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4天3起火灾:筑好责任的“防火墙”
2013年06月06日 10:16
【网络舆情案例】
编者按:今年6月是中国第12个安全生产月。但是自5月31日以来,东三省连续发生三起重大火灾,凸显出的安全生产领域内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接连的大火,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更让人看到了不少地方和单位在防火安全上的麻痹大意和责任心缺失。让我们共同关注本期经典案例。
【事件介绍】
2013年5月31日中储粮林甸直属库“5•31”火灾事故过火粮食4万余吨
2013年5月31日下午,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大火,共有78个储粮囤表面过火,储量4.7万吨。其中玉米囤60个,储量3.4万吨;水稻囤18个,储量1.3万吨。目前火灾已经被扑灭,无人员伤亡。
火灾发生后,当地安监部门组成调查组进入现场。6月1日中午,国家粮食局工作人员也到达林甸直属库参与调查。
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已将林甸直属法定代表人停职,其他人员的处理和调查也同步进行。最终查明事故系配电箱短路打火引起,而发生短路或与设备随堆垛不断搬运有关。
2013年6月2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发生油渣罐闪爆事故
6月2日14时20分许,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发生油渣罐爆炸事故。据大连消防支队一位负责人称,共有三个油渣罐发生爆炸,一个苯罐最先爆炸,引爆了旁边另外两个油罐。爆炸造成两人失踪,两人重伤。截至3日凌晨,重伤的2人仍在医院进行抢救,生命垂危。
6月3号下午,大连市安监局通报了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6•2”火灾事故的相关情况。据大连市安监局副局长李昊介绍: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8万元。大连市环保部门现场实时监测,附近海域和水质目前尚未受到污染,在工厂附近海域,已经预防性地铺设了多处围油栏。
2013年6月3日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火灾已确认造成120人死亡
2013年6月3日清晨,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发生火灾,到上午10时火势基本被控制住,但现场仍有大量浓烟冒出。从德惠市米沙子镇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火灾现场救援指挥部获悉,截至6月5日12时35分,共造成120人遇难,70人受伤。事故发生后,企业法人代表已被控制。国务院已成立特别调查组。
据吉林省消防部门介绍,本次事故系厂房氨气爆炸引发火灾。
警惕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5月31日起,全国陆续发生四起安全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刚刚召开的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视频会,要求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抓好应急救援、安全培训、安全科技等公共安全基础建设以及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加大宣传贯彻煤矿安全“双七条”和“打非治违”等工作的力度,针对重点工作和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气温的升高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各地各部门应当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及时发现引发事故苗头,紧绷安全生产这根神经不放松,确保夏日安全生产。
黑龙江省公安消防总队认定,中储粮林甸直属库5月31日下午发生的严重火灾事故系配电箱短路打火引起。专家表示,发生短路或与设备随堆垛不断搬运有关。
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的火灾是在施工操作时引发的,6月2日大连林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4名工人对大连石化公司一联合车间939号储罐仪表平台进行更换作业,14时20分左右,939号储罐罐顶突然发生爆炸随之着火,并相继引起936号、935号和937号储罐着火。
吉林省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虽然目前没有公布事故原因,但是成功逃出的55岁的于国华说,这次火灾发生非常突然,而且强度很大,车间工人的工位又非常密集,这些都给逃生带来了困难。此外,工人平常缺乏火灾逃生技能和训练,很难有序逃离现场。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逃生门关闭,无法让逃生的人流有效通过。
分析人士表示,我国政府已经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令近年来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但是特大事故频发的事实凸显出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杨元元曾在5月31日召开的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视频会上说,各地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抓好应急救援、安全培训、安全科技等公共安全基础建设以及安全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目前,中储粮总公司已经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各分(子)公司立即对辖区露天储粮情况进行彻底检查,确保安全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启动对相关责任人的问责机制。对林甸直属库主任采取停职处理,相关责任人配合调查。
大连市安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调查组将科学分析和认定造成事故的技术原因,并追根溯源,彻底查清源头性问题,依法依规界定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提出处理意见,有关调查进展和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4日,记者了解到,吉林省将全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活动。据介绍,吉林省将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天然气、工商贸等领域和行业以及商场、学校、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整治,要做到全覆盖、深排查、严整改。同时,要突出抓好易燃易爆和存在火灾隐患地方的专项治理,确保不再出现类似事故,对排查不到位、整改不到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天3起火灾”,监管何在?
四天时间内,在我国东北连续发生三起重大火灾,令人触目惊心。虽然事故性质和暴露出的问题各不相同,但经济的损失、生命的逝去,都在提醒我们,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从源头抓落实,防患于未然。
5月31日下午,中储粮黑龙江省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事故,共有78个储粮囤表面过火,储量4.7万吨,直接损失高达8000万元。按照中储粮内部消防安全规定,其下直属粮库的消防责任人每季度都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防火检查。每个月至少一次对消防重点区域进行检查,对非重点区域进行抽查,抽查率不少于50%。此外,粮库消防部门还应该指派专人每天进行防火巡查,并做相关记录。
然而,就是在这样严密的防火标准下,粮库火灾还是发生了,大火背后暴露出来的管理问题足以令人警醒。有关部门有必要抓住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事故,来一次全方位的“解剖麻雀”,这对于全国粮库防火,以及日常管控工作十分必要。
6月2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发生了油渣罐爆炸事故,造成2人失踪,2人重伤。到2日18时,来自医院方面的消息说,受伤的2人生命垂危。据不完全统计,这至少已经是过去4年来中石油在大连发生的第六起火灾(爆炸)事故,倘若说一次是偶然,那么六次又该如何解释呢?
在2010年“7•16”火灾后一个月左右,事故原因、责任未厘清、赔偿未着手,该公司就隆重召开援救表彰会。以至于《人民日报》的评论也发出质问:大火为何“烧”不到责任人?显然,惟有将问责和赔偿程序制度化,才能让企业时刻保持警醒的头脑。
6月3日6时6分,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再次发生火灾。记者从火灾现场救援指挥部获悉,截至6月5日12时35分,共造成120人遇难,70人受伤。据公安部消防局初步调查,该事故是因液氨泄漏引发爆炸,非火灾。与前两次火灾不同的是,此次火灾人员伤亡严重,尽管从目前种种迹象来看,火灾极有可能是企业制冷设备泄漏所致,但这里面是否也有管理不到位、安全监管疏忽的漏洞呢?
无数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惟有监管部门严格履行职责,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可是,这个最为底线的要求,有时也显得特别奢侈。6月2日,湖南省浏阳市举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重点宣讲最新出台的《湖南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负责人保护员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台上正苦口婆心劝诫企业负责人履行责任,抓好安全生产;台下听者有的拿着手机缩在座位里玩游戏,有的干脆仰头大睡。指望这样的监管者,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无疑是痴人说梦!
【启示与思考】
今年6月是中国第12个安全生产月。但是自5月31日以来,东三省连续发生三起重大火灾,凸显出的安全生产领域内的问题依旧十分突出。
接连的大火,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更让人看到了不少地方和单位在防火安全上的麻痹大意和责任心缺失。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凡是可能出错的事必定会出错”,再微小的疏忽一旦结合在一起,就会酿成大错,引发巨大损失。从吉林德惠禽业公司火灾,到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火灾,再到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爆炸,均是对墨菲定律不幸而残酷的验证。尤其是对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而言,4年期间连发6起相似事故,人们不禁要问: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缘何一再出现致命的漏洞?
事实上,在绝大多数的安全事故中,人祸往往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比如对吉林德惠禽业公司火灾而言,之所以发生液氨泄漏引发爆炸这样的惨剧,要么是安全体制机制存有漏洞,要么是人的安全意识存在缺失。对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火灾而言,情况亦是如此:如果对配电箱的使用做到了定期检查,如果不是长期违规用电操作,火灾或就不会发生。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4年连发6起事故,“人祸”的魅影更是如幽灵般一再出现。
在所有生产领域,“安全大于天”的理念都会被不断提及,也均写入了相应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但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在很多安全事故现场,在穷究事故发生原因时,“粗心大意”“一不小心”等字眼一再出现。以吉林德惠禽业公司火灾为例,从当前可以看到的报道中可知,“公司平时为方便日常管理,在规定的上班时间内会将大部分车间门关闭,以防止随意走动扰乱工作秩序”。而正因为此,有幸存者描述称:事发车间仅一个侧门打开……
另外,消防安全意识欠缺,员工缺乏起码的逃生技能训练,也是此类事故暴露出的薄弱一环。据吉林德惠禽业公司火灾报道,在逃生的关键时刻,现场一片混乱,很多人的鞋都被挤掉了。逃生者反映,很多企业员工缺乏逃生技能训练。
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对于员工而言,要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能及时发现和清除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同时在火灾发生时,能够熟练运用消防设施,进行逃生自救和他救。
“祸患常积于忽微”,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刚性制度的执行,具体到所有时间、所有人那里,总会呈现这样那样的“敷衍了事”状况。等到事故发生后,才想起来痛定思痛;总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灾难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总愿意摆摆样子给人看,不愿意针对所有人强调刚性执行……正因为这些原因,人祸诱因积少成多地酿成了惨剧,导致了一次次安全事故的惨烈发生。
问题还是知易行难,很多人未必不知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却往往不能严格遵守安全规定。排除所有安全生产中的人祸因子,需要强调刚性制度的严苛执行,更需要每个人安全意识的入脑入心。
这3起严重火灾事故给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邻里失火,自查炉灶”。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引以为鉴,特别要把握火灾事故发生的规律,采取积极预防的原则,切实把火灾隐患消弭在萌芽状态。请筑好责任的“防火墙”,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燃”。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06/7173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