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案例 百姓心声
【案例】天价虫草背后的原因
2013年06月25日 21:59
【百姓心声案例】
编者按:2011年的“假血燕”事件后,虫草成为补品市场上当仁不让的主角。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一种号称是极品虫草的保健品,一盒卖到了快三万。而在零售市场上,顶级虫草一克将近千元,是金价的两倍以上。虫草如此火爆,盗贼也来了,一年来,兰州、上海、石家庄等地都有虫草被盗新闻,其中一名窃贼因偷盗5公斤虫草,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虫草真的值此天价吗?详情请关注本期经典案例!
【事件介绍】
冬虫夏草简介:
冬虫夏草是一种真菌,是一种特殊的虫和真菌共生的生物体。是冬虫夏草真菌的菌丝体通过各种方式感染蝙蝠蛾(鳞翅目蝙蝠蛾科蝙蝠蛾属昆虫)的幼虫,以其体内的有机物质作为营养能量来源进行寄生生活,经过不断生长发育和分化后,最终菌丝体扭结并形成子座伸出寄主外壳,从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虫菌共生的生物体。入药部位为菌核和子座的复合体。
冬虫夏草是高级滋补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民间应用历史较早。始载于吴仪洛(1757年)《本草从新》,记有:“冬虫夏草四川嘉定府所产最佳,云南、贵州所产者次之。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之,连身俱化为草”。又曰:“冬虫夏草有保肺益肾,止血化痰,已咳嗽……如同民间重视的补品燕窝一样”。以后,本草均有收录。冬虫夏草作为药材输出国外很早,明代中叶(1723年),法国人巴拉南来华采购冬虫夏草带往巴黎,后由英国人带往伦敦。
功效与作用
药理学现代研究结果中,青海冬虫夏草含有虫草酸约7%,糖类28.9%,脂肪约8.4%,蛋白质约25%。
冬虫夏草中82.2%为不饱和脂肪酸,此外,尚含有维生素B12、麦角脂醇、六碳糖醇、多种生物碱等。
据医学科学分析,虫草体内含虫草酸。维生素B12、脂肪、蛋白等。虫草性甘、温平、无毒,是著名的滋补强壮药,常用肉类炖食,有补虚健体之效。适用于治疗肺气虚和肺肾两虚、肺结核等所致的咯血或痰中带血、咳嗽。气短、盗汗等,对肾虚阳痿、腰膝酸疼等亦有良好的疗效,也是老年体弱者的滋补佳品。
“冬天是虫,夏天是草,冬虫夏草是个宝。”冬虫夏草简称虫草,是冬季真菌寄生于虫草蛾幼虫体内,到了夏季发育而成。冬虫夏草因此得名。虫草的功效与作用在民间被传得神乎其乎,虫草的价格也在一路飙升,天价虫草真的如此玄乎?
珍品变“神品”,温补成了包治百病
对冬虫夏草的疯狂追逐源于对它功效的痴迷。据宣传,冬虫夏草补肺、补肾、补肝、抗癌、降糖、壮阳、美容等等,那么它果真那么神奇吗?专家们认为:冬虫夏草是珍品,但被神化了。
冬虫夏草的功效,确切的是益肺强肾。省中医院主任中药师万伟忠说,每天一克冬虫夏草,持续一个半月到3个月,对于支气管炎、慢性肾炎病人效果很明显;普通人服用主要是为了提高免疫力。“对解除疲劳蛮有效的。中医的说法,身体平衡了,自然皮肤也好了,精力也旺了,未必是冬虫夏草本身有美容的功效。”朱育凤告诉记者,2003年以来,省中医院冬虫夏草的用量基本稳定在15-25公斤,膏方多于门诊。冬虫夏草属温补,适合的人群比较大。
徐增莱说,研究显示冬虫夏草对提升白细胞数量有效,所以适合癌症化疗病人服用。“对冬虫夏草的研究,虽然现在已经分析出了它的部分主要化学成分,但是确切的功效或药理作用仍然不是很明确。”徐增莱说,目前国家对冬虫夏草及其制品的产品标准只要求主要成分腺苷的含量达标。
解决冬虫夏草的供需矛盾,最好的办法当然是人工繁育。“餐桌上吃到的虫草汤,那是蛹虫草,又叫北虫草,就是人工繁育的,价格很便宜。”但徐增莱告诉记者,目前对冬虫夏草的基础研究还非常不足,无法进行人工繁育。目前重要的是,有关方面加强管理,在冬虫夏草采收环节,杜绝可能会导致它濒临灭绝的破坏性采收,在流通环节加强对制假售假的打击,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虫草的功能被吹得神乎其神 被认为有三大独特成分
虫草的全名是冬虫夏草,号称有各种保健功能。而很多宣传资料都试图用医学成分来解释虫草的“神奇”:冬虫夏草含有虫草素、虫草多糖、虫草酸等独特的药用成分。“虫草素”具有阻止肿瘤复发,转移及扩散功效。“虫草多糖”能增加肾小球过滤,使受损的肾功能恢复。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冬虫夏草的药用成分相互组合,构成一个多成分多通道多靶点治疗的天然大复方,在肿瘤、肾病、肺病等治疗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事实又是如何呢…【更多】
虫草价格30年涨千倍 谁在助推价格上涨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近30年国内虫草的价格已上涨了逾1000倍!按照目前中档虫草200-300元/克计算,1000克虫草的价格已与一辆中档轿车价格相当。而医药专家则直言,虫草的药用价值早已被无限夸大,真正的药用价值根本难以与其“天价”相称。
“春节前后卖98元/克的虫草,现在竟涨到了138元!”在某连锁中药房,看到药房新贴出的虫草价格,顾客孙女士还是倒吸了一口气。孙女士表示,本来买虫草补身就很“奢侈”,也是为了给老人尽点孝心;感觉虫草价格涨得太离谱,估计以后也消费不起了。
不少药店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虫草价格确实贵,购买的顾客多半作为贵重礼品送人,普通消费者根本消费不起;或者餐厅、酒楼批量购买作为高档食材使用。据说好一点的酒楼,虫草老鸭汤随便就可以卖到500-600元/盅,各种带有“虫草”的菜式也不断推陈出新,“虫草”几乎成了酒楼“高价菜”的标志。
记者调查:缺乏品级标准难辨优劣
尽管虫草早有“软黄金”之称,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如此贵的虫草却没有统一的产地、品级标准,消费者即使掏了大价钱也难以断定买到的是“好货”。在多家经营虫草的药房及补品店,记者发现虫草的价格也相差甚远。其中,最便宜的散装虫草价格约为78元/克左右,而最贵的高达518元/克;而带有包装销售的虫草,最小的15克包价格为6000元起,折合下来均价已在400元/克以上。工作人员解释说,目前虫草有西藏、青海、四川等多个产区,不同产地、成色的虫草优劣也相差很远,因此价格不同也不足为奇。
记者进一步表示,能否把虫草不同产地证明、品质证书拿出来看一下?多家药店工作人员均表示,目前虫草并没有专门的产地证书,主要都是通过各种渠道从当地药农那里拿货;而买虫草主要是“凭经验”,目前还没有哪个供货商有统一的品质证书。
业内人士:资源匮乏,虫草价涨千倍
一位资深药材经营商告诉记者,国内虫草主要产自西藏、青海,采摘季节是每年的5-7月。近年来,虫草价格波动很大。尽管现在是保健品的消费淡季,自从主产区之一的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虫草批发价高企。该业内人士预测,后市虫草价格可能还会继续上涨。
业内人士表示,资金炒作是近年来虫草价格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1983年,上等冬虫夏草的价格约为300元/千克,折合0.3元/克,1993年上等冬虫夏草的价格已涨至3000元/千克。2003年非典时期,当时传言冬虫夏草包治百病,使得其价格一路暴涨:上等冬虫夏草的价格猛涨到1.6万元/千克,折合16元/克,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虫草正式步入“奢侈保健品”行列,计价单位也从“千克”变为“克”。到2007年,冬虫夏草的价格达到巅峰,其中800根“顶级王草”在产地就高达20万元/千克,运送到销售地零售价则达到了30万元/千克以上,折合300元/克,正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价格的1000倍。近年来,随着多种大宗农产品价格上涨,虫草价格也在不断上涨。
业内人士表示,国内虫草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玉树、果洛和西藏那曲等地。由于近年生态环境的破坏、无节制的采集和市场资金炒作,近年市场上虫草价格每年都会涨25%左右。
医学专家:药用功效与枸杞相当
那么,如此“天价”的虫草是否真的包治百病、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呢?对此,医学专家却另有看法。北大深圳医院多年从事呼吸科临床治疗的医学专家宋主任表示,中医认为虫草可以益肾补肺、止血化痰,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久咳虚喘等都有一定的疗效。与此同时,虫草也可以作为食材入菜煲汤,长期食用对人体有益。
然而,这味本为平补肺肾的普通中药材却被商家炒成壮阳、抗癌、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价格也飙升到每千克数十万元就显得太“离谱”。专家表示,如果要说药效功能,中药枸杞与虫草的效用也基本相当,价格却不及虫草的一个零头。
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从商贩那里买来了 “冬虫夏草”,以为占了便宜,结果却是假的,这样荒诞剧并非出自想像。在冬虫夏草被狂热追捧的当下,这种事情可能每天都在上演。
“就算是出得起高价,你买到手的药材也未必是真货。”有不愿透露姓名的行内人士说,“野生冬虫夏草是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上,产量本来就少,再加上近几年的过度采挖,产量减少了1/3甚至还多。有资料显示,去年冬虫夏草主产区青藏高原的采挖量不到600公斤,而现在全国各地的百货公司、药店、药材市场都在卖,哪有那么多冬虫夏草可卖。 ”
据介绍,每年5月初开始到6月下旬,是新的冬虫夏草产出的日子,对于很多造假者来说,这是最好的时间。因为刚上市的冬虫夏草还有水分,可以往里面加入竹签等,而一旦晒干,就不可能往里面加东西了。
如果说,这种造假的冬虫夏草至少还是真“冬虫夏草”成分的话,那另外一些欺骗手段更为恶劣。目前有很多商家只是拿一些石膏粉或面粉掺胶甚至用胡萝卜等来雕刻出很像冬虫夏草的模子,然后将山药粉、黄连面等颜色类似的物质填充进去,然后以野生冬虫夏草的名义售卖。
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不法商人涂抹重金属粉在冬虫夏草上,这种方法一般可增重40%至50%。据业内人士介绍,涂抹重金属粉的冬虫夏草肉眼很难识别,只能在X光机下才能查验出来,食用这种含重金属的虫草不是进补而是服毒。
分析:稀有、减产推动价格飙升
在30年间,冬虫夏草的价格上涨了数千倍,很多人在惊叹不已的同时,有着深深的疑问:“冬虫夏草价格咋就涨得这么快,它究竟有啥神奇的效用? ”
记者在太原街一家药店附近对路人进行随机采访,很多人都非常相信冬虫夏草的滋补功效,有人说冬夏草能补肾,有人说可以补气,还有人说它能治肺病,在人们眼中冬虫夏草几乎无所不能,包治百病。
“的确,野生冬虫夏草是中药材中的好东西。 ”邓波对野生冬虫夏草不吝赞美,“现代研究发现,冬虫夏草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虫草素、虫草酸、多种氨基酸及铁、磷、钙、锌、锰、硒等人体必需的元素。它不似其他中药材只有补阴或补阳的单一效用,它是既可以补阴又可以补阳。在2010年版国家最新的药典中,也对冬虫夏草的功能作了明确介绍,它性平味甘,可用于补肾益肺、止血化痰。据临床研究报道,其还具备抗菌、免疫调节、抗炎、滋肾、提高肾上腺皮质醇含量、抗疲劳等功能。 ”
“但是,冬虫夏草不是"神草",它只是一味普通的中药,并不能包治百病。对身体过度虚弱人群有滋补作用,但正常体质人群服用后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不可"神化"冬虫夏草。 ”邓波进一步解释。
对于冬虫夏草近年来价格不断飙升的现象,邓波表示,物以稀为贵,野生冬虫夏草资源日渐稀缺才是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据介绍,适合冬虫夏草生长的地区极为有限。目前,我国纯正野生的冬虫夏草主要分布于以青藏高原为中心,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寒湿润的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的特殊的生态环境中。
除了这一点,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虫草需求的增加,产地冬虫夏草资源被过度挖掘,进而导致冬虫夏草资源日渐稀缺,这进一步助涨了冬虫夏草的价格。
在省药物研究院的协助下,记者电话联系到了冬虫夏草主产地西藏那曲县的一位牧民平措。平措告诉记者:“冬虫夏草市场价格逐年上涨,给我们这的人提供了一条重要的增收途径,大家都十分热衷于采挖冬虫夏草。每年6月份左右是冬虫夏草采挖的季节,在我们这里产冬虫夏草的4个县,基本上都是全家一起上阵,为了抢挖虫草的时间,一些牧民甚至顾不上回家,直接在山脚下搭帐篷住下。 ”
“过度采挖使得山上的虫草越来越少,加上今年气候干燥,影响了虫草的生长,使得产量下滑,在我们本地冬虫夏草的价格也越来越高,甚至是上午一个价下午一个价。 ”平措说。
另外,有炒家作祟也是冬虫夏草价格疯涨的原因。平措告诉记者:“在以前,冬虫夏草都是咱本地的人向外推销,现在不一样了,这两年许多来自广州、深圳等南方一些城市的老板,每年一到采挖虫草的季节就过来上门收购,几乎是有多少收多少,为了保证虫草的新鲜度,一些虫草刚从山上采挖回来,还没来得及去掉外面的薄膜和粘带的泥土,就被送上了飞机。本来市场就不大,现在在我们当地愿意出高价收购的人又多,市场行情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
从虫草产区到消费城市,其间需要经过多级经销商的周转,经销商层层囤货、层层加价,就把价格一轮轮炒了上去。
“在沈阳很少有人参与冬虫夏草的价格炒作。 ”沈阳南五虫草雪蛤油参茸批发市场总经理李百居说:“虫草价格太贵了,大家都看不透行情,一旦价格下来就亏大了,而且虫草储藏环境需要干燥、低温、密封,条件较为苛刻。如果保存不当,虫草很可能变质,囤货太多,容易"烫"着自己。 ”
纵深:替代品尚未受到认可
冬虫夏草居高不下的价格,不仅给消费者增加了负担,还衍生出一系列假冒伪劣商品,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
那么,该如何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除了呼吁打击假冒伪劣冬虫夏草,一些医药科研院所和医药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人工开发冬虫夏草。
对于野生冬虫夏草的生长,目前业界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简单地说,冬虫夏草是虫和草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冬天是虫子,夏天从虫子里长出草来。只不过虫不是普通的虫,草也不是普通的草。原来,冬虫夏草中的“虫”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草”是中华虫草菌。夏季,虫子将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土里的一种中华虫草菌感染了幼虫,在幼虫体内生长。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像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
“然而,有研究表示,在自然界,蝙蝠蛾自产卵到虫草菌感染幼虫,直至转变为真正的冬虫夏草,前后大概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因此说,通过人工发酵培养得到的冬虫夏草菌丝体实际上是一种新的物质,而不等同于野生冬虫夏草。也就是说目前真正意义上的冬虫夏草只有天然野生的。 ”省药物研究院副院长、主任药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专家邓波介绍。
人工培植开发野生冬虫夏草存在一定的困难,业内开始寻找与冬虫夏草药用功能相同的替代品,如蛹虫草,又称北冬虫夏草。
有研究表明,北冬虫夏草的成分与天然冬虫夏草相似,两者中的核苷类功效成分均为虫草素和腺苷。许多地方纷纷人工种植北冬虫夏草,北冬虫夏草的价值逐渐为医药界认可。在2009年,国家卫生部将蛹虫草北冬虫夏草批准为新资源食品,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直接食用、酒类、罐头、调味品、饮料领域。
但是,北冬虫夏草毕竟不等同于野生冬虫夏草。人工规模化培育的北冬虫夏草价格上自然无法与野生冬虫夏草媲美,1公斤北冬虫夏草不过几百元,和野生冬虫夏草相差千余倍。
据介绍,除了北冬虫夏草,目前,还有一种蝙蝠蛾被毛孢(菌丝体)已被培植出来,其效果最接近野生冬虫夏草。这其实是一种将虫草蝙蝠蛾被毛孢菌在培养基中培养分离出来的,在实验室里创造高原、低温、稀氧环境,培育出无有害菌、洁白纯净的,质量稳定的天然野生冬虫夏草的蝙蝠蛾被毛孢菌丝体菌种,显微镜下可见菌丝体由虫草蝙蝠蛾被毛孢繁殖而成的菌丝体。
天价虫草是如何炒作出来的
2012年上半年,冬虫夏草涨幅并不明显,这和中药材价格在国家管理部门调控下,从去年开始普遍下跌有很大关系。从整体走势上来看,冬虫夏草经销商普遍认同上涨趋势…【更多】
天价背后 “冬虫夏草”面临资源枯竭
促使虫草价格飙升的是一股双向力量,一头是旺盛的市场需求,另一头则是产量的急剧下降。中科院一份资料称,5年前冬虫夏草的产量只有50年前的3%。陈云超今年入藏,感觉是“又比去年减产了30%”。10多年前,在西藏昌都,采收季每人每天可以挖到200-300根冬虫夏草,而2011年,每人每天只能挖到10根。
冬虫夏草大量减产,有自然的因素,更有人为的。冬虫夏草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米雪线附近的草坡上。“气候变暖,雪线上移,虫草的生活范围在缩小,现在一般要到4000米以上采集了。”陈云超在西藏昌都拥有20万亩冬虫夏草采集基地。“更主要的是破坏性滥采。挖开的土及时回填,明年可能再有虫草生长,可是现在只顾挖不恢复,草甸破坏很严重。”陈云超说。
“现在地毯式的采收,严重影响其繁育。”南京中山植物园药用植物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增莱研究员告诉记者。所谓冬虫夏草,其实是真菌冬季寄生于虫体内,并以虫体为养料生长,到春夏季,菌孢“发芽”长出地面,像棵小草。“菌孢出土生长非常快。第一天,菌孢长至虫体的长度,叫‘头草’,质量最好;第二天长至两倍长,为‘二草’。第三天以后菌孢成熟,但虫体空了,价格能跌掉三分之二。”冬虫夏草基本都在菌孢(种子)成熟前采收,照目前的趋势,冬虫夏草走向灭绝不是危言耸听。
虫草过热是对理性消费的背离
“消费者对于虫草,本应立足于其实际药用保健价值合理消费,但现在市场上大有人把其作为一种投机手段,这又导致其他人盲目跟风购买。”
冬虫夏草一向被称作“百药之王”,而从它现在的价格看来,也是名副其实了。今年“双节”前后,虫草价格一路飙升,目前高档虫草每克售价达500多元,比年初增涨30%左右,超过了黄金价格。
价格飞涨的同时,虫草销售仍显得异常火爆。作为一种珍贵的中药及保健品,虫草的主要消费群体,一般是高收入人群及癌症等严重疾病患者,市场供需应较为稳定。而目前虫草市场的“超常”表现,却似乎让人疑惑:虫草消费为何突然增长,又到底是谁在为其埋单?。
虫草量价齐增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对理性消费的背离。南岸二小区“来鑫”礼品回收公司的负责人说,两节后几乎每天都有人到公司卖高档虫草,这些包装精美未开封的虫草标价普遍上万元,而处理价只有原价的1/3。
“消费者对于虫草,本应立足于其实际药用保健价值合理消费,但现在市场上大有人把其作为一种投机手段,这又导致其他人盲目跟风购买。”虫草高端品牌“极草5x”在重庆的业务负责人认为,“另外,目前国内对不同类别和档次虫草药用价值的认定标准尚不完善,使得虫草一直采取自由定价方式,而其稀缺性更为价格炒作提供了空间。”
【启示与思考】
冬虫夏草的合理价格应该是多少,没人说得清楚。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价格越贵,买的人越多。以农历春节为标志的节庆时间点上,所有规格的虫草价格都会自行进入上涨通道,其上涨幅度较正常情况下高出20%左右。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米至5000米的雪线附近,每年4月至6月根据海拔高度不同依次成熟。冬虫夏草的成熟标志是生长在土壤中的虫身会长出植物草尖,草尖冒出地面就意味着冬虫夏草完全成熟,成熟后须尽快采挖,否则在10天左右的时间虫身将发生质变,完全成长为草,失去其固有的医用价值。
基于冬虫夏草对生存环境的特殊要求,目前在我国仅有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的部分地域可以生长,每年全国的产量仅有80吨至150吨左右。
近年来,随着市场价格逐年走高,采挖虫草已经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群众采挖热情空前高涨。每到挖虫草的季节,学校会专门放假,给学生空出挖虫草的时间。但由于过度采挖,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雪线上升,影响了虫草的生长环境,致使其产量逐年下滑。虫草行业网站“西藏商城”提供的数据显示,冬虫夏草目前正陷入“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中。
当前虫草价格大幅上涨,除节庆礼品市场需求量加大和产量下降等原因外,与商家大量囤货过度炒作也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西藏商城总经理窦联庆表示,由于冬虫夏草的价格之高已经具备了类似黄金的投资功能,尤其是近年来虫草价格规律基本明朗化,投资风险降低,因此,大量投资者进入虫草行业并不为奇。此外,一些商家通过炒作放大虫草的药理作用,渲染虫草的“灵丹妙药”功效,使其身价始终保持着一个绝高的地位,形成了当前的“高端路线”,从而确保了投资者的收益。
窦联庆说,无论是囤货或是炒作,其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如此一来,吃亏的不仅是消费者,对于赚取合理利润的商家而言也会深受其害。因此,业内人士更希望虫草价格能够尽快回归理性。
欢迎继续关注经典案例。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25/7202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