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典型案例
阳光政务获赞誉
2013年06月28日 17:22
一、背景与起因
宁波市是浙江省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城市,行政服务中心是改革的产物,是审批制度改革的载体。2001年7月,宁波市整合各部门的办事大厅和窗口,创建了宁波市行政服务中心,经过10多年的发展,行政服务中心已经成为集行政审批、资源配置、效能监察、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其作用获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认可,被誉为便民利民的实事工程、机关效能建设的龙头工程、廉洁行政的阳光工程,行政审批大厅也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阳光大厅。
宁波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管理机构为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目前,中心有42家市级部门的工作人员近300人,其中党员就有182名。为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经市直机关工委批准,于2004年成立了宁波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机关党委,机关党委下设8个支部。几年来,宁波市行政审批管理办公室机关党委紧贴中心工作任务,围绕“便民、透明、高效”的建设目标,积极打造“阳光政务”服务品牌,努力为办事群众提供一流的政务服务,树立了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
二、做法和经过
(一)深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树立政府窗口良好形象
中心全体党员干部以中心为家,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维护好职能部门的窗口形象。
1、亮承诺。结合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公开承诺、践行承诺、督察承诺、评估承诺等环节,强化党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理念。开展党员亮牌活动,统一制作了岗位牌,向群众公开姓名、岗位、职务、党员身份、服务电话、服务承诺等信息,方便群众办事。同时,将所有进驻事项的名称、设立依据、收费情况、法定时间、承诺时间、办理流程等制作成卡片,放置于大厅供办事群众取阅,接受群众的监督。
2、重评议。一是开展一事一评,在受理单上设置评议表,请群众对窗口服务态度、服务效能、业务水平、廉政情况进行评议。二是实行第三方回访评议,在网上审批系统中随机抽取办件信息,交第三方做电话回访,对办件满意度情况进行评议。三是中心例会评议。每季度召开例会,对各支部及党员的创先争优承诺、亮诺、践诺情况进行点评,推进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四是开展党员互评。建立考核评议制度,年终考核5%的分值是党员干部之间的互评,年底评优也由党员干部无记名投票,通过党员干部互评,广大党员干部的服务作风明显转变。
3、树典型。一是开展评先评优活动树典型。按季度评选示范服务窗口和优秀服务标兵;二是多方推荐典型。向上级党群组织推荐优秀党员、优秀团员、劳动模范、巾帼能手等;三是多渠道宣传先进。在中心的简刊上开设专栏,及时宣传创争活动开展情况和典型材料,同时利用网站、电子显示屏等报道中心党建情况和典型事迹。
4、提效能。中心党员干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立足本职岗位提速增效。围绕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能的工作要求,以先进兄弟省市的同类事项承诺时限为标杆,开展审批承诺时限提速。2012年对792个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时限重新作出了承诺,平均承诺时限由以前的15.53天减少到8.25天,提速达46.9%,比法定时间压缩了66.14%。
(二)发挥集聚优势,“三延伸”为经济社会发展添油助力
1、主动介入上门对接,服务向一线延伸。近年来,中心在审批实践中不断加大项目现场联审力度,推出“提前介入、上门服务”、“模拟审批”、“项目进度全程跟踪”等一系列重要举措,服务项目建设第一线。
2、多措并举攻坚克难,破题向难点延伸。为加快重大基本建设项目的办理进度,中心推出缩短办理时限、开通绿色通道、试行“模拟审批加联合审批”等措施,切实加快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审批进度,解决审批环节中的“短路”现象。如开办一个歌舞厅,需要去文广、环保、消防、卫生、公安、工商等6个部门办各种证照,一般要100多天,现在只要到中心,通过“一条龙”服务,一个月多一点时间就能办好。
3、重点项目专门服务,举措向现场延伸。机关党委会同市行政审批办公室的各业务处室每年开展“重大项目服务月”活动,通过摸排审批进度、开展上门服务、组织会商会审、实施实时跟踪四项举措保障项目顺利开工,激励中心党员干部在重大项目中建功立业。
(三)以“四服务”为载体,打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品牌
1、标准化服务。积极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秉承“内化于心,外践于形”的理念,以文明机关创建为载体,通过服务标准化建设,窗口工作环境、服务形象、服务效率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得到了群众的高度认同和支持。
2、不间断服务。行政服务中心推行无午休服务、长假值班服务、延时服务、特殊群众上门服务、节假日预约服务制度,确保办事对象在节假日、中午休息等时段能及时得到良好的服务。各进驻窗口在人员紧张、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急群众所急,党员干部带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不间断服务各项制度得到落实。
3、主动化服务。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服务中推行“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绿色通道、特事特办”的服务方式,在政府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由相关招投标行政监督部门负责,指派业务强的党员主动服务,帮助项目建设单位提前备好项目招标时所需的相关材料。通过服务措施的创新,既保证了招投标环节的合法合规,又使项目建设时间节约短则一个月,长则半年,大大推进了项目实施进度。
4、人性化服务。克服中心场地条件差的不足,完善服务设施,以软件环境弥补硬件不足。在大厅设立咨询台,摆放饮水机,联系宁波高教园区图书馆设立图书借阅点方便群众;设置消防、安全、残疾人标志、禁烟等各类标识,方便特殊群众,净化办事环境;提供老花镜、签字笔等工具,从细节处入手营造舒适和谐的服务环境。
三、成效与反响
截止2012年底,中心累计办理行政审批事项160多万件,提前办结率一直在98%以上;公共资源大厅办理交易宗数达16042宗,交易金额达到3288亿元;两个大厅的群众满意率保持在99.5%以上,中心每个窗口都收到过办事群众送的锦旗和表扬信。
市行政服务中心先后获得省、市两级文明单位、省级示范行政服务中心、省级优秀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荣誉称号,成为市民耳熟能详的“阳光大厅”,中心开展的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获得2012年度全国法制政府奖,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在中纪委部省级经验交流会上做交流发言,创新的做法多次获得上级领导的批示和肯定,荣获宁波市窗口服务行业先进单位、宁波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省、市优秀基层办事窗口等荣誉,同时涌现出了以全国劳动模范裴一平和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吴鹏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工作人员。
专题相关:
责任编辑:葛立新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28/7193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