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经验启示

解难题办实事

2013年06月21日 09:05

 

自2013年2月以来,巴州环保局根据自治州党委、州政府关于贫困村帮扶工作的有关安排,由杨春副局长带队、巴州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李建明等组成的州派扶贫开发第九工作组,深入该州和静县阿拉沟乡夏尔尕村进行重点帮扶,密切联系群众,结合当地的工作实际,与当地干部一起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及时展开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背景与起因

根据巴州州委“转发《关于在全州开展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服务群众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巴党办发[2013]5号)和“印发《自治州山区特困村(整村推进村)重点包联帮扶工作方案》的通知”(巴党办发[2013]7号)文件精神,州派扶贫开发第九工作组严格按照要求,结合巴州环保局制订的《包联帮扶工作方案》和《2013年帮扶工作计划》,扎实开展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工作组以巴州和静县阿拉沟乡夏尔尕村为重点帮扶对象,按照“提高帮扶村经济实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力量、扩大农牧民再创业、促进农牧民再就业”为指导方针,以“努力改善帮扶村的环境、扩大牧民收入增收渠道”为工作目标,为夏尔尕村的发展创造条件,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做法与经过

(一)加强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情况

工作组与该村所在乡党委、政府领导取得了联系,及时召开座谈会,认真了解当地的社情民意和当地牧民的诉求,为展开工作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经了解,帮扶对象夏尔尕村有156户、村民562人,其中,只有1户为汉族,其余户数全部为蒙古族。该村居和静县城180公里,以牧业为主导产业。该村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通往外界的桥梁被洪水冲毁,牧民出行困难,物资运输受影响;二是由于该村地处偏远,受通信、通讯设施条件的限制,与外界沟通联系不畅,直接影响该村与外界的交往;三是受相关条件的制约,牧民至今仍未使用自来水,只能引用村前夏尔沟河的河水,饮用水卫生没有保障,影响牧民身体健康;四是该村的自然条件优势未得到充分开发,尚有很多潜力可挖;五该村区域生态环境工作有待加强。

(二)确定帮扶目标,强化协调沟通

在掌握以上情况后,工作组有条不紊地展开工作,做到工作有计划、进展有安排、工作有目标。

一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扶贫帮困工作要求,精心制定了《和静县阿拉沟乡夏尔尕村整村推进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内容,细化了工作目标。

二是就包联点基本情况、整村推进工作方案、需要上级支持的重点、扶贫项目申报、存在的主要问题等与扶贫办领导进行积极的沟通和对接,取得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加快推进夏尔尕村整村推进各项工作。

三是协调州委常委张军同志主持召开了由扶贫办、环保、水利、电信公司、联通公司等九部门领导和包联企业领导参加的第九工作组扶贫开发专题协调座谈会。参加会议的与会人员一致表示将按照州委包联帮扶工作的统一要求和此次会议精神,认真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将包联帮扶工作落到本部门工作实际中。

四是积极争取“和静县阿拉沟乡夏尔尕村2013年自治区生态修复项目”环保专项资金。工作组加班加点,在短短四天时间编写完成了《新疆和静县阿拉沟乡夏尔尕村草场围栏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并专程上报自治区环保厅初审。经自治区环保厅自然处初审,符合上报要求。同时,工作组就编制《和静县阿拉沟乡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一事多次与自治区环保厅环境咨询中心等部门沟通、协调,自治区环境咨询中心领导表示,将大力支持夏尔尕村所在的阿拉沟乡早日创建成全国生态乡镇。

六是充分发挥包联企业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为壮大集体经济、加快牧民增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支持。一是请农业技术专家共同考察了夏尔尕村温室大棚拟建厂址,就温室大棚建设条件、规模和标准进行论证,初步确定包联企业帮扶工作方案之一,即为夏尔尕村建设两座节能温室蔬菜大棚,以解决牧民冬季吃菜难的问题,同时解决部分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二是对今年开工的富民安居房建设点进行调研,初步确定包联企业帮扶工作方案之二,即协助夏尔尕村贫困牧民建设冬季暖羊圈,以完善牧民生产设施,提高贫困牧民畜牧业发展能力。三是充分征求乡政府和村委会的意见,结合实际制定了2013年包联企业帮扶工作方案,明确帮扶任务、项目、资金及责任企业。重点帮助解决该村富余劳动力,实现部分劳动力向城镇、产业工人方向转移。

 

(三)加快实施进度,解决实际问题

截止目前,在州委包联领导和下派工作组的共同推动下,部分制约夏尔尕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已经得到解决,还有一部分正在解决。

一是通光纤。巴州移动公司于4月12日至18日完成了阿拉沟乡政府和夏尔尕村约20公里的移动通讯光纤铺设工作,目前正在购买基站设备。根据通讯设备订购周期,预计6月中旬设备可安装到位。此举将解决阿拉沟乡和夏尔尕村移动通讯信号不畅、网络不通的问题,彻底改变夏尔尕村不通网络的历史。

二是通自来水。巴州水利局水改办根据现场踏勘结果,于 4月22日安排施工和技术人员进驻夏尔尕村,对自来水管网进行全面维修改造,争取在5月底完工并实现通水,彻底改变该村自2006年以来一直不通自来水的历史。

三是通邮件。巴州邮政局已责成和静县邮政局制定了阿拉沟乡和夏尔尕村邮件投递方案,将原来由村民到县城三个月取一次报刊、杂志和邮件改为每周两次由和静县发往阿拉沟乡的公交车代送,并由县邮政局聘请兼职人员从阿拉沟乡送到夏尔尕村,彻底改变阿拉沟乡和夏尔尕村多年来三个月才能收一次报刊、杂志和邮件的现状。

四是通桥梁。自驻村后,该工作组借助巴州环保局的各种业务和工作关系,积极与中铁十四局S301省道项目部领导进行协调和沟通。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中铁十四局S301省道项目部领导同意无偿援建夏尔尕村的两座水毁大桥。大桥的修复改造工程于2013年5月4日正式动工,目前已完成了桥梁基础开挖、双层基础和桥墩的混凝土浇筑等基建工作。预计全部混凝土浇筑量可达120余方,回填土方量可达2000方,5月底可完成桥头土方的填筑和护坡工程。

以上四项惠民工程预计总投资约为310万元,其中光缆工程和移动通信设备升级改造工程125万元;自来水修复改造工程30万元;通邮费用5万元;桥梁修复150万元。以上工程预计将于6月底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发挥作用。

三、成效与反响

工作组进驻和静县阿拉沟乡夏尔尕村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立足现有条件,不畏艰难困苦,敢于开拓,密切协调,勤奋工作。在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扶贫帮困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把党的富民政策直接带到农村,把各级党组织的关心、爱护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转变在实际的行动中,体现在效果的落实上;

二是从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个根本问题着眼,以破解村民最急需、最迫切的难点入手,集中解决了该村存在的重大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实际成果,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三是以优化该区域放牧结构、改善生态环境、造福群众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该村制定长期规划,为该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经过该工作组的努力,对口帮扶村的村容村貌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也明显增强。

专题相关:

      >> 群众工作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启事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21/71909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