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专题 重大事件专题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经验启示

“1+x”结亲帮扶促和谐

2013年06月28日 18:32

 

【背景与起因】

大理州云龙县长新乡大达村民小组是一个集高寒、民族、边远、干旱、贫困于一体的白族聚居山区村寨,全村共278户,1032人。长期以来,由于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一院多户、人畜混住现象十分突出,人居环境极差,土地、山林等矛盾纠纷层出不穷,严重制约着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长新乡围绕“我为群众做什么、群众要我做什么、我如何才能为群众做得更好”这一主题。建立了“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机制,深入群众家中走访,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服务人民群众,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架起了干群之间连心桥,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做法与经过】

云龙县长新乡“1+X”包户结对连亲是指由1名党员干部挂钩结对若干农户,结成帮扶对子,深入农户了解民情,宣传政策法规,传授致富经验、实用技术,服务群众,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的互帮互助活动。

一、抓实“四有四优先”,注重效果。一是干部结亲有对象。改变过去群众到乡党委政府反映情况而乡干部稳坐办公室的工作模式,分别由党员干部包户结亲帮扶农户,变“群众找干部”为“干部访群众”,要求每个包户结亲帮扶干部一周一下访、一月一夜宿、一年一慰问,坚持开展“六必访”活动,即必访困难户、必访上访户、必访党员户、必访状元户、必访典型户、必访民众威信较高户,认真建立农户档案,认真收集好社情民意,及时了解掌握群众所需所盼。二是帮扶进展有日记。包户结亲帮扶干部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认真记好民情日记,对百姓反映的情况、意见和要求,要每天记录、每周梳理、每月汇总、及时上报,一改过去“做干部所想”为现在的“干群众所需”。三是党委政府有台帐。根据干部走访情况与包户结亲帮扶干部上报的民情日记,乡党委政府建立了基本台帐和动态台账,基本台帐主要包括村里农户基本情况、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情况;动态台帐主要涉及安居工程、扶贫项目、基础设施和矛盾纠纷排查等民生事项。四是结亲帮扶有实招。在开好家庭会、座谈会、小组会、工作组会的同时,乡党委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包户结亲帮扶工作民情联席会,对包户结亲帮扶工作小组反映的民生事项与包户结亲帮扶干部调查走访收集到的群众要求解决的事项进行综合、梳理和交办。坚持做到“四个优先解决”;事关全局的优先解决、群众急盼的优先解决、矛盾纠纷的优先解决、项目对口的优先解决。

二、抓制度建设,规范管理。一是制定了《长新乡在包罗大达村开展干部职工“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制度》、《长新乡在包罗大达村开展干部职工“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管理办法》和《长新乡在全乡积极探索推行“四有四优先”群众工作法的实施意见》,使干部职工“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二是建立每月汇报工作制度。把每个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确定为包户人员工作汇报日,由各工作小组听取包户职工工作汇报,并进行梳理,能解决的问题由工作组负责处理。每个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二确定为大达村工作组工作汇报日,由书记、乡长听取工作汇报,并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三是建立干部职工“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领导组定期召开会议,总结工作进展情况,制定工作计划、措施和制度,分析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和研究如何在新形势下解决社会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化干部职工“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内涵,切实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三、抓目标责任,争当“六员”。在工作中,每名党员干部包户结对连亲帮扶“x”户农户,争当“六员”。一是当好政策法规宣传员。要求包户党员干部认真开展好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活动,做到政策宣传到户、技能培训到户,切实增强群众的法治、荣辱意识,让群众更知恩、更感恩。二是当好文明新风倡导员。按照新风倡导到户的要求,指导群众认真整治村容村貌,帮助各家各户做好庭院绿化、净化、美化工作,引导群众积极开展健康的文娱活动,促进文明村庄建设。三是当好村情民意收集员。主动与人民群众交心谈心,认真收集社情民意,梳理出群众要办的要事、急事、难事,及时向乡党委、乡政府反映汇报,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出谋划策。四是当好矛盾纠纷调处员。实行维稳包保到户,认真抓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做到小事不出户,一般事情不出社,大事不出村。五是当好规划建设指导员。引导人民群众认真编制好产业发展计划和村组建设规划,并积极帮助包保户做好发展规划,不断增强济贫帮困成效。六是当好群众事务办理员。全面了解群众要做什么,需要干部帮助解决什么问题,积极为群众出点子,指路子,帮助协调相关部门,疏通办事渠道,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农村医疗、困难救助、计划生育、子女教育等热点问题,主动与群众沟通,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当好群众事务办理员。

四、抓组织保障,严格督查。一是保障到位。成立了由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大达村民小组“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乡党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工作。整合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司法、公安、林业、国土、民政、卫生等各部门力量,共抽调79名乡村党员干部,成立了10个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小组,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党员干部队伍。二是高度重视。乡党委、政府把干部职工“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同中心工作一同认真安排部署,经常分析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为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三是严格督查考核。由乡纪委组成督查组,按照党委政府的工作安排进行监督检查,每月向乡党委书记、乡长汇报一次检查情况。根据各组工作开展情况,由各工作小组和工作组按月打分并上报乡党委政府,年终按百分制进行考核,每年评10名优秀包户结对连亲帮扶责任人和10户先进农户,年终进行表彰奖励,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成效与反响】

通过开展干部职工“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形成了党群干群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有效推进了大达村民小组的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一、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广大党员干部在“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中把时间放在与群众的相处上,把精力放在解决当地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着力为包户结对的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长远受益”。通过一周一下访、一月一夜宿,畅通了信息反映渠道,进一步满足了普通农村党员和群众参政议政的愿望,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

 

二、促进了大达古村的和谐发展。开展干部职工“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以来,全村共召开家庭会、座谈会、小组会、工作组会、党委政府民情联席会178场(次),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465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178件,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通过开展干部职工“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干部作风进一步得到转变,干群关系有了明显改善,大达古村的民风民情也更加和谐,有效促进了大达古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三、切实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总投资2.6亿元的包罗水库是全州、全县的重点建设项目,水库建成后大达村是群众受益面最大的一个村,而在建设中涉及面最广的也是大达村。在建设过程中,库区、主干渠、干支渠的征地拆迁,农田、经济林果等赔偿问题,产生了一些新的矛盾和纠纷,协调工作成了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干部职工“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的开展,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分片、分户协调,根据具体问题和实际情况,工作人员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做好协调工作,有效推进了包罗水库的建设。建立“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机制以来,受理矛盾纠纷、上访、信访事件95起,调解、答复成功95起。目前,整个工程完成投资13440万元,各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有望提前竣工。

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达村是全县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乡党委、政府把加快推进示范村建设作为干部职工“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突出“实”字,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大达村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投资70多万元建设了大达村人畜饮水工程,彻底解决了大达村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投资20多万元建成环村弹石公路;投资10万元建成排污沟3500米,垃圾处理坑1个;投资20多万元完成道路硬化2700平方米,栽种绿化树60棵;投资40多万元建成观戏台1个、休闲亭2个、大达完小篮球场、老协会活动及办公用房;建成100间户厕,完成31间危房改造和30间畜圈改建;其它各项项目正有序推进。通过新农村示范村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大达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全村的村容村貌,为全乡乃至全县的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五、有效锤炼了党员干部队伍。在工作中,广大党员干部把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作为难得的学习锻炼机会,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实践,在工作中提高,在工作中锻炼。通过深入开展干部职工“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干部职工充分施展了才干,增加了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提高了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大达村干部职工“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的成功运行,为全乡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作了有益尝试,真正让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服务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有力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探讨与评论】

云龙县长新乡大达村“1+x”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是在全国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背景下,对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大胆尝试与探索,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新乡把帮助基层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包户结对连亲帮扶工作中,了解实情、发现问题、研究工作,体察民情、增进感情、改进作风、锤炼党性,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最期盼、最渴望解决的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行路难、致富难等重点难点问题;健全完善了科学民主决策、群众诉求表达、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督查督办等机制,妥善协调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好群众切身利益,使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实惠。目前长新乡大达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社会风气得到有效净化,大大的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增进了群众与干部职工的感情,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28/7201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