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首页 > 文库 理论观点荟萃

广东怎样补原始创新之短?

2013年07月01日 16:00

前不久,我省选出第二届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家31位候选人,每人将获得100万元的科研经费。这届受助的资金和人数,比去年第一届增加了近一倍。他们中有土壤污染物脱毒研究的研究员刘承帅、有主持国家“973”项目中LED核心技术的李国强、有研究抗痛风等功能性食品的女教授任娇艳等,平均年龄仅为32岁,可谓科研“小超人”。

杰出青年科学家的涌现及对其的大力资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东对原始创新的重视。不少青年科学家说,由于创新积累薄弱、科教资源匮乏等原因,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一直是广东科技发展的制约因素。评选杰青虽不意味着“短板”已经补上,但却给我们以及创新工作带来了强大动力。

原始创新是提升创新水平的基础性环节,其能力的提高与科技积累、战略选择、人才培养、创新氛围等综合要素构成的“激发因子”息息相关。

在扬市场化国际化之长的同时,广东怎样捕捉原始创新的“激发因子”?这其中,基础性研究、人才问题、区域协调发展是广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推原创:大手笔支持基础性创新

去年3月,深藏在深圳大亚湾地底下的中科院中微子实验室传来令世界高能物理界震惊的消息: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被发现,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

这样一条消息出自广东,虽略显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由于前期积累较薄弱,原始创新能力特别是基础性研究一直是广东科技创新的短板。但近年来,广东不断加重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研发在科技格局中的分量,效果非常明显。

在2009—2012年间,广东共获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36项,是前11年所获项目数总和(11项)的3倍多。不仅如此,广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新增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均创历史新高,位居全国第四位。

尤其是今年1月,广东有26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奖。虽然获奖总数与上年持平,但获奖项目水平有所提高,特别反映在自然科学奖和技术发明奖上。其中,最有突破的是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的“金属酶的化学模拟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脊椎动物免疫的起源与演化研究”项目,分别由中山大学毛宗万和徐安龙领衔的团队完成。

有观点认为,原始创新是指“元创新”,即一种观念上的根本性创新;也有人打比方,认为原始创新特别是基础性研究就像是一只“老母鸡”,由它下出许多蛋,孵出大量小鸡来。

在原始创新、跟随创新和集成创新三种技术创新模式中,原始创新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要是没有原始创新,那么从长远看是会有问题的。因此,这些看似不会在短期内产生应用效应的科研项目,却对广东长远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用花卉来形容我省的科技项目,可以说是遍地紫荆和杜鹃。但除了这些“常规”花卉外,近年来更加“原味儿”的奇花异卉也渐渐增多——广东在超材料、中微子、基因组、干细胞、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等领域跻身国际领先水平,多个重大研究成果相继在国际顶尖学术杂志发表。

应该说,广东几年来大手笔支持基础性创新,赢得了不少回报。比如,我国迄今最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散裂中子源正在广东建设。这个世界一流的项目,由中科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预计国家投资17亿元、广东省配套投资5亿元,其建成后将为我省多个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提供先进支撑平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省首批引进的科研创新团队之一——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不到两年就成功研制出“隐形衣”,可以引导微波“转向”从而防止物体被发现。这一成果在《科学》杂志刊登,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引起了轰动。

强人才: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渐成主流

透析原始创新的激发因子,人才无疑是重要的方面。

省科技厅日前召开了关于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座谈会。会上气氛热烈,到会的大学和科研院代表在论及广东创新发展时,不约而同地指出:院校是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主力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是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根本保障。

但由于广东历史上科技资源积累相对不足,高端科技人才在过去较为匮乏,全省所拥有的院士、杰出青年科学家不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多,这难免让人觉得尴尬。

为补人才匮乏之短,广东已经并将继续下大本钱、花大工夫。

从2010年开始,广东在国内首创以团队形式在全球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新闻,引起海内外科技界震动。这一计划迄今已经投入14.95亿元,引进57个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其中包括外籍诺贝尔奖得主、发达国家院士等高端人才。不仅如此,省科技厅还在2012年末推出了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为的就是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从事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首批共16位科学家各获得100万元的科研资助经费。

如今,广东的研发人员已达45万人,比5年前翻了一番,规模全国第一。更让人欣喜的是,越来越多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加速涌现,在重大项目、优秀人才队伍“舞台”上,唱起了主角,演绎成为广东基础研究的“主流”。

青年科技家是科技创新的未来。但他们也坦言,在成长过程中仍面临不少障碍——人微言轻、研究经费不足……尤其是在讲速度讲效益的大环境下,追求研究速度和论文数目往往是对科学家的最大束缚。

“我们知道,青年时期是创新激情饱满、创新思维活跃和创新能力旺盛的阶段,同时也是最需要被发现、被关注、被支持的阶段。”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院长黄宁生认为,构筑多元化的、面向高层次青年科技人才的资助模式和渠道,并且尽可能地加大资助强度,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具有雪中送炭的意义。

为了让年轻科学家甩开膀子干,中山大学推出了对骨干科学家免于考核的措施,让他们潜心专注于科研。30岁就成为教授和博导的贺雄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带领课题组在《科学》杂志首次发表论文,而且评上长江学者。

促协调:科技支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绝大多数的专利申请来自珠三角,绝大多数的科研人才扎根珠三角,绝大多数的科研项目落户珠三角……对广东而言,区域发展不协调同样体现在科技领域。如何解决科技区域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已经成为广东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

据悉,广东在鼓励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等地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珠三角在转型升级中加快发展的同时,对粤东西北地区投入和项目上给予适度的政策倾斜。

对于粤东西北等欠发达地区来说,政策扶持带来的科技扶持,会给原本相对薄弱的创新基础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去年,17个获得省部产学研合作重大专项资助的项目中,有一半来自粤东西两翼,这是以往所没有的。

再深想一层,科技扶持在夯实创新基础的同时,也将对当地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形成良性循环。比如,汕头的包装印刷业、揭阳的纺织服装业、阳江的五金刀剪业、湛江的糖产业,科技创新手段将为之打通整个产业链,让传统产业重焕青春。

“以往重大项目多是基于各关键技术节点协同创新。省科技厅如今将各地区的重点产业作为主要抓手,以专业镇、行业龙头企业为主要载体,以市场拉动、政府服务协调为主要模式,组织相关企业与院所共同攻克重大共性技术,实现基于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既要‘见树木’,也要‘见森林’。”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经济专家也被请来为各地市所申报的项目内容“把脉”,看是否是该地区的重点产业,是否有利于促进地区的发展。比如,湛江是全国第三大蔗糖产业基地。由广州糖业研究所湛江甘蔗研究中心与湛江的农垦企业联合申报的《湛江蔗糖产业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激活了一个最传统的产业,提高了我省糖产业技术水平。项目实施一年来,该项目已选育出12个高产、高糖的优良甘蔗新品系进入区试和品比试验;建成了200万株/年以上的甘蔗脱毒种苗生产能力,生产了90多万株甘蔗品种健康种苗。

正如很多产业发展专家所言,重大项目的实施要与本地市重点发展的产业、行业结合起来,就能为产业区域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01/7203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