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关系迎来新活力
2013年06月01日 20:45
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31日上午乘专机离开北京,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对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进行的首次国事访问,也是中国国家主席对特多及英语加勒比地区的首次访问,对深化发展中国同三国关系、推动中拉整体合作意义重大,将为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首次到访特多及英语加勒比地区
中国和加勒比国家虽然相距遥远,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源远流长。早在200多年前,就有中国人来到特多,此后近一个世纪里,华人陆续抵达圭亚那、苏里南、牙买加等国。上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加勒比国家的相继独立并同新中国建交,中国同加勒比国家关系日益密切。
(图片:这是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首都西班牙港炮台山上俯瞰的西班牙港市全貌)
中国驻特多大使黄星原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特多,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体现了中国致力于发展与特多以及加勒比地区关系的意愿和决心。”
自1974年中特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保持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双边关系一直保持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
进入21世纪,两国关系步入快车道,双方于2005年确立了“互利发展的友好合作关系”,充分体现了两国政府对发展彼此关系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态度,并有力地推动了经贸、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合作。
据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昆生介绍,访特期间,习主席将会见卡莫纳总统,同比塞萨尔总理举行会谈,会见参众议长。习主席还将同比塞萨尔总理共同出席库瓦儿童医院动工揭幕仪式。双方将签署经贸、教育等领域合作文件。此访将深化友谊,增进互信,扩大合作,将中特关系推向更高水平。
访特期间,习主席还将与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巴哈马、多米尼克、格林纳达、圭亚那、苏里南、牙买加等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就进一步加强同这些国家友好合作,推动中加关系发展深入交换看法。上述活动必将对推动中加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中拉合作基础扎实
2008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政策文件》,确定了中国对这一地区的政策目标,强调中拉人民友谊源远流长,明确提出目前双方处于相似的发展阶段,面临相同的发展任务,有增进了解、加强合作的共同愿望。这无疑有力地推动中拉在政治、经贸、科技和文教等领域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
中国和拉美及加勒比国家在推进经济全球化、维护世界稳定、国际经济和金融新秩序、反恐等国际政治和经济问题上持一致或相似的立场。进入21世纪以来,中拉高层互访不断,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
(图片:4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省三亚市同墨西哥总统培尼亚会谈前举行的欢迎仪式上,和夫人彭丽媛同培尼亚和夫人合影。)
中拉之间日益加深的政治互信,推动了经贸领域合作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双边贸易呈现跃升式发展,目前中国已成为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主要投资来源国。在世界经济存在下行压力的背景下,2012年中拉双边贸易仍逆势创下2612亿美元新高,同比增长8.1%。
中拉迅猛发展的贸易推动了各自经济的发展。有经济学家评论,近年来正是因为拉美对中国的大量出口,才避免了世界性经济危机对拉美的严重冲击。在双边贸易的迅猛发展下,促进互利投资正越来越被提上日程。
加强对拉美投资,符合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也同样符合拉美国家对中国的期待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目前,中国在拉美的非金融类投资存量超过了540亿美元,中方在矿业和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带动了中资企业的进入,拓宽了市场。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介绍说,目前中拉经济平稳发展,双方经济互补性强,市场潜力巨大,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今后一个时期中拉在经贸领域存在很大合作潜力。
推动中拉合作“趁热打铁”
如果说进入新世纪以来是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之间双边关系的“黄金时期”,那么习近平主席此访将形成“趁热打铁”之势,对深化发展中国同三国关系、推动中拉整体合作意义重大,体现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全方位外交的战略布局。
过去十多年间,中拉关系屡屡成为中外媒体和研究学者关注的话题。这种关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经济实力日益强大,以及国际政治、经济和金融局势发展变化相关,同时也与拉美地区新兴经济体的成长、成熟以及中拉合作日益紧密有关。
外交部部长助理张昆生介绍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拉美国家保持稳定发展态势,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当前,中拉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双方高层交往密切,各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外交学院院长助理王帆说,中国新任最高领导人此访具有重大意义,反映了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型进程。“伴随着中国加速从地区性大国转变为全球性大国,中国需要把声音传递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繁重任务,需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挑战、相互提供发展机遇。中国需要力促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发展”以更加顺利地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
“当前的中国,在处理任何双边关系时都将其放在整个全球治理的背景之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逸舟说。
习近平主席的拉美三国之行,是一次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战略性访问,是中国新领导层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动,也是中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外交理念的一次有力实践,必将对推动中拉全方位互利共赢的合作与交流产生深远影响。(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www.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01/7166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