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经验启示
“亲民日记”搭建警民连心桥
2013年06月18日 14:22
2012年以来,扬中市公安局结合实际,创新群众工作载体,拓展联系群众渠道,在全体民警中推行“亲民日记”制度,将民警工作中与群众的沟通交流一一记录下来,为警务决策提供参考,公安工作得到了质的提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
一、背景与起因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后最大的政治危险。胡锦涛总书记建党90周年讲话,再次把人民群众、群众工作提到了至高无尚的地位,提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2012年3月,全省公安机关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会上,孙德文厅长部署了在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为期三年的群众工作创新工程。扬中市公安局第一时间作出反映,在全省率先提出实施“民意警务”战略,全面推出“大整改、大调解、大评议、大服务、大提升”“五大”工程,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和方式,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誉。
针对扬中市社会现实状况及公安工作特点,在“民意警务”活动过程中,该局要求民警有重点地做到“四个搞清楚”,即真正搞清楚当前群众主要的期待和要求是什么,当前改革发展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是什么,驻点地区最主要的治安问题是什么,基层公安机关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为最大限度地畅通社情民意,公安局全面实行“亲民日记”制度。
二、做法与经过
制定《扬中市公安局亲民日记制度》,要求全体民警撰写“亲民日记”,每月分层、分类进行分析研判,并把民意分析与治安形势分析“捆绑”,纳入情报信息定期会商会议,为警务决策提供参考,形成警民互动良性循环。“亲民日记”工作法推行后,辖区群众的所思、所想、所忧、所虑都第一时间得到反映,一大批民生、治安问题得到及时解决,警民关系进一步和谐融洽。
一是定期公开“日记”,真心实意解民忧。该局统一印制、发放近400本《亲民日记簿》,基层所队民警人手一册,要求基层民警经常深入基层,如实记录群众所思所盼所需所怨并通过网络、宣传栏等公开亲民日记内容,把收集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举措、结果公开出来,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如该局城东派出所民警在走访时,有群众反映盗窃电动自行车案件多发。民警将这一情况记入亲民日记后,及时向所领导汇报,派出所迅速整合警力,与刑侦、城西派出所协同作战,开展巡逻布控,在市区抓获犯罪嫌疑人蒋某,破获系列盗窃电动自行车案件30余起,起获赃车20余辆,涉案价值8万余元,当地群众拍手称快。
二是定期交流“日记”,查找差距促提高。该局把“亲民日记”作为促使民警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种具体形式和措施,旨在通过“亲民日记”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局党委号召全局民警要时常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把解决群众的困难落实在行动上,在群众、党员民警和党组织之间架起相互理解、信任和沟通的桥梁,要求各基层所队每月召开一次“亲民日记”工作小结会,民警之间要相互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好,看谁做得实,相互交流学习,从而促进工作的提高。具体做到“三比”,即比一比走访群众的次数、比一比亲民日记的篇数、比一比解决问题的个数。通过相互交流,使民警能够及时总结经验,能够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以增强为民办事的实效性与责任感,提高基层工作的能力,拉近同广大群众的距离。
三是定期检查“日记”,强化责任添动力。为确保“亲民日记”制度的效用最大化,该局把落实“亲民日记”纳入到量化考核评价体系中,明确有关领导和部门的工作责任,建立定期督查制度,局党委成员按分工联系每月查看各基层所队民警日记,提出点评意见。通过点评,使基层民警明确努力方向,增强为民服务的责任感,激发其工作热情。确保“亲民日记”落到实处,从而更加有效地促使“亲民日记”真正发挥出“访民情、帮民困、解民忧”的作用。在2012年5月9日的《亲民日记》里,八桥派出所民警季茂生清晰地记着永胜村一组79岁的冯兰英和80岁的于凤英两位老人的难事。当天上午,民警入户走访时,得知两位老人因为行动不便,没办法到派出所办理二代证。民警将这一情况记入《亲民日记》后,立即开着私家车来到两位老人的住处,把他们接到派出所。帮她们办完身份证后,季茂生又将她们送回家。同时民警还留下了警民联系卡,一再提醒老人若遇上难事可以随时打电话联系民警。该局还将落实“亲民日记”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制度,积极探索民警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
三、成效与反响
一本小小的“亲民日记”牢牢的将警心和民心连在了一起,“亲民日记”工作法推行以来,全局基层民警共走访群众2.1万余人次,撰写“亲民日记”2800余篇,发现问题40余个,为群众办事780余件。正因为“亲民日记”制度的扎实推行,该局掌握和解决了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问题,把群众呼声这个“第一信号”转化为“第一行动”,把民情民意转化为警务决策和警务行动,该局“民意警务”机制收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江苏警官学院党委书记左锁粉、镇江市政协副主席、政法委副书记、公安局长夏新平、扬中市委书记孙乾贵、政法委书记沈大银等领导先后给予专门批示。《人民日报》、《人民公安报》、《江苏法制报》、《京江晚报》等中央、省市媒体先后对“亲民日记”制度进行报道。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18/7188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