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时政评论
常想想“底线”的“底下”
2013年06月15日 21:56
底线是临界点、分水岭,底线的底下是“深渊”,是“黑洞”,甚至是 “地狱”。 很多人在落马前,或多或少还是意识到了触及底线的后果,像是意识到了“底线”的“底下”是什么。但在侥幸心理的支配下,铤而走险,终究守不住底线,最终还是堕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
近段时间以来,李春城、周镇宏、刘铁男、倪发科等人相继被查处,刘志军受贿、滥用职权案已开庭审理,这也再次给党员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这些案件的查处,向全党全社会表明,触犯党纪国法,必然触及“底线”;“底线”失守,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都会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这是铁律。
常言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反观一些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心路历程,很多人在落马前,也经常提心吊胆、惊恐不安,心理压力大,生怕东窗事发,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可见,他们在“出事”前或多或少还是意识到了触及底线的后果,像是意识到了“底线”的“底下”是什么。但在侥幸心理的支配下,铤而走险,终究守不住底线,最终还是堕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
底线是临界点、分水岭,底线的底下是“深渊”,是“黑洞”,甚至是 “地狱”。曾几何时,在金钱、权力、地位等虚假光环的笼罩下,一个个落马官员在“出事”前,可能对自己的人生、前程、家庭、生活等编织过一个个“美梦”,对如何发挥“特权”、如何游戏“潜规则”、如何玩得“潇洒痛快”等招数不可谓不多、手段不可谓不高、野心不可谓不大,但心思费尽、机关算尽,就是没慎重想想“底线”的“底下”。现实中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告诉我们,思想滑坡、道德失范,权欲膨胀、贪欲泛滥,立身做人失去界限,必然深陷泥沼不能自拔,最终走上自我灭亡的不归之路,轻则沦为阶下囚失去自由,重则付出生命代价失去自身。一旦底线失守,事业再飞黄腾达,人生再光鲜亮丽,刹那间一切都会如同斑斓的肥皂泡,瞬息消逝得无影无踪,什么礼义廉耻、尊严地位、利益得失、希望梦想,统统都会化为乌有。
想想底线之下之羞愧,所以要坚守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底线”。守不住这条“红线”,注定要“大节”失措,身败名裂,成为罪人,为世人所诟病。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信念缺失、价值失迷,有人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关系”,不信“科学”信“风水”,甚至到了“笃信”的地步,完全丧失了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应有的信仰和追求。这些问题,任其蔓延,心灵中的“野草”和“荒草”就会疯长,权势和贪欲就会交织在一起变成一股疯狂力量,信仰这盏引路的明灯迟早会被“吹灭”,什么做人做事、为官从政的常情常理常识,什么共产党人的纯洁性和先进性,都会抛到九霄云外。久而久之,精神之柱必然要“坍塌”,思想道德防线必然一退再退,在歧途上必将越走越远、越陷越深,难以自拔,最终会坠入深渊而粉身碎骨。
想想底线之下之可怕,所以要真敬畏。现实中,大量反面典型案例告诉我们,心中泯没了对底线的敬畏,迟早会越底线、踩红线,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会无情冲击守护人生的堤坝,久之必定会导致洪水决堤泛滥,本来壮美的人生也必将混同泥沙而急剧直下,最终使灵魂窒息。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心中要有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压线,想都不要想,一触即跳,才能守得住底线。”生活中往往不乏这样的现象:有的人在事业起步阶段,大都能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谨小慎微、恪尽职守,也曾不断地告诫自己,要按规矩办事,绝不能以权谋私;要洁身自好,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但随着业有所成和职务升迁,手中的权力逐渐增大,周围的环境也熟悉了,唱赞歌的人开始多起来,抬轿子、吹喇叭、拉关系、套近乎的人也不断增多,于是,开始飘飘然、昏昏然,个人意识逐渐抬头,特权意识日益增强,忘乎所以、自以为是,目空一切、唯我独尊,利欲熏心、贪赃枉法,生活糜烂、自我放纵……无形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思想防线逐步涣散,长此以往,就会丧失必要的政治觉悟和法纪观念,甚至走向腐败堕落。诚如古人所云,“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对领导干部而言,有所惧怕,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都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和警戒功效。
想想底线之下之险峻,所以要自律。自律,是一个人的内在追求,是预防腐化堕落的“最后防线”。所以,古人把“励志自强”,“自律改过”作为品德修养的基本态度,强调“吾日三省吾身”、“不检束,则心日恣肆”,要自律以立德、立言、立行。实践证明,一个人一旦突破了自律这条防线,就容易消极颓废、腐化堕落,就会扭曲亵渎党纪国法;不加强人品官德修养,权力越大,胆子就越大,风险就越大,泥潭就会越陷越深,最终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灾难。所以说,管好自己,守住底线,既需要坚持他律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更需要自律以增强自身“免疫力”。而自律是把他律转化为“免疫力”的过程,自律程度越高,思想防线就会越牢,风险和麻烦就会远离自己。说到家,自律是一种理性自觉,是有效预防“精神崩溃”的良方;律己再难,也是对高远境界的追求,总不比在无助黑暗世界中孤求一线光明难。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15/7185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