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稿 国际热点启示
奥巴马柏林之行三大议题实绩待考量
2013年06月20日 20:21
美国总统奥巴马18日晚抵达柏林,这是他担任美国总统4年多来首次访问德国。奥巴马姗姗迟来的首访,给夏日艳阳下的柏林和不温不火的德美关系,带来了空前的热度。
撇开德美友谊、跨大西洋关系这些传统热词,奥巴马此行,在勃兰登堡门这一历史地标前激情演讲,给自己在德国民众中带来了超高的人气,但此次柏林之行在双方关心的核心议题上能够起到务实作用还有待观察。
勃兰登堡门演讲再发裁核倡议
此次访德,在柏林最具象征意义的勃兰登堡门前,在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总统50年前发出“我是一个柏林人”这一载入史册的名言之地,在被广泛期待和关注的演讲中,奥巴马发出削减核武器倡议,似乎选择了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
(图片:奥巴马在勃兰登堡门前发表讲话)
面对在夏日艳阳下期待多时的大约6000名观众,奥巴马说,美国能够确保自己和盟国的安全,保持强大可信的战略威慑,同时“将已经部署的战略核武器削减最高三分之一”。他将寻求与俄罗斯就削减核武器进行磋商,走出冷战时期的核威慑姿态。
奥巴马承诺与北约盟国合作,缔结一个新的和平利用核电的国际框架协议。美国将在2016年召开核安全峰会,确保全球核材料的安全性。
奥巴马支持核裁军的这一说法在德国引起了极大反响并备受称赞。然而,美国媒体却对此并无兴趣。原来,奥巴马早在今年1月就曾在国内提出这一想法并被共和党的对手大加批评。“这次讲话他不过是旧事重提罢了,区别仅仅在于他找到了一个更合适的地方。”
甚至有不少美国媒体认为,这次访问“没有谈到任何实质性的问题,不过是奥巴马本人的一次个人表演而已”。
奥巴马的呼吁引来莫斯科的不温不火地反馈。俄罗斯外交政策顾问乌沙科夫说,任何进一步削减武器的计划都应该有俄罗斯和美国之外的国家参与。他说:“现在的形势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只有美国和苏联讨论削减武器的时候,已经大大不同。”
减少“棱镜”风波负面影响
为“棱镜”网络监控项目辩护,平息德国民众情绪是奥巴马此访的又一个用意。
近日,媒体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全球进行包括“棱镜”网络监控项目在内的电话和网络秘密监控,引起轩然大波。德国民众普遍感到个人自由和隐私遭到侵犯,对美国的大规模监控行为感到震惊和愤怒。
但德国政府反应比较谨慎。事实上,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德国情报机关自身就有计划加强互联网监控,以防范恐怖分子可能发动的攻击。
分析人士指出,德美在对网络进行监控方面有共同之处,但在监控范围和程度上存在不同意见。奥巴马的此次访问为德美就此问题进行探讨提供了机会。
在两位领导人会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奥巴马辩称,美国政府在搜集信息和保障公民自由之间获得了平衡,对此他有信心。他表示“棱镜”计划仅针对恐怖主义和武器扩散等特殊线索。
德国总理默克尔强调,政府对互联网的监控需要保持在恰当界限内。她说:“在所有有必要搜集信息的情况下,把握好分寸始终是一个重要话题。我们已经同意,彼此之间以及两国内政部门将进行开放的信息交流。”
借跨大西洋自贸区升温美德关系
此次访德,奥巴马给不温不火的德美关系增加了热度,默克尔也希望借跨大西洋自贸区为双方关系升温。
奥巴马在19日与默克尔共同面见记者时主动表示,“我知道,德国这里有人在讨论跨大西洋联盟不再那么重要了,美国的目光转向了亚洲。在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和德国总统高克的会谈中,我提醒到,在我们看来,与欧洲的关系依然是我们安全和自由的基石。”
(图片:6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德国总统高克检阅陆海空三军仪仗队)
默克尔说,美德两国将面向21世纪继续发展跨大西洋友谊,共同寻找和发现全球外交和安全政策问题的答案,共同吸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教训,通过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共同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令全球经济受益。
默克尔表示,德美两国的合作是基于几十年来的友谊,变化中的世界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德美两国将跨大西洋自贸区作为强化双边伙伴关系的核心之一。欧美自贸区对德国和欧洲具有重要意义,她将尽全力推进欧美自由贸易区建设。
奥巴马说,德国是美国在欧洲重要的贸易伙伴,建立欧美跨大西洋自贸区将给双边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建立欧美自贸区将是给全球自由贸易发出的一个信号。
不过此间专家以及德国媒体却表现出似乎趋同的冷静,认为奥巴马执政以来对德美关系、跨大西洋关系的定位并未发生改变。《南德意志报》19日发表题为《平淡的友谊》的评论文章说,对美国来说,德国在经济和贸易上很重要,但权力和现实政治上要弱一些。几年来,奥巴马政府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倾斜,欧洲显然在华盛顿外交政策中不再占据优先地位。(完)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20/7194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