个鱼还讲什么安全?你就安安全全干死在那里,饿死在那里吧!”

当今时代,与习总书记夜宿灾区活动板房、亲近百姓之举相比,那些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的领导干部,不同样在犯傻吗?令人担忧的是,长此以往,他们也会“干死”“饿死”。

值得庆幸的是,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在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总书记夜宿板房,就是在回归优良传统。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一直是我们党的“传家宝”。

 

1985年3月15日,两位外地游客夜里找到时任武汉市长吴官正家里反映,武汉有些旅行社和码头服务很差。为验证真假,吴官正次日清晨来到武汉港十五码头,不料遭到当值服务员恶语相向。备尝劣质服务苦头的吴官正自我检讨:“武汉的服务工作没抓好,市长挨骂活该!”并以此为契机,推动武汉市出台一系列举措,把提高服务质量当作改革的重要内容。

28年过去了,每每提起这段往事,武汉市民至今感叹:“官正人民才满意!”

“官正”,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有不同内涵。夜宿板房,与那种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的做派,形成鲜明对比。“家常饭最养人”“百姓的床铺最暖身”,从领导干部一言一行,就能看出是不是真的与人民群众心贴心。凡是让老百姓看着“扎眼”的,肯定不是官正。

总书记夜宿板房,实际上也是一种实事求是。

不论哪一级领导到地震灾区视察指导,住宾馆或招待所原本无可厚非。当天晚上,总书记在帐篷中主持召开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听取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的工作汇报,并就下一阶段工作作出指示。会议结束时夜已深了,这时如果另择他处休息,不是折腾人吗?

翻开一本《王震画册》,一张照片十分抢眼:1960年他和新疆农垦战士在一起,王震席地而坐,穿的是黑色纽扣的紧身棉袄,脚蹬的布鞋泛起白边,清晰可见。新疆人为什么与王震亲?农垦战士为什么爱王震?那身棉袄、那泛起白边的布鞋就是答案:你心里装着谁,谁心里就会装着你。

“逼迫是苦,自觉是乐。”贪图名利的人,弄虚作假的人,不务实效的人,都会把吃得不好、住得不舒服,看做是“苦”。而对理想信念坚定的人,宗旨意识牢固的人,精神永不懈怠的人来说,都会自觉把与群众一起吃苦,看作是一次机会,当成一种难得的“甜”。

总书记夜宿板房,也为全党和各级领导干部树起了一个标杆。

放低身段,就能听到民声。在北京丰台,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世界艾滋病日活动;在河北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在甘肃兰州,到一家养老餐厅为七旬老人端饭……总书记上任以来的一连串足迹,让人民群众倍感温暖。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1981年那个冬天,时任新华社记者的刘云山同志,到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萨拉齐古镇的车马店投宿,烟雾中与农民攀谈,以此为线索写出新闻报道《夜宿车马店》。作品通过庄户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反映现实,反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成为一个经典。

这些生动的事例给人以启示,下半年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务必从具体事抓起,真正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抚今追昔,总书记夜宿板房,就是一次生动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同时也告诉人们一个朴实的道理:党员领导干部生活上不讲“档次”,思想境界和工作标准上就能提高“层次”。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31/71654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