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美国工厂迎来复兴?
2013年06月14日 11:14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第二个任期内,复兴制造业是其经济复苏计划的关键内容。奥巴马亲自前往各地制造工厂,不遗余力地为重振制造业摇旗呐喊。当前,制造业已开始回流美国,美联储6月5日发布的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说,大多数地区的制造业活动继续扩张。
美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增加,让一些美国人欢欣鼓舞。他们认为,美国工厂迎来复兴,将对新兴经济体的“世界工厂”形成不同程度的挑战。
(图片: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2月在北卡罗来纳州一家汽车零部件工厂发表演讲)
新的生产模式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郊区矗立的一座手机基站4月底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文章主角,只因其中装配的应急电池产自美国工厂。
(图片:美国《时代》周刊4月22日一期封面“美国制造”)
出口肯尼亚的这种电池由通用电气出品,是一种“会说话”的高技术产品,尽管由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制造,却能畅销非洲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市场。
出产这种电池的工厂位于美国东部老工业区,由一家老旧涡轮厂改造而成,造价1700万美元。改造后的车间整洁明亮,更像一间实验室而不是工厂。工厂员工大约370人,其中仅210人直接作业。
在180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车间主任手持一个iPad平板电脑,独自负责几乎整个工厂的运转,从灯光照明、取暖供热到库存整理和零配件采购。这得归功于安装在车间设备和产品中的1万多个无线感应器,它们将生产线上的情况实时传送给车间主任。
通用电气电池工厂是美国制造业复苏的典型,代表了新的生产模式,即更多的机器、更少的工人和更先进的技术。历经这轮改造之后,工厂将成为高度自动化的“实验室”,工人则必须精通电脑。
如今,工人要想在美国觅得就业机会,必须接受至少两年的技术学校教育,并熟练掌握电焊、车床等技术。未来的就业要求只会越来越高。一些专家认为,不久的将来,拥有四年本科学历将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入行门槛。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主任詹姆斯•马尼卡对此比喻说,制造业在美国卷土重来,今后的工人将成为一个“全新物种”。
工厂回归本土
爱室丽家具公司一反多年来海外承包惯例,回归本土,决定投资8000万美元在美国东部修建一个工厂。这被视作美国制造业复苏强有力的例证。
爱室丽家具公司强势回归,因为觉察到正在变化的商机。过去多年来,美国家具制造业难敌全球竞争,仅北卡罗来纳州家具工厂就因订单外包亚洲而削减7万多个工作岗位。当前的家具行业,速度决定一切。由于顾客们期望尽快收到家具,传统的外包生产弊病显现。
如今,爱室丽家具仍然从海外采购镜子和玻璃等配件,但重要的家具部件和填充物都已回国生产。“人们现在期待,最好一周内能到货,而且最好十全十美,”爱室丽家具公司行政总裁托德•瓦涅克解释。
(图片:1945年成立的美国爱室丽家具公司)
由于相似原因,伊利诺伊州一家中型零配件公司生意大好,为卡特彼勒拖拉机公司提供特别定制的零件。“我们速度更快,质量更好,”该公司总裁鲍勃•帕森斯说。
制造业回归美国本土,与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息息相关。虽然美国工人时薪仍是一些亚洲国家工人的7.5倍,但随着经济持续发展,亚洲工人的收入持续上涨,原来的价格优势不再明显。
另一方面,由于从页岩提取石油的技术日益成熟,美国工厂可享受更加廉价的能源供给。外包订单则不同,既要附加海外工厂高价能源成本,还要承担远洋货运费用。如今,从亚洲太平洋沿岸到美国西海岸海运一只40英尺集装箱货柜要2302美元运费,而4年前这笔运费不过1184美元。
科技研发源源不断
美国钢铁工业中心匹兹堡附近,ExOne公司把3D打印技术付诸应用。这家企业的车间里有12台3D打印机,每班3个员工就可以完成所有生产,规模小得好似一家车库里的工厂。
按照预先设置的电脑程序,打印机喷出不锈钢或陶瓷粉末,按照特定型号一层层累积粘合,直到一个零件成形。
与传统制造业相比,这种生产方式显然更为灵活且便宜。一位顾客曾经找到ExOne,希望他们生产一个传统的热交换器,产品出来后却不太满意。ExOne行政总裁肯特•罗克韦尔告诉他,只要他给出想要的热交换器设计图纸,ExOne就能生产。顾客半信半疑地把图纸交给ExOne,结果5天内就拿到了满意的产品。
(图片:ExOne公司生产的一款3D打印机)
3D打印技术一旦推广应用,必然有更多工人下岗。以铸造厂为例,工人不必往返仓库搬运模具,所有模具都储存在一个闪存内,接上3D打印机就能生产。ExOne生产钢铁制品的12台打印机每班只需2个工人和一个设计工程师就能完成工作。
另一方面,3D打印的方便快捷会赢得无数订单,甚至击败海外竞争。因为能够在6到7天内交付零件,不少买家愿意向ExOne订货。海外工厂却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生产和货运。
随着3D打印机日益普及,越来越多制造商只要少量的3D打印机,即可生产出专供太空、汽车和其他工业使用的高技术金属零件。甚至有专家预言,今后在工业发达地区,每个车库里就可能有一家工厂。
虽然只占全美就业职位的8%,但制造业与教育和科研发展息息相关,对美国经济至关重要。数据显示,制造业是美国私人研发部门近七成的收入来源,代表全国三成的生产力增长。“长远来看,生产能力对创新能力尤为关键,如果放弃生产,将丧失不少附加价值,”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史威利说。(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14/71832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