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活动总结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方案
2013年06月14日 18:54
根据凤发〔2013〕2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局实际,现就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的意义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党的性质的体现,也是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汇聚群众智慧力量的现实需要。这次专题调研活动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的基础和前提。主要目的是通过调研,查找践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问题,了解群众所需所盼所急,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探索活动开展方式方法,为活动全面启动做好准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更加扎实有效地联系服务群众,努力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造成群众满意工程,成为党员干部转作风、人民群众得实惠的生动实践。
二、调研内容
按照“底子摸清、问题查准、措施找对、总结规律”的总体要求,局各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田间地头、社区家庭院落、企业厂矿车间和对口基层单位,与广大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面对面倾听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征求对干部作风情况的反映,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做到“五个搞清楚”,夯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民意基础。
1、搞清楚当前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紧紧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到困难多、矛盾大的地方去,重点走访城乡低保对象和贫困户、企业困难职工、生活困难党员、上访“老户”等群体,重点了解生产生活状况特别是在就业、上学、医疗、住房、养老等方面遇到的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到发展和条件较好的地方去,重点走访农村经营致富能手、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先进典型和离退休干部职工,重点了解其在增收致富、引领发展、促进和谐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
2、搞清楚群众对干部作风、社会风气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什么。着眼群众关切,广泛听取当地企业家、个体工商户、投资客商和服务对象的意见,查找本单位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中层干部中“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以及庸、懒、散、浮、奢等损害群众利益、影响自身形象的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县委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的《实施意见》、“十项规定”和我局制订的“十要十不要”,深入查找在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方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各种表现。
3、搞清楚基层工作最集中的问题是什么。按照《关于全面推行“三问三解”联系群众工作法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的意见》精神和要求,采取与镇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干部和群众座谈、发放问卷等形式,通过“五问”(即入户走访当面问、多种形式广泛问、搭建平台集中问、剖析典型深入问、健全制度经常问),重点了解基层在推动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深入了解基层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和身心健康情况,了解他们对个人成长、工作情况、家庭生活以及福利待遇、工资报酬等方面的所需所想和意见建议。
4、搞清楚自身工作中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是什么。在全面摸清本部门、本单位的基本情况、目标任务、工作“短板”等底子的基础上,结合发展实际和职能特点,对照群众的反映要求和全县工作大局,深入查找与县委、县政府总体部署和要求不相符,与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主基调不适应的工作思路、工作举措,深入查找与贯彻群众路线、谋求群众利益相脱节的工作部署、体制机制,深入查找为政不廉、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和行为等。要对本单位、本系统重点信访和久拖未解决的信访案件进行包案调处、整改消号,实现“一控四降”,确保“两率一度”稳中有升。
5、搞清楚近年来在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是什么。结合“创先争优”、“三问三解”等活动,总结近年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好做法好经验,在不同行业、领域和层次上,发现总结一批坚持为民服务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总结密切联系群众方式方法、渠道途径和制度机制,为活动开展积累经验、提供借鉴。结合调研实践,探索活动开展目标要求、方法措施等,如活动要达到的目标、遵循的原则、把握的重点;活动中如何开展民主测评、批评与自我批评,确保不走过场;如何加强分类指导,增强活动针对性和实效性;如何构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等等。
三、方法步骤
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从4月下旬开始到10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部署动员(4月底以前)。局全体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省、市、县委文件和省委书记赵正永同志和市委副书记、市长上官吉庆同志、县委书记张乃卫同志讲话精神,明确这次调研的重要意义、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在此基础上,明确调研重点,细化工作措施,确保调研工作顺利进行。与此同时,要及时召开部署动员会议,搞好思想发动,使中、省、市部署和要求具体化、特色化,切实增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5月-6月)。局全体领导干部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项目建设、信访维稳、党建等工作,广泛开展“下基层、接地气”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意见、要求。要深入到我局包抓的西山村开展调研。调查过程中,要记好民情日记,要对照下发的调研提纲、调查问卷深入开展分析研究,撰写个人调研分析材料,调研分析材料要围绕“五个搞清楚”来撰写,特别要突出查摆自身思想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每名领导干部发放调查问卷不少于20份,要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确保全覆盖。
调研工作采取条块结合的办法进行。在搞好综合调研的同时,结合县委确定的10个专题开展调研,要把普遍调研与重点调研、直接调研与间接调研、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结合起来,既要通过实地查看、座谈研讨、个别走访等方法面对面调研,又要通过发放问卷和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体广泛征询各方面的意见。
第三阶段:梳理归类(7月份)。所有参与调研的领导干部要对调研排查出的问题,从基本情况、突出问题、整改措施、意见建议四个方面进行认真梳理归类,填写问卷调查汇总表、调研统计汇总表,每人撰写一篇个人调研分析材料,由办公室统一收集汇总,建立相关台帐和数据库。调研报告要全面分析影响我局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问题,要重点分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我局的表现;要重点查找在践行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意见建议;要重视查找分析改革发展稳定方面的重大问题、共性问题;要重视查找和解决党员群众反映的个体困难和问题。
第四阶段:整改落实(8月-10月)。坚持边调研、边整改,对调研出的各类问题,按照“谁调研、谁负责”的原则进行分类反馈,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落实的目标、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责任,实行销号管理。一定时期内能够解决的要尽快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向职工、群众做出合理解释,并创造条件解决。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要采取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整改落实情况要向党员、群众通报,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四、调研要求
1、坚持领导带头。局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谋划调研方案,确定调研专题,明确调研重点;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带头听取意见建议,查找问题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和整改思路,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榜样。局全体领导干部要全员参与,确保全覆盖、不重复,蹲点调研不少于10天。
2、保证调研质量。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围绕落实十八大精神和县委十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县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开展调研,围绕当前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切实在找准问题、分析问题上下功夫,在寻求科学可行的解决途径上下功夫,防止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调研报告既客观回顾成绩、系统总结经验,又深入分析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既有准确定性评价,又有精确量化分析;既立足当前提出务实管用措施办法,又着眼长远建立制度机制,达到摸实情、理思路、解难题、管长远的效果。
3、抓促当前工作。要结合调研工作,深化“三问三解”联系群众工作法,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做好霜冻灾害后农业生产补救工作,多方弥补损失。要加大国家生态县创建推进速度,持续抓好以“八清”、“三乱”、增水增绿为内容的村容村貌整治,通过项目扶持、企业赞助、集体出资、村民捐款等形式,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长效投入机制。要探索研究农村综合管理、科学管理长效机制和措施,用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增强群众文明意识,培养文明习惯。
4、加强督促检查。成立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各副局长、纪委组长为副组长的财政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安排部署、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工作。
5、保持良好作风。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县委《实施意见》、“十项规定”的要求,轻车简从,减少陪同。不同时派几个组或轮番到一个单位、村(社区)调研,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要把调研工作与“三问三解”、“下基层接地气转作风促发展”、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等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感情、带着问题、带着温暖,进群众门,住群众屋,解民忧、转作风、谋发展,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贯彻群众路线、改进作风的自觉性,增强履职尽责、服务群众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中共凤县财政局党组
2013年4月27日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14/7184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