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以学习探新路、改作风、创新局、促发展

2013年06月04日 07:59

 

在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下,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的重要讲话再一次提醒我们,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把学习放在首位,把学习与实践和探索紧密结合起来,以学习探新路,以学习创新局,以学习促科学的发展。

要有“本领恐慌”

学习是文明的传承,更是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在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不断发展的今天,学习的努力和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乃至一个经济实体和个人所具有的实力和竞争力。学习是重要的,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学习对我们来说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和更迫切的要求。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所谓决定性阶段,一方面就是说,我们在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另一方面,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最接近目标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困难的时候。在这一阶段,我们面临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能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新的发展,将决定着我们能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要解决当前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是需要智慧、需要本领的。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发展中积累了不少问题。现在遇到的不少问题很多是长期积累的老大难问题。这些问题经过长期努力没有解决好,又在新的条件下凸显出来。而且由于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老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新的矛盾又接踵而来。新老矛盾相互交织,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深层次的因素相互掣肘,这种情况不仅使我们在解决很多问题时面临两难或者多难的棘手选择,而且往往对要解决什么问题容易形成共识,但如何将这种共识付诸实施时却困难重重,甚至分歧巨大。比如说,建设生态型城市、美丽杭州,这一目标人人赞同,都希望能够尽快驱散雾霾,还我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但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行动中,无论是产业调整还是人们的生活习惯,都还有不少令人十分纠结的问题。比如说解决“行路难”、“停车难”的问题。“两难”的困境既有客观条件所限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主观努力不适应新情况新问题所致。人口多,土地资源稀缺等因素是造成困难的客观原因,但也有规划不合理、管理不到位、交通参与人规则意识不强等主观原因。在复杂的难题面前,束手无策、任其发展是不行的,简单、片面的办法也无济于事,要破解难题,必须通过我们大家的参与,大家的努力,不仅要形成共识,而且要共同行动起来才能解决问题。

“两难”的困境说明我们确实本领不够,问题是还有不少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没有“本领恐慌”。他们要么只看到成绩,回避难题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要么在难题面前怨天尤人,推脱责任,甚至只有“官位恐慌”,认为自己的本领超过了职位,一心想着提职提薪。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就要直面困境,破解难题,我们经常讲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这种好的精神状态首先就是要有“本领恐慌”,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感。有了这样的危机感,才有学习、提高的渴望,才有探索、开拓的行动。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满足就不可能有恐慌,更不会有学习的愿望。要学习,必须要有“本领恐慌”。 

 

以学习改进工作作风引领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 不学习不仅不能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而且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

这些年来,杭州在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就,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新的发展阶段,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各领域全方位竞争更加激烈、杭州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源要素约束加剧,面对这样的形势,要实现“四个翻一番”的目标,加快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在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中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为服务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新贡献,必须探索,必须开拓,必须重视学习、重新学习、深入学习。

近年来,杭州不断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努力探索,奋力开拓,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迈开了新的步伐,收到了可喜的成效。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对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建设学习型城市,是杭州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实现城市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提升生活品质的需要。如果说学习是个人提高素质、增强本领的途径,建设学习型城市就是一个城市不断发展进步,开创新局的必由之路。建设学习型城市,要以个人的学习为基础,把学习的效果体现在市民素质的提高上,但重点是有组织的学习,即要通过各级党组织、政府各部门和各种社会组织,积极广泛开展学习活动,形成重视学习的良好风尚,构建促进学习的网络和机制,使学习成为城市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形成共识,凝聚力量,通过学习克难攻坚,创新发展。

学习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也是关乎城市发展的大事情。建设学习型城市,强调的是学习,目的是应对新的挑战,实现新的发展。因此,要把建设学习型城市与杭州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结合起来,以建设学习型城市带动和引领创新性型城市、生态型城市建设、文化名城建设,进一步推动城市国际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更加自觉地在更高层次上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使杭州成为提高生活品质的示范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行区。建设学习型城市,就是要在学习中提高认识水平,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思路总结杭州发展的经验,研究杭州在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形成杭州发展的新优势。应该看到,在科学技术和知识不断更新的新时代,面对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解决各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没有学习或者学习不充分、不深入,我们就不可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就难免“南辕北辙”,甚至可能“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不仅不能在工作中开创新局面,而且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从这个意义上说,克难攻坚的勇气和睿智,来自于学习,实干兴邦的坚持和勤奋,检验着我们学习的成效。

另外,学习也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内容。学习,既是一种务实的态度,更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实践。学风盛一点,玩风就少一截。要以学习充实工作作风。领导干部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好学乐学,就会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少一点形式主义的东西。建设学习型城市,领导干部不但自己要带头学,组织群众学,而且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群众学习。共同学习、相互交流,是学习提高的最好方式,也是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好办法。从一定意义上说,学风反映并检验着工作作风,学习型城市建设要在全社会营造崇尚学习、积极学习的风尚,是促进工作作风转变,贯彻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联系实际,系统深入地学习

学习要带着问题,联系实际,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同时更要注意扩大学习领域,系统地学。既要从书本上学,课堂上学,也要从实践中学;既要向专家学者学,向人民群众学,还要善于向国外有益经验学,既要总结历史经验,更要面向未来,勇于在学习中探索和创新。

如何把有针对性的学习与系统性学习结合起来,是促进学习,也是建设学习型城市要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带着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体现了学习联系实际的要求,突出了学习的有效性,既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学习更注重实践经验,向实践学习。这种富于实践精神的学习不仅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应该大力提倡。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知识本身具有系统性,只有系统的学习才能筑牢一个人的知识根基,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架构,通过联系紧密、相互交融知识网络,构成对知识运用自如、举一反三的能力,进行知识和实践的创造和创新。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学习,是针对性和系统性学习的有机结合。因此,在我们的学习中,既要注意防止脱离实际的倾向,也要注意防止那种急功近利,零打碎敲,穷于应付,不注重系统性学习的倾向。要使学习型城市建设收到扎实、长效的成果,就要紧密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和我们的工作实际,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在这一方面,要下力气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和分析问题,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增强预见性。另外,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结合工作实际,沉下心来,持之以恒,系统地学一点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学习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要想学习深入下去,真正学到一点东西,能够通过学习得到切实的提高,就必须联系实际,坚持进行深入、系统性的学习,注重学习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真正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从根本上提高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表达思想的能力。

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组成的,把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学习的系统性结合起来,从组织学习的角度来看,就是既要针对不同对象、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学习不同的内容,又要在不同中体现共同的学习目的、收到共同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学习型城市中既要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个体的特点开展学习活动,又要注重他们之间的联系,体现学习的系统性。这首先要求我们在学习中不断深化“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市民素质提高的核心工程,也是学习的核心内容,而“我们”是由不同个体组成的杭州市民共同体。通过“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实践活动,在不同的个体中找到共同的价值观,这本身就是一种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提高的学习活动。在“我们的价值观”中,学习始终是一根红线,不仅把各行各业、各个不同年龄段的人们联系在一起,而且引导人们拾级而上,登上思想道德的高地。我们常说,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无论内化还是外化,都离不开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加明确,学习本身就是一种我们公认的高尚的价值观,它存在于我们心中,弥散在我们周围,引导和帮助我们不断发展进步,学习,学习,再学习,进步,进步,再进步。学习会使我们的心灵更美好,会使我们的城市更美好,会使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更美好。

(作者: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社科部主任、教授)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04/7168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