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宣讲家网评论 专题评论 群众路线系列评论
“四风”不除 群众路线难以贯彻——六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3年07月01日 15:3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深入领会和牢牢把握这一目标任务,是把握重点、增强实效,保证教育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总体上看,当前党群干群关系是好的,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誉。同时,必须看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这“四风”是违背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作风问题是腐败的温床,“四风”不除,党群干群关系难以改善,群众路线难以贯彻,党的形象和威信难以提升,群众的理想信念难以确立。因此,聚焦“四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和群众联系、提高党的威信、激发群众政治热情和建设积极性的重大举措。

党的作风建设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文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建设。“四风”正是抓住了作风建设的突出问题,涵盖了作风建设的基本方面。聚焦“四风”加强作风建设,可以带动作风建设的整体进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都是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文风、生活作风不正的反映。解决“四风”问题,就是有针对性、现实性地改进作风,显示决心、抓出成效。当前,党的建设还存在着其他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与这“四风”有关,或者说是这“四风”衍生出来的。比如精神懈怠、能力不足问题,正因为工作指导思想不端正、评价标准不科学,才导致了思想上懒、业务上松;正因为一味追求感官享受、物质占有,才使人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可以说,“四风”问题解决好了,党内其他一些问题解决起来也就有了更好条件。
“四风”问题不是一时形成的,也不是轻易能够解决的。必须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痛下决心、集中力量加以解决。
反对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形式主义的盛行,与政绩评价体系不够科学有关,与信息传递的机制不够顺畅有关,导致了不少领导干部的心思和精力不是放在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讲求实效上,而是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把出场讲话、组织发新闻、上电视作为头等大事,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工作汇报或年终总结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要在反对形式主义中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改进学风文风,改进工作作风。要看到,形式主义不仅仅是“形式”,而是在这些“形式”中无端消耗、无益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精力,是以资源的浪费为代价的。实质上,形式主义的根源是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至上,只要个人和小团体得好处,哪管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有用没用,哪管群众满意不满意。因此,反对形式主义必须反对把个人利益置于群众利益之上的行为准则。
反对官僚主义。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官僚主义成为顽症,很大一个原因是权力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群众监督不够有力,产生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党政部门一些干部,不是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而是为人民服务挂在嘴上,对领导负责放在心里。要在反对官僚主义中着重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坚决整治消极应付、推诿扯皮、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官僚主义助长了形式主义,或者说形式主义就是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官僚主义极易走向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或者说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就是生活作风上的官僚主义。因此,纠正“四风”要抓住官僚主义这个关键,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各级干部始终勤勉为民、慎用权力。
反对享乐主义。享乐主义的主要表现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享乐主义是落后的、消极的甚至是颓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是放弃崇高理想信念追求、放弃高尚人生品格追求的必然产物,因而必然情趣低俗,玩风不正,沉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要着重克服及时行乐思想和特权现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两个务必”,克己奉公,勤政廉政,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党内享乐主义之所以盛行,从客观条件看,一是一些人为了获取超额利润或非法利益,用各种手段包括声色犬马的手段,拉拢腐蚀掌握各种资源和权力的官员,攻破他们的心理防线和道德底线,让他们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一是公务消费的财务制度不够严格和严密,导致了超标准超规格的接待、公关、往来,为享乐主义之风开了方便之门。反对享乐主义,要从制度建设入手,有效遏制公共资源的误用和滥用。要健全法律法规,把那些非金钱形式的贿赂纳入依法惩治的范围,让各级干部洁身自好、好自为之。
反对奢靡之风。奢靡之风的主要表现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奢靡之风与享乐主义是孪生物,享乐主义必然导致奢靡之风,奢靡之风就是走到极端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需要以社会物质生产力达到一定水平条件,但更重要的是财富、资金、资源的用途有误,没有更多地用于扩大再生产、创造新财富、转化为利润上,而是用于享乐、消费、门面等用途上。以至于出现了耗资几亿、富丽堂皇的办公楼,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肴,不厌其精美的饮食文化,在高档会馆里乐不思蜀的“休闲”之习。要着重狠刹挥霍享乐和骄奢淫逸的不良风气,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奢靡之风不是盛世的象征,而是衰世的征兆。唐玄宗沉湎于“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才有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反对奢靡之风就要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作风,艰苦奋斗是党的政治本色,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才能够有效抵制奢靡之风。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明确提出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要紧紧围绕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聚焦点,认真贯彻这4句话、12个字的总要求。
照镜子:照出“四风”之症。照镜子就是对照检查,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转变作风首先要有一把尺子、一面镜子,发现和明确作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照镜子,就会自我感觉良好;不敢照镜子,就是回避问题、遮掩矛盾。因此,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要敢照镜子、勤照镜子,特别是对缺点和错误要多往深处、细处照,使之纤毫毕现,这样才能找出差距、修身正己。照镜子就是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意识教育,打牢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先在中央政治局开展,中央政治局做出了模范带头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会议上强调指出,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有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摒弃任何私心杂念,把为全中国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唯一的追求,为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鞠躬尽瘁。要带头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严格管理自己的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不搞以权谋私,不搞特殊化,为全党同志树立爱党爱民、勤政敬业、廉洁奉公的榜样。
正衣冠:正回“四风”之偏。正衣冠是讲求仪表文明的人每天的必修课,正衣冠表明了如不注意,衣冠就容易不整,不断正衣冠才能维持良好形象。一个先进政党就是靠不断正衣冠来维持良好形象的。正衣冠主要是在照镜子的基础上,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四风”可以说是严重的衣冠不正,“四风”在广大党员和群众心目中就是一幅歪歪扭扭、邋邋遢遢、丑陋不堪的形象。转变“四风”就是在正衣冠,是在努力修复被“四风”所扭曲的形象。每一位对党的良好形象高度负责的党员、干部,都要把解决“四风”作为正衣冠的重要内容。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收到防微杜渐之效。
洗洗澡:洗掉“四风”之垢。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洗脸是清洗局部,洗澡则是清洗全身。正衣冠是正形象,洗洗澡则是除泥垢。人体与外部环境接触,加之体内分泌,必然会在身上附着泥垢,洗洗澡是清除泥垢的经常性措施。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既要解决实际问题,更要解决思想问题, 保持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做到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四风”表明,我们一些党员、干部的身上已经附着了不少的泥垢,必须要好好地洗洗澡了。不洗难以干净清白,不认真洗难以清洁自身。
治治病:治好“四风”之疾。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还主要是外部疗法。对于有病的人,治本在于治病。不治病、不除根,即使天天洗澡,体内的有害物质还会不停地渗出来、冒出来。治治病主要是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区别情况、对症下药,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对问题严重的进行查处,对不正之风和突出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各级党组织要采取有力措施,帮助有问题的党员、干部找准“病症”,对症下药,切实体现从严治党的要求着力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着力整治跑官要官等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着力解决吃拿卡要问题,着力解决接受会员卡、商业预付卡问题,着力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和各种节庆、论坛、招商会、国际性会议泛滥等问题,着力制止滥建楼堂馆所问题。治病就要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清除“四风”的病灶。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用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挥棒”推动作风转变。要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让作风好的干部受到重用,让作风不好的干部受到警醒和惩戒。要深化改革、转变职能,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以改革的办法固化作风建设成果。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要加强问责,健全监督体系,发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作用,形成监督的强大合力。
(作者系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71.cn,违者必究。)
扩展阅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
宣讲家评论自3月1日上线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建议!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宣讲家评论团队邮箱:xj71pl@163.com
责任编辑:蔡畅
文章来源:http://www.71.cn/2013/0701/720833.shtml
