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中欧“光伏”案现曙光?
2013年06月04日 13:57
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案将在6月6日前公布初裁结果。眼下,这起涉及200多亿美元的中欧贸易纠纷进入最后博弈时刻。业内人士表示,鉴于已有多个欧盟国家公开反对向中国出口欧盟的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中国方面从政府到企业界也不断表明立场,尤其是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时就反对欧盟贸易保护得到德方支持,这起欧盟史上最大的“双反”案件存有一定转机。
内部投票显示反对声占上风
根据世贸组织(WTO)相关协定,价格承诺被定位为反倾销的一种补救措施。若出口商自愿作出令人满意的承诺,修改价格或停止以倾销价格出口,调查程序可能被暂停或终止,有关部门不采取临时措施或征收反倾销税。
5月27日,中国与欧盟有关方面就光伏、无线通信等多个领域的贸易摩擦相关问题进行磋商,尝试化解双反的贸易纷争。光伏行业人士表示,这次谈判结果无法预测,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欧洲各国,或将为此轮贸易纷争迎来转机。
5月24日,欧盟成员国已就对华光伏“双反”问题进行投票。据透露,在当日的投票中,德国、英国、荷兰、瑞典等14个国家投了反对票,另外还有三个国家“很可能”也投了反对票。此外,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立陶宛四国选择站在欧委会一边,而波兰等四国选择了弃权。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对于一些国家改变立场,这是欧委会没有料到的。在中方各层面与欧盟国家数次积极沟通之后,局势发生了变化。投票结果将改变光伏案博弈中看似中方处于的不利地位,对于力推此案的欧委会也将是一个沉重打击,并将削弱其在此后谈判中的地位。现在欧委会承受了更大压力。
光伏企业律师代表、英利绿色能源法务总监樊振华表示,即使是超半数成员国反对,欧委会仍有权对华光伏临时征税。但到了12月的终裁阶段,成员国的投票意见将起关键作用。所以欧委会现在要做游说。
德国立场对初裁作用有限
目前来看,作为“双反”调查发起国的德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已然明确。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呼吁结束欧盟与中国之间有关太阳能板与无线设备之间的纠纷。
德国知名浆料企业贺利氏光伏事业部全球总经理安迪•伦敦表示,大部分 德国光伏企业都对“双反”持反对意见,虽然这个税率对我们的影响很小,但会导致太阳能电池安装成本过高,回报期从6年增加到8年,希望欧盟能从长远考虑不要加征关税。
然而按照欧盟法规,上述投票结果对欧委会的初裁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有多数成员国反对,欧委会仍将“极有可能”在初裁中决定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平均为47%的临时性反倾销关税。
江苏中能副总经理吕锦标表示,尽管中德谈判取得一定进展,中国与欧盟的谈判却令人失望。事实上,投票的结果主要还是参考性为主,最终裁决还是由欧盟委员会来定。如果没有改变,6月6日初裁时会先征收保证金。
不排除有利中方的初裁结果
欧盟“双反”最终裁定将于年末出台,对于如今的光伏产业来说,当下的困境如何摆脱是最现实的问题。
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德古特称5月27日明确表示,欧盟委员会的责任就是保持独立立场,抵御任何外部压力,并完全依据证据来维护欧洲、欧洲企业和工人的大局利益。据悉,其已经采取行动,开始与至少三个投反对票的成员国举行“紧急磋商”。
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凤凰城经济理事会首席执行官巴里•布鲁姆预计,欧盟会通过反倾销,甚至可能会比美国更激进,不会有更多的漏洞和缺陷。
事实上,中国光伏企业并不是唯一受害者。一直以来,“双反”都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瑞士预测研究所的研究报告称,一旦征收惩罚性关税,最严重情况下欧盟将有24万人失业,造成270多亿欧元损失。
据巴里•布鲁姆透露,在美国“双反”关税执行后,许多本来与中国企业结成了前景良好业务关系的美国公司,如应用材料公司、NRG、通用电气公司和第一太阳能设备公司等,都会受到这个政策的打击。中国在亚利桑那州的两个重要投资项目,已经因为美国“双反”被取消,虽然说美国的太阳能板安装有一定的增长,但仍然影响了海外投资。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该事件或许存有转机。如果双方就价格承诺问题最终妥协,则初裁结果将不排除有利于中国光伏企业的可能。(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04/7169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