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网络安全合作是中美共赢之举
2013年06月14日 11:14
美国是最早创建和应用网络的国家,网络在各行各业普遍运用,成为美国的“命脉”和“生命线”。中国的网络普及度虽不及美国,但网民人数全球最多,联网区域最广,社会经济生活日益依赖于网络。确保网络安全,是中美两国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
作为两个网络大国,中美合作应对网络安全问题,既有助于维护两国安全利益,也是两国必须承担的国际责任。只要双方共同努力,网络不仅不会是中美直接较量的战略博弈场,反而将成为扩大共识、改善双边关系的利益交汇点。
今年以来,中美两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频繁交锋。美方多次指责中国的“网络间谍”活动,有些前政府高官甚至鼓吹,应允许美国公司对中国“黑客”实施报复。在日前举行的中美会晤上,网络安全也成为美媒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时间,网络安全似乎已成为两国交往中的新障碍,冲击着总体向好的双边关系。
美国是最早创建和应用网络的国家,网络在各行各业普遍运用,成为美国的“命脉”和“生命线”。中国的网络普及度虽不及美国,但网民人数全球最多,联网区域最广,社会经济生活日益依赖于网络。确保网络安全,是中美两国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
特别是,由于网络空间准入门槛低,无需身份认证,但与网络攻击的低成本和低风险相对,攻击行动带来的收益却极为丰厚,对犯罪分子极具吸引力。而且,网络空间在全球范围内互联互通,恶意行为一旦发生,必将波及多个国家,每个国家都可能成为网络失序的受害者。对恶意网络行为的追踪调查,也经常需要跨越国界,在其他国家的网络管理者、执法机构或安全机构协助下展开。
作为两个网络大国,中美合作应对网络安全问题,既有助于维护两国安全利益,也可为国际网络安全的实现奠定重要基础,是两国必须承担的国际责任。事实上,两国在网络安全领域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合作空间巨大。
合作打击网络犯罪。当前,网络犯罪分子普遍利用其他国家网络资源实施犯罪,给取证调查带来巨大困难,需要中美加强合作,推动完善司法协助协定。实际上,中美在这一领域已经在开展合作。例如,两国在2011年就曾联手破获全球最大中文淫秽色情网站“阳光娱乐联盟”。双方还可建立专门机制,快速发现和取缔严重危害网络安全的钓鱼网站和僵尸网络。
合作应对网络恐怖活动。所谓网络恐怖活动,既包括恐怖集团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招募成员、募集资金和传播非法技术等行为,也包括恐怖分子直接在网络上发动攻击。网络攻击行为易于实施,事先很难察觉和预防,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影响巨大,这些特点显然都符合恐怖分子的“要求”。可以预测,未来恐怖分子必然会越来越多地运用网络开展活动,达成目标。反恐一向是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助推剂,在网络中也不例外。
合作建立网络规则。长远来看,中美亟需合作建立网络规则,这是切实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在这一领域,中美可首先商讨界定一些重要术语,如什么是网络空间,哪些软件可被视为网络武器,以及用什么样的标准判定网络攻击,等等。在此基础上,双方有必要推动建立网络威胁信息共享机制,划定网络行动 “红线”,甚至建立网络热线,防止意外的擦枪走火。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网络行为准则。
中美两国国情不同、文化传统也有差异,这就决定了双方在网络领域的立场和目标也有很大不同。要实现合作,就必须正视双方间存在的分歧,理解和尊重对方的顾虑和需求,在此基础上寻求双方共识。
例如,在多数美国人看来,“自由”是网络第一要义,保护个人的网络行动自由,应当成为高于一切的目标。但在中国看来,在网络上漫游就好比在公路上开车,只有大家都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才能保障行驶畅通无阻。再如,中国认为,网络安全属于全球事务,需要国际社会共同解决。因此,最好依托现有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国际电信联盟等,相互交流看法、解决争端。但在部分美国人看来,中国的上述举动却表明“中国政府正在日益熟练地运用国际组织获取利益”,这对由美主导的国际网络秩序构成了挑战。
开展合作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是,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应客观和理性看待中国的网络能力。中国虽可称得上网络大国,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网络防护也相当薄弱,因此绝不是网络强国。据《经济学人》杂志情报组所做的研究表明,在二十国集团当中,中国应对网络攻击和利用信息环境的能力仅居第13位。如果总是抱着意识形态的偏见随意猜测和夸大中国的网络能力,必然导致双方的误解越来越深。
总之,网络合作是有利于中美双方的共赢之举。在中美两国元首共同致力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之际,以真诚的态度开展网络合作,不仅有助于维护两国网络安全,共同建设健康的全球网络空间,也有助于消除彼此间的误解,增加互信。我们相信,只要双方共同努力,网络不仅不会是中美直接较量的战略博弈场,反而将成为扩大共识、改善双边关系的利益交汇点。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14/7182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