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正道沧桑系列评论
《正道沧桑》观后感:决不能丢掉毛泽东的旗帜
2013年06月26日 15:29
通观中国近现代史,只要不带偏见和成见,就不能不得出,没有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就不可能结束近代中国无数志士仁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奋力抗争而又不断失败的悲剧史;就走不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没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和基础。
《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的第22集到25集,把我们带回到了波澜壮阔而又历尽艰难的革命年代。创业维艰,在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后国家,在“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蹁跹”的黑暗年代,如何唤起民众,挣脱锁链,赢得进步,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慷慨壮烈、百折不回的伟大斗争,终于在古老的东方大国中驱散了漫天阴霾,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然而,现在却总有那么一些人,以重新解读历史的名义,诋毁和否定这段最为可歌可泣、可圈可点的历史,并把否定的矛头集中指向这一时代的伟大代表毛泽东同志及其光辉思想上,显然,这是对历史的有意歪曲,是我们绝对不能同意的。
首先,通观中国近现代史,只要不带偏见和成见,就不能不得出,没有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就不可能结束近代中国无数志士仁人和广大人民群众奋力抗争而又不断失败的悲剧史。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面对积贫积弱而又备受列强欺侮凌辱的封建帝国,多少有志之士和不满现状的阶级、阶层,挺身而出,进行了或小或大,或温和或激烈的变革斗争。然而,命运却从来不曾青睐他们,每次斗争的结局,都不能不以失败而使他们抱终天之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清政府当权派内部,产生了一批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主旨,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开明政治派别,史称“洋务派”,他们发动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然而几十年后,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北洋舰队的覆灭,洋务运动只能以破产而告结束。农民起义和农民革命也无法冲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构造的双重网罗。19世纪中叶洪秀全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末在北中国的广袤大地上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然而都先后被绞杀和扑灭。资产阶级怎么样?资产阶级也不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包括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大基本组成部分,买办资产阶级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所豢养,没有什么进步意义可言。民族资产阶级则先后领导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和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1898年“百日维新”的失败,宣告了民族资产阶级改良派独立领导政治斗争的破产。20世纪初叶,资产阶级革命派成为我国历史舞台的中心,他们领导和发动了一系列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并最终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腐败透顶的清王朝。辛亥革命是伟大的,它开启了通向历史进步的闸门,使奔腾澎湃的革命潮流再也无法遏止。然而辛亥革命仍然没有能够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旧中国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是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中缺少有志有识之士吗?洪仁玕说:“英雄吞吐气如虹,慨古悲今怒满胸”;谭嗣同慷慨赴死,留下了掷地有声的遗言:“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鉴湖女侠秋瑾更写下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一腔热血勤珍重,死去犹能化碧涛”的壮语,他们哪一个不是壮怀激烈,心忧天下的男儿女儿!然而却无力改变这一风雨如磐的黑暗统治。这就告诉我们,在中国要扭转乾坤,重整河山,非无产阶级不可,而毛泽东同志则是此时此地这一阶级的杰出代表,毛泽东思想则是指导这一阶级行动的思想指南和理论基础,自从有了毛泽东思想,革命的形势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其次,通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只要不带偏见和成见,就不能不得出,没有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就走不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的道路在哪里,应当怎么走?对此,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的艰辛探索。十月革命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变,其基本标志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上世纪二十年代中期,是令人热血沸腾的时代,全国上下到处响彻“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怒吼,一场气壮山河、席卷城乡的革命浪潮迅速掀起。这时国共两党联手合作,唤起工农,东征北伐,共同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然而,由于国民党右派的背叛,也由于党的经验不足,党的主要领袖机械地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推行了一条右倾投降主义的政治路线,致使大批共产党人被杀被关,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败。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问题上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挫折。大革命的失败使革命进入了低潮,党在清算了右倾机会主义以后,决定拿起枪来,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无疑是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但是怎样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却仍然处于迷茫之中,于是采取仿效苏俄实行在中心城市进行武装暴动的办法,企图通过占领若干大城市来迅速夺取全国政权,这在敌我力量对比异常悬殊的情况下,完全没有成功的可能。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同志却独辟蹊径,毅然将秋收起义失败的队伍,带上湘赣边界的高山大岭,在敌人统治力量的薄弱地带开辟革命根据地,并在艰苦的斗争中,在同主要是“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逐渐总结出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武装革命道路。这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巨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成果。其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循着这一方向,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这一成果,从而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党的新民主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历史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事实胜于雄辩,任何试图抹杀和歪曲这一历史的行为,都是注定徒劳的。“创业艰难百战多”,在那血与火的艰苦战争岁月里,我们看到整整那一两代人,从战士到将军,从百姓到学者,对毛泽东同志是那样的从心里崇敬,对毛泽东思想是那样的视为法宝,孜孜以求,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问题上的巨大贡献吗?
再有,通观中国革命和建设迄今为止的全过程,只要不带偏见和成见,就不能不得出,没有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就没有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和基础。近代以来的中国,有两大互相联系而又循序递进的主题,这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前者是解决救亡的问题,后者是解决发展的问题,而没有前面问题的解决,后面问题就根本无从谈起。从1840年以来到1949年的100多年里,多少志士仁人和革命群众前赴后继,流血牺牲,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解决民族存亡和人民解放的问题,并为进一步的发展创造前提和条件。如果不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行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又怎么能够走上国家振兴、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有一种隐约的说法,认为如果不搞那么惨烈的阶级斗争和革命战争,也许国家的发展会更快些,这起码是罔顾历史。在旧中国,早就有所谓“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技救国”的主张,然而却一个个被实践证明是完全走不通的死路。因为帝国主义不让走,国内统治阶级不让走,不赶走帝国主义,不推翻国内反动统治,所有的建设和发展都不得其门而入。还有一种认识,认为在1927到1937年的十年间,民族资本有一个黄金发展期,如果后来循此道路前进,也就是说走资本主义道路,国家的发展很可能会更好些。这是“药方专贩古人丹”,类似说法也早已有之。漫说其他,就是那十年的极为特殊的历史条件也是不可再现的:国际帝国主义分为两大集团,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战争而无暇东顾;国内统治者则是集中精力和力量企图彻底剿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也暂时放松了对民族资本的控制。而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则不但中断了这一发展,而且也告诉我们,永远也不可能再出现这样的国际国内环境了。总之,高举毛泽东的旗帜,走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历史的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旗帜,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和坚定意志,这都是毋庸置疑的。
总之,否定毛泽东的旗帜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历史,这是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所不能允许的。观看《正道沧桑》的这几集,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626/72049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