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透析“丹麦绿色发展模式”五要素

2013年06月06日 09:29

 

以“零碳”为目标的“丹麦绿色发展模式”,已成为全球探寻能源供应和安全的“实验室”,证明了人类只要选对了正确的发展路径,就有可能打破能源瓶颈对社会经济发展制约。“丹麦绿色发展模式”的诸多实践和做法,对我国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具体来讲,丹麦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经验可归纳为以下五大要素:

要素一:政策先导

丹麦政府把发展低碳经济置于国家战略高度,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

丹麦政府认识到,由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部门牵头主管能源非常必要。为此,丹麦能源署于1976年应运而生。该部门始终坚持节能优先,积极开辟各种可再生能源,即“节流”与“开源”并举的原则,大力开发优质资源,引导能源消费方式及结构调整。

为推动低碳经济,丹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利用财政补贴和价格激励推动可再生能源进入市场,包括对“绿色”用电和近海风电的定价优惠,对生物质能发电采取财政补贴激励等。

另如,丹麦政府在建筑领域引入了“节能账户”的机制。所谓节能账户,就是建筑所有者每年向节能账户支付一笔资金,金额根据建筑能效标准乘以取暖面积计算,分为几个等级,如达到最优等级则不必支付资金。经过能效改造的建筑可重新评级,作为减少或免除向节能账户支付资金的依据。

值得一提到是,丹麦政府顺从民意,放弃了最初准备开发核能的计划,并迅速厘清了以风能和生物质能为代表的符合丹麦国情的新能源政策。

2008年,丹麦政府还专门设置了丹麦气候变化政策委员会,为国家彻底结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构建起无化石能源体系设计总体方案,并就如何实施制定路线图。

 

要素二:立法护航

在丹麦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政府始终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是从立法入手,通过经济调控和税收政策来实现的,成为欧盟第一个真正进行绿色税收改革的国家。

自1993年通过环境税收改革的决议以来,丹麦逐渐形成了以能源税为核心,包括水、垃圾、废水、塑料袋等16种税收的环境税体制。

在各税种中,丹麦对化石能源的课税最高。例如:丹麦电价就包含高达57%的税额,如果用户不采取节能方式,就要付出更高昂的代价;丹麦汽车购置使用税约相当于汽车价格的200%,使得丹麦汽车的价格比其他欧盟国家高出两倍。

与此同时,丹麦政府对于节能环保的产业与行为进行税收减免。例如,为了鼓励对风电的投资,丹麦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对风机发电所得的收入一直没有征税。在运输领域,对电动汽车则实行免税。

值得一提的是,丹麦政府还出台了有利于自行车出行的相关政策,自行车成为包括王室人员及政府高官在内多数民众日常出行的首选。如今,丹麦自行车保有量超过420万,人均保有量为0.83辆,丹麦成为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

要素三:公私合作(PPP)

丹麦绿色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公私部门和社会各界之间的有效合作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国家和地区在发展绿色大型项目时,在商业中融合自上而下的政策和自下而上的解决方案。这种公私合作可以有效促进领先企业、投资人和公共组织在绿色经济增长中取长补短,更高效地实现公益目标。

丹麦南部森讷堡地区的“零碳项目”便是公私合作的一个典型案例。

2004年,总部位于森讷堡的丹佛斯集团时任总裁雍根•柯劳森提出:“我们的思维一定要超前,一定要放眼未来,充分考虑到我们这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到世界一流”。

基于这个理念,由一个名为“南丹麦未来智囊团”的组织策划、形成了“零碳项目”的路线图,设定了在2029年之前率先成为“零碳城市”的目标,较丹麦全国实现零碳的目标领先21年。

“南丹麦未来智囊团”由政府部门、企业界以及能源供应公司等80多方共同组成,并获得包括森讷堡市政府、丹佛斯集团、丹麦国家能源公司在内的五大基金的支持,最终在2007年正式付诸实施。

 

“零碳项目”由公共领域的市政和私人领域的公司进行商业合作,一切资金的流向完全透明,成为丹麦公私合作的一个典型范例。

要素四:技术创新

资源贫乏且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让丹麦政府和国民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把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

近年来,能源科技已成为丹麦政府的重点公共研发投入领域。通过制定《能源科技研发和示范规划》,确保对能源的研发投入快速增长,最终将成本较高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向市场。

此外,“丹麦绿色发展模式调动了全社会的力量,在政府立法税收的引领下,新的能源政策始终强调加大对能源领域的研发投资力度,工业界积极参与,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创新,催生出一个巨大的绿色产业。

通过多年努力,丹麦已经掌握许多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使丹麦的绿色技术远远走在了世界前列,丹麦也成为欧盟最大的绿色技术输出国。

要素五:教育为本

丹麦今天“零碳转型”的基础,与其一百多年前从农业立国到工业化、现代化转型的基础一样,均是依靠丹麦特有的全民教育,通过创造全民精神“正能量”而达到物质“正能源”,从而完成向更以人为本、更尊重自然的发展模式的转型。

上世纪两次世界性能源危机以来,丹麦人不断反思,从最初对国家能源安全的焦虑,深入到可持续发展及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层级,关照到自然环境、经济增长、财政分配等各方面因素,据此勾勒出丹麦的绿色发展战略,绘制出实现美好愿景的路线图,并贯彻到国民教育中,成为丹麦人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一部分。(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06/7173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