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中国梦系列评论
实现中国梦 必须保持与群众“活”的联系—三十四论中国梦
2013年05月31日 14:00
“如果党再处生死关头,人民群众还会不会豁出性命保护共产党?”正是“大嫂”们的询问、老将军的哭声,为我们今天重新走进百姓、融入群众打开了一个新的认知视角。
这是一幅令人感到温暖的照片。刊登于上月《瞭望》新闻周刊上。她记录的是,不久前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驻村调研时与84岁老党员、老村干部农民姚长友促膝交谈时的情景。由于姚长友晚年失聪,罗书记起初用手势与老人交流,但发现手势交流不够流畅,于是,罗书记就用笔在纸上与老人亲切“交谈”。这张照片成为领导干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喜忧的一个缩影。正如罗志军所说:每次驻点都是当了一回村民,走了一圈亲戚,解剖了一个村子,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这种做法被称之为:“深耕”群众,与群众“活”的联系。习近平也曾指出:近年来,有些领导干部包括有的省部级领导干部不打招呼,不要陪同,一竿子插到底,直接深入基层和群众之中进行调查研究,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为基层和群众办了不少实事,群众赞誉:“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又回来了”。这使我想起几年前听到的一个故事:一位刚刚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老将军,驱车数千里,来到当年八路军总部所在地的太行山深处,寻找他的老房东。看到步履蹒跚、满头白发的老大娘,老将军急忙上前,搀着她的胳膊,叫了声“大嫂”。“大嫂”望着将军身边前呼后拥的卫兵和陪同人员,轻轻问了声:“是不是又要打仗了,想起了我们山里人?”老将军听后顿时哭了。从“大嫂”的问话,到老将军的哭声,让我们深思、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联想很多、很多。从沂蒙山到太行山,从红嫂到阿庆嫂,从乳汁救伤员到小推车上前线。没有人民的哺育、人民的支持、人民的保护,就没有中国共产党今天的江山。然而,随着进了城、执了政、掌了权之后,当年的一些共产党人确实是进了官场、忘了老乡,把养育他们的老百姓丢在脑后;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在鼠标移动知天下、手机一响遥千里的今天,绝大多数干部对于党和人民血肉联系缺乏战争年代那种切身体验的时候,脱离群众就成了党内的突出弊病和致命的潜在危机。在一些地方,党群干群鱼水关系变成了油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公仆成了官僚、老板;服务就成了恩赐、谋私。这种对党的宗旨和传统的颠覆,常使那些忧党心切的共产党人捶胸自问:“如果党再处生死关头,人民群众还会不会豁出性命保护共产党?”正是“大嫂”们的询问、老将军的哭声,为我们今天重新走进百姓、融入群众打开了一个新的认知视角。
列宁指出:“社会主义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创立的。它和官场中的官僚机械主义根本不能相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他还指出:“我们党的力量在于保持党和千百万非党群众之间活的联系。这种联系越实际,我们的成就就越可靠”。“活的联系”,被斯大林称之为不朽名言。这种联系是与党的生命同在、与党的发展共存、与时代潮流并进的鲜活的联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实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梦想的路径选择。所以,我们只有在保持与人民群众这种“活”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实现中国梦的巨大力量和成功基础。
保持与人民群众的活的联系,必须要有真实情感。对人民群众是否充满感情,是衡量领导干部党性的重要标准。习近平曾经指出:“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着进一步培养、巩固和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的问题。”真实情感就是真心爱人民。毛泽东看到警卫员牺牲、老百姓饿死流下眼泪,甚至临终前听到唐山大地震死伤数十万人民群众时号啕大哭,反映了对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邓小平说“我是人民的儿子”,反映了对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习近平说要“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也反映了对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十八大报告中“人民”词汇出现了141次。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系列讲话中,“人民”成为频率最高的词汇。这都表明了党中央爱民、亲民、为民、富民的真实情感。实践证明,人民在党的干部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多重,党在人民心中的威望就有多高多重。所以,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拉近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距离,始终保持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
保持与人民群众的活的联系,必须要真当学生。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智慧也在人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说过: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都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所以,毛泽东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拜人民为师,这就灵了”。真当学生,就是从思想深处真正把人民群众当先生,虚心向他们求教问策,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领导艺术的提高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中,不断从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和力量。不少地方领导干部在驻村蹲点后感慨地说:“在老乡家拉家常与在办公室接待群众来访不一样,睡在农家硬板床上考虑问题与坐在办公室沙发上考虑问题不一样,能够发现平时在办公室看不到、听不到的问题,学到在办公室学不到的新思想、新话语,拿出在办公室想不到的新思路、新举措。”可见,深入群众,就是来到了智慧的大课堂,我们的文件、讲话、文章就会接地气,体现民意,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
保持与人民群众的活的联系,必须要真心服务。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真心为群众着想,全力为群众造福。特别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1934年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深刻指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他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同的。……我们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做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做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这段话深刻地诠释了我们党领导革命成功的重要经验,就是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也是最根本的群众工作。
歌曲《江山》中唱出了共产党人的心声:打天下 坐江山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谋幸福 送温暖日夜不忘老百姓康宁团圆。老百姓是地 老百姓是天 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 老百姓是海 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永远坚持,人民群众就会拥护党、追随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作生命,把实现中国梦当作无上光荣的旗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会更加有力地证明人民的伟大力量!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531/7166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