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实名制工作服”引发的思考

2013年06月18日 14:34

 

【网络传媒案例】

编者按:近日,《“实名制”工作服引争议》一文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媒体曝光后,相关主管部门也意识到此做法有些不妥,并答复从即日起可以不用穿实名制衣服了。沸沸扬扬的环卫工人工作服实名制有了结果,但是有关“实名制工作服”这一提法值得我们思考。让我们共同关注本期经典案例。

【事件介绍】

郑州市经开区环卫工“实名制”上岗引发网络热议

5月24日上午,网友“@大公中原新闻网”在微博中爆料:在郑州市第八大街与经南三路交叉口附近。环卫工和绿化工反映上班必须穿印有个人名字的工作服,否则罚款50元,且拖欠工资三个月。

一时间,这条微博引来了大量转发和评论,网友众说纷纭。许多人将矛头指向相关管理部门,指责此举伤了环卫工的自尊;也有人建议管理部门的做法应当更人性化些,可换成名牌;还有很多网友对“伤自尊”的说法进行抨击,认为这种说法本身就包含了对环卫工这一职业的歧视。

环卫工人:宁愿天热穿长袖不穿带名工作服

5月24日中午12时许,记者在郑州市经开区第四大街处,看到一名身着蓝色长袖工作服的环卫工,她的衣服上并没有名字。

“大姐,这么热的天咋穿长袖上班?”

“短袖衣服上带名字,不想穿,热就热点。”

“为啥?”

“你觉得合适吗?去哪个工厂打工也没有见把名字印在衣服上的。”她不愿多说,把头扭向一旁。

第一大街上,一名身着橘色短袖工作服的环卫工正在工作,虽然工作服上没有名字,但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背后和前胸左侧仍保留着名字的痕迹。“用开水一烫,名字就能揭掉了。”她说,印名字的工作服发了两件,如果没有领导检查,她肯定不穿带名字的。“谁干活还背个名字?人家劳改犯还不背名字哩!穿上感觉可不自在。”

航海体育场附近,一名环卫工说:“领导说,不穿的话要罚款30元,但衣服发了两天了,也没见有人真被罚过,反正俺们都不想穿。”

一个半小时内,记者共遇到了6名环卫工,她们无一例外都把衣服上的名字揭掉了。

 

管理部门:为方便监督会考虑整改

当天,记者就此事联系到郑州市经开区社区管理服务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与郑州市大多数行政区不同,经开区没有将环卫和绿化工作实行公司化运营,而是由社区管理服务局统一管理,环卫工约600人、绿化工200多人,均是聘用的临时工。

“工人这么多,管理人员却非常少,我们最多只认识个班长(单个环卫工小组的负责人)。夏天热,可能有人会偷懒,如果工作时间躲在阴凉地儿乘凉,我们根本不知道他是谁。”工作人员说,印有名字的工作服下发只有几天时间,此举一是为了方便群众监督,二是为了方便管理人员监管,发现问题一眼就能落实到人。

“其实有环卫工反映不想穿带名字的衣服,虽然有不穿要罚款的说法,但知道他们辛苦,现在一个人也没动真格罚过钱。”工作人员说,针对网络上的议论,他们已向领导进行了汇报,将商讨整改措施,有最新意见会第一时间致电记者。

新闻追踪:

《“实名制”工作服引争议》一文引起了读者们的热议,该文也引起了相关主管部门的关注,并答复从今天起可以不用穿实名制衣服了。

主管部门:名字是缝上去的,拆掉线就可以了

5月24日,当事辖区社区管理服务局关于“实名制”工作服进行了答复:给环卫绿化工人配发“实名制”工作服,主要是基于增强责任心,增强自我意识,体现劳动光荣,同时起到自我监督、互相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社会监督的作用。

鉴于部分环卫绿化工人对穿着“实名制”工作服有顾虑、有异议、有争议,不愿穿“实名制”工作服,我们充分尊重这部分环卫绿化工人意愿,从今天起可以不穿。

在今后的服务和管理中,我们会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人性化管理理念。

那么可以不穿实名制工作服,工作时穿什么,是否发放新制服呢?该局工作人员表示,名字都是缝上去的,拆掉线头名字就去掉了,不影响服装使用。

记者回访:环卫工说去掉名字现在干劲十足

5月24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了该区,看到这里的绿化工和环卫工大都把衣服上的名字拆掉,他们对于记者的拍照也不再躲躲闪闪了。

环卫工老常已近70岁,他说:“衣服上带名字就像背着一个包袱,现在去掉名字终于轻松了。我都70岁的人了,以前年轻人问路还都尊称一下‘大爷’,穿着实名制衣服的这段时间都被人直呼姓名,感觉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老常说,环卫工工资不高,干起来也不累,他就图个自在,活动活动老胳膊老腿儿,实名制开始的第一天,他就有辞职的想法了,去掉名字现在真的干劲十足。

网友热议:

@小叶妈妈992:这事应该让领导先上,领导的大名先印出来,让他先穿出去扫几天地,如果他能做到了,别人也可以这么做。

@若水轻流:在工作场合穿印有名字的工装,本身没错,也符合职场礼仪规范。问题是把名字和罚款拖欠工资联系在一起,且管理者只要求员工佩戴,就有强迫之嫌。

@欧布吉岛:我觉得挂个工作牌或工作卡比较好,这样比较美观,印在衣服上太不雅观了。

@Hi张:一直在倡导劳动不分贵贱之分,把名字印在衣服上可以说侵犯隐私,但不能说伤自尊,本来就说劳动最光荣,各行各业地位平等,说伤自尊的前提就是认定环卫工人低人一等的认知。

@谁是谁的谁:大街上谁都能叫出你名字,别不别扭啊?名字也是隐私啊!

@冲动的惩罚68:上班时间佩戴胸卡可以,这样有点过火了!

@渊强:还环卫工师傅一个尊重!

@牧马人陈威:警察、球员、解放军都可以,环卫工就丢人了?

@菜刀小分队:你觉得丢人伤自尊,是因为你本身就有职业歧视。

@自由的游方僧:请他们的领导做出表率,从自身做起,先把自己的名字印到工作服上!

专家建言:尊重劳动者也包括尊重他们的心理

为方便管理把名字印在工作服上,当初的设计者肯定不会想到在网上会引起“轩然大波”。到底是网友小题大做,还是做法确实欠妥呢?

对此,郑州轻工业学院社会学博士李贵成认为,劳动没有贵贱之分,每位劳动者都值得我们尊重,但这种尊重,不仅是尊重他们的劳动果实,也包括尊重他们的心理,不带给他们心理上的伤害。

他认为,在衣服上印环卫工人和绿化工人的名字,假如征得了个人同意,无可厚非;假如没有征得个人同意,只是管理部门方便管理的“一刀切”,而且还强制必须穿,这种管理方法就太不人性化;在环卫工人已经拆掉名字、无声抗议的同时,还继续推行,可能就不会取得想要的效果。

 

【启示与思考】

沸沸扬扬的环卫工人工作服实名制有了结果,可以不再穿了,没想到的是以这样的理论来结束的,美其名曰体现劳动光荣。这是一种什么心态?真有点欲美其行,何患无辞的味道!

其实,实名制工作服未尝不可,但是需要有一个环境,比如内部较封闭的环境中,能起到一种监督的作用,但是像环卫工人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中,穿上实名工作服,就有点情感上和思想上的隔阂,这个隔阂在哪里,在于目前社会现实里劳动并不平等,本质上说为了活着的劳动都是光荣的,更何况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根本上是反对不劳而获的。

但是,社会劳动有差别是客观的,这简单从报酬上来说,环卫工人劳动虽简单,但是很辛苦、报酬低,也就客观上显示了其社会地位,这是否认不了的,尽管前段时间有硕士生竞争环卫工作岗位,但那种醉翁之意不在酒,你懂的。尽管社会物质差别很大,但是不管地位高低谁都有自尊,精神上这些差别并没有这么大,让环卫工人穿上实名制工作服在大街小巷忙碌着,情感上的隔阂是难以消除的。

再说,我们很多地方呼唤实名制,比如公务员、党员、领导,这些社会身份特殊的一群,不仅要监督别人,更需要别人监督,实名制对他们来说在增强责任心、自我意识上才有大作用,但是谁又见到公众场合有人吃这螃蟹的。今天郑州拿环卫工人开刀,思想上灰色且不去说他肮脏,可见一斑,如果真向这位管理者所言,体现劳动光荣,为什么他们不带头穿上马甲上街监督扫马路,即使不动扫把扬起灰尘,也未曾见过。

本质上,在我们社会精神中劳动是光荣的,这个理念要发扬光大,也是我们实现远大理想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必须,但是目前是按劳分配,在这个初级阶段,劳动是有差别的,特别是有权力的劳动和没权力劳动差别更大,真正需要监督不是环卫工人这类“低端”劳动,而是那些可能影响社会公平、可能存在以权代替劳动的所谓“高端”劳动,这些劳动着的大人先生们,更应该先实名制马甲起来。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18/7188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