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网络纵横
【案例】探析官办相亲会上的“权力派对”
2013年06月23日 21:37
【网络传媒案例】
编者按:成都金牛区举办了一场“相亲大会”,举办区领导称“大多数公务员都愿意再找一个公务员”,所以活动只接受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名。同时还称,由于公务员忙于工作,交友圈狭小,这样的活动能“促进大家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工作中”。这场“只接受公务员报名”的相亲会明目张胆地搞特权歧视,大大地刺痛了社会神经。让我们共同关注本期经典案例。
【事件介绍】
官办相亲会拒绝非公务员被指搞歧视
2010年1月10日,成都羊西线附近的一家高级会所内,来自金牛区各机关事业单位的260余名青年男女共度了一个愉快的下午。这场“金牛区单身交友活动”是由金牛区直机关党工委和金牛区团委共同主办的,活动只接受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报名,举办区领导称“事实上,大多数公务员都愿意再找一个公务员”。由于公务员忙于工作,交友圈狭小,这样的活动能“促进大家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工作中”。
金饭碗相亲 泥饭碗绕行
领导对下属的关爱到了玉成婚姻大事的地步,这无疑令人感佩,但本新闻中的“非公务员不得参与”,便让人觉得不爽了,须知,官办任何活动,理当体现亲民,对比于很多孤独行走于城市的农民工,他们的婚姻大事,才更值得官员关心。
这里,分明透露出看不起泥饭碗,认为他们天生卑贱、素质低下的傲慢歧视,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儿打洞”的出身论滥调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说得难听点,这简直就是权力通吃在“性爱情爱”领域的掠夺心态,强强联手,将相亲搞成是近亲繁殖的游戏。若贪婪的特权总是垄断占据着最好的资源,又怎么能使资源流动到最能实现其价值的地方?
官员不亲民 殃及鱼水情
其实,我们在网络也常常见到某类恶搞,比如自称民工相亲,偏偏声明不要城市剩女,还有什么富豪相亲,非找神仙美眷,诸如此类,恐怕人们大多只是抿然一笑或嗤之以鼻便作罢,但事涉官方,便让受众有了一种莫名的纠结心情:不是说权为民所用吗?为何近来听到的却是成都锦江为公务员搞出个“一元就餐制”的新闻,江苏兴化出来个门卫打反映问题的上访者的新闻,铜川出了个专门为领导子女解决就业难的新闻,咸阳为公务员低价团购商品房解决住房难的新闻,温州市龙湾区科级公开考录干部子女以稳定干部队伍的新闻……如此钟爱,可舍得分一点给百姓?都说权力恭谦,才是民生之福,而若官场神秘大幕高悬,难免令人心生疑窦:究竟还有多少为公务员而开的小灶把普通百姓拒绝在门外?我们的政府,能不能对底层老百姓体现出更多的亲近?
相亲搞歧视 更伤民众心
成都金牛区举办的“单身交友活动”,因其具有排他性,不准非公务员报名参加,用等级、地位、身份设限,分明是在以“相亲”行歧视,这样的歧视触及了人的情感世界,与每一个人都有关,因此也更加刺痛人心。
“相亲歧视”,有违人伦。单身男女相亲交友,是人性的本能反应,爱与缘本是重要基础。这种爱与缘,不受等级、地位、身份和经济等条件限制,甚至还可冲破年龄界限,社会应该为不受限制的单身男女谈情说爱创造条件,而不能扩大业已存在的差别推波助澜。
如果说,“相亲大会”是由社会中介机构举办的,带有商业性质,谁愿交钱谁便去,那也就罢了。而金牛区的“单身交友活动”是由官方举办的,选择的地点又是一家高级会所。姑且不说公共财政不该只为特权阶层买单,仅就其排他性,就不合政府的身份。公权只能削弱特权,而不能对特权滋长坐视不管,更不能用公权去推动特权,培植特权的成长。否则,公权便会遭到公民反对,公权将会陷入被动之中。
相亲会拒绝非公务员:哥相的不是亲,是身份
官办相亲会拒绝非公务员参加,某些部门某些人这样做的底气何来?可以猜测,这些人之所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明目张胆的这样画出“楚河汉界”,无非是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的一个表现!可以想像,在有些人眼中,公务员就是现实中的官老爷,他们的政治地位高,工作稳定待遇好,无论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还是某些思想扭曲的人都认为,他们是不同于平民百姓,他们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他们是不同于企业工人的!他们要是男婚女嫁的话,就得贵族联姻不离士大夫,他们都应该找一个公务员!
官办相亲会拒绝非公务员参加,从表面上看是封建时代“门当户对”、士大夫不同庶民通婚的再现,从表面上看这是对神圣的交友相亲的亵渎。而实际上,他们这样做,是对平民身份的岐视,是拉大官民之间距离的行为!他们损害的是我们公务员为民服务、同老百姓鱼水关系的形象!还有,如果这样的相亲会由民间自发组织或商业行为,倒也让公众说不出什么来,可是,这次竟然是某些地方政府部门的杰作!如此的影响,会是怎样?
说起要解决一些年轻人的婚姻问题,说起“促进大家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常工作中”,说起“充满祝福的关怀”。还有很多农村和城镇大龄青年的问题急待去解决,这些问题相关的地方政府部门去关注了吗?公务员的宗旨是为人民服服,公务员理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是这样的好事却为何跑在了前头?我们老百姓真的难理解!
官办相亲会拒绝非公务员参加!这样的活动,很容易让人想到这样的话:哥相的不是亲,是身份!这样的活动当止!
官办相亲会,一场权力与权力的联姻
为什么要搞这么一个官办相亲会,说是“由于公务员忙于工作,交友圈狭小”;为什么只接受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说是“事实上,大多数公务员都愿意再找一个公务员”。其实,这可能是个误会,活动的规则制定者压根就没摸透行情。真正的黄金组合,应该是“双轨制”,一个在体制内,一个在体制外,水陆两栖,左右逢源。体制内的提供人脉与关系,体制外的享受自由与便利。现在弄出这么一个不合时宜又招惹口水的臭招,实在是公务员的傲慢在作祟,犯傻还不知,出丑还得意,有把脉问诊一下的必要。
公务员掌握着公权力,代表的是政府形象,他们理应享受体面的生活,否则,就是政府的不体面。但在参与社会分配的时候,他们也是普通的社会成员,理应公平地领取属于自己的一份。该拿的没拿到,不对;不该拿的拿多了,也不对。分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公务员有可能拿得多一点,也有可能拿得少一点;有可能拿得早一点,也有可能拿得晚一点,这才是正常的。但实际情况,却永远是,该拿的,公务员从来没有少拿过,你说什么福利待遇少过公务员的?能多拿的,能早拿的,公务员几乎没有一次不是多拿、早拿的。譬如,最近的一次调整收入,公务员调得最早,叫阳光工资;接着调的是事业单位,叫绩效工资;然后再考虑低收入的职工。为什么不能将这个序列倒过来,最低的才最该调啊!
道理很简单,决策的是公务员,最大的收益者也是公务员,这大概只能叫决策自肥。这样的自肥一旦成了惯例,公务员想不傲慢也难。找配偶讲门当户对,所以,官办的相亲会就来了个“拒绝非公务员参加”。因为在特权享受惯的操办者看来,这太正常不过了,只是圈子外的百姓才觉得太扎眼。
傲慢,已经傲慢得情不自禁了。难怪,就有专门发文招录副科级以上干部子女进事业单位的怪事,傲慢还有了世袭的冲动。能不能将这样的傲慢收敛一下,若享受了特权,再拿这个特权来炫耀,这肯定有损政府的形象。
【启示与思考】
近年来,各种名目的相亲会不少,其中,那些炫富式的征婚广受社会批判。而这场“只接受公务员报名”的相亲会明目张胆地搞特权歧视,大大地刺痛了社会神经。
“相亲歧视”,有违人伦。单身男女相亲交友,是人性的本能反应,爱与缘本是重要基础。这种爱与缘,不受等级、地位、身份和经济等条件限制,甚至还可冲破年龄界限,社会应该为不受限制的单身男女谈情说爱创造条件,而不能扩大业已存在的差别推波助澜。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去打洞”,公务员相亲只接受公务员报名,闲杂人等免入——婚姻自由,找谁不找谁,谁也管不着。不过相亲会上这朵“花絮”,却颇有标本意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测某些世相的座标:公务员如今的逼人热度,在这“相亲大会”不是已反映得淋漓尽致了吗?有议论说,公务员自设“非我族类,禁止入内”的通婚圈,只怕是作茧自缚。
在现有语境下,公务员既是优越阶层,也是一个颇为刺人眼球的群体,而政府举办的相亲大会只接受公务员不仅是一种自我炫耀和自我陶醉,也是一种自我妖魔化,它又一次刺痛了社会神经。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23/7197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