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经验启示

“七彩连心”服务到群众心上

2013年06月21日 09:05

 

近年来,桥东区始终把知民情、解民难、促和谐作为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通过在全区建立“七彩连心”一键入户电子档案,组建“七彩连心”志愿者服务队伍,结对帮扶提供精准服务等举措,推动群众工作实现由临时安排向常态长效转变,由机关干部为主向群众广泛参与转变,由一般性服务向精准化帮扶转变,真正把最适宜的服务送给最需要的人,把最贴心的服务做到了百姓心坎上。

一、产生背景:

桥东区是老城区,贫困人员多,失业人员多,流动人口多,经济总量少,这“三多一少”决定了桥东区的群众工作情况复杂,工作难度大。如何将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发挥最大的效应;如何为最需要救助的群众提供最急需的服务,保障他们基本的生活一直是该区群众工作考虑的重点和着力点,也是城市社区管理所面临的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桥东区领导通过深入基层走访、多层次座谈,多方征求意见,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桥东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之路。那就是对辖区群众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为每户居民建立电子档案,分门别类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进行区分。针对七类家庭的不同需求,组织志愿者开展“七彩连心”服务活动,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帮扶救助。活动开展以来,由于帮扶针对性强,服务效果好,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二、具体做法:

(一)建电子档案,掌握民情,找准“为谁服务”。桥东区是老城区,弱势群体较多,要想真正为群众搞好服务,首先要做到底数清晰。了解那些人最需要服务,需要什么样的服务,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家庭陷入困难等等。要掌握这些详实的情况,各社区过去沿用的户籍卡等纸质档案由于更新不及时、查询不方便等弊端显然不能满足当前工作需要。为此,桥东区立足区情,寻求了一个利用现代化手段推进工作的新方法,研发了“七彩连心”一键入户管理系统,为每户居民建立电子档案并分门别类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赤色代表贫困家庭,橙色代表残疾人家庭,黄色显示流动人口家庭,绿色为常住户家庭,青色指空巢老人家庭,蓝色为单亲家庭,紫色代表留守儿童家庭、社区矫正人员家庭等特殊家庭。“七彩连心”一键入户管理系统的最大特点是“覆盖广、信息全”,它涵盖区、办事处、社区、片区、楼、户、个人七个层面的信息内容。包括区概况、办事处概况、社区概况、家庭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家庭计划生育情况、住房情况、家庭成员享受社会保障情况、家庭其他情况等九个方面68项内容。走进社区只要轻点鼠标,就可实现“民情尽显”。经过五个多月的紧张工作,目前调查入户、搜集材料、信息录入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区共有贫困家庭5557 户、残疾人家庭1719户、流动人口家庭6266 户、常住户家庭71035户、空巢老人家庭1114 户、单亲家庭699 户、特殊家庭151 户。这些详实可靠的数据为我们今后明确工作服务重点,开展精准化服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组志愿队伍,因才编组,明确“谁去服务”。2011年桥东区按照地域范围和辖区管理人数进行了社区整合,将原来的57个社区重新调整为30个社区。调整后每个社区的居民都在3000户以上,这对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既是促进更是挑战。如果单靠几个社区干部根本无法实现较好地为群众服务。为此,桥东区决定依靠群众力量做好群众工作,利用老城区居民善良、淳朴、富有爱心等特点,依托志愿服务的形式,根据七类家庭的不同需求,在全区各级机关、广大居民中广泛招募“七彩连心”志愿服务者2200余名,成立区、乡镇办、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管理机构,按照就近服务原则和志愿者的特长在各社区组建了医疗、家政、救助、法援、民调、环保等专项志愿服务队,与辖区居民搞好对接服务。为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爱心志愿服务中来,桥东区积极探索科学规范的志愿服务管理模式,除对招募的志愿者分组编队,明确服务项目和内容,实现志愿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无缝对接外,不断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行了爱心储蓄、星级评定、金牌评选等一系列激励措施来加强志愿者管理,调动志愿者参与积极性,提高志愿者服务质量。 

 

(三)搞应需服务,政府搭台,实现“精准帮扶”。最适宜的服务就是最优质的服务。秉承这一服务理念,桥东区根据七类家庭的不同需求,用心铺就了“七彩连心”服务通道,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精准服务。赤色通道以服务贫困家庭为主,帮助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享受各种救助,帮助推荐到社区提供的公益岗位、用人单位就业;橙色通道以服务残疾人家庭为主,联系残疾人到康复训练营进行康复训练,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黄色通道以服务流动人口家庭为主,宣传优惠政策,帮助解决户口、子女就学等困难;绿色通道以服务常住户家庭为主,帮助解决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难事;青色通道以服务空巢老人家庭为主,提供养生保健知识、家庭药箱、急救自救、心理服务等,帮助老人调整心态,安度晚年;蓝色通道以服务单亲家庭为主,帮助单亲家庭的孩子消除心理障碍,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紫色通道以服务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家庭为主,帮助特殊人群消除心理自卑感,融入社会大家庭。有了政府的推动,各社区的志愿者活动搞得风生水起。西门里办事处的志愿者们在去年一入冬就搞了“衣+衣=爱”送温暖活动,共募得棉衣、棉被等各类生活用品200余件,帮助近50个困难家庭过冬御寒。北大街办事处的“爱心疏导室”,春风化雨般消弭居民之间、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西大街办事处在各社区建立爱心捐助站、邻里互助站,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签订定向帮扶协议;长街办事处为社区老人特制了吉利包、亲情联谊卡,方便老人出去办事……一件件、一桩桩的实事、好事做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三、主要成效:

(一)及时掌握社情民意,铺设服务群众“快速路”。桥东区为每户居民建立“七彩连心”一键入户电子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的做法,能够使各级政府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忧、所盼、所急,从而提供相应的帮扶救助。南长街办事处顺德东社区居民耿晶晶2011年查出得了尿毒症,屋漏偏逢连夜雨,2012年3月晶晶丈夫又死于车祸;晶晶的父母双双下岗,父亲还患有脑血栓。为给晶晶治病,家里已花掉了所有积蓄,还欠下了不少债务。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南长街办事处及时为她申请了大病救助、低保及关爱基金救助等,还号召社会各界为其爱心捐款,帮助晶晶渡过难关。

(二)真情关爱弱势群体,架设干群之间“连心桥”。在“七彩连心”服务通道中,代表空巢老人的青色家庭和代表残疾人的橙色家庭是困难中的困难,也是各级政府和志愿者服务的重中之重。羊市街社区残疾人马振起从铆焊厂下岗后,一家人的日子便断了来源。社区主任任淑珍在为老马申请办理了低保后,考虑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便号召社区志愿者为老马捐款,利用其特长开了一个铆焊小店儿,使老马过上了虽不富裕,倒也稳定的幸福日子。看到社区这么照顾自己,老马主动找到主任要求加入社区志愿者行列,为辖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情关爱架设了干群“连心桥”,社区面临的一些难题在大家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中便迎刃而解。

(三)调解社区矛盾纠纷,形成维护稳定的“润滑剂”。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但“七彩连心”服务通道中的志愿者因为大都是身边人,邻里亲,对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往往有所了解,调解起来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天一社区居民张付云,已经80多岁了,老伴去世后,两个儿媳由于家庭纠纷都不赡养婆婆,致使老人生活无人照料,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志愿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把妯娌二人叫到一起,告诉她们赡养老人是应尽的义务,在志愿者的说服教育下,妯娌二人同意共同赡养老人,一月一轮换,终于使老人今后的生活有了依靠。天一社区支部书记韩雪莲深有感触的说:“居民‘小家庭’和谐了,社区‘大家庭’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社区的团结稳定多亏了这些热心的志愿者们。"

专题相关:

     >> 群众工作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启事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21/7193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